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烟叶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中温中湿、中温高湿3种不同烘烤工艺参数组合模式;烟叶不同部位,选用下部烟叶、中部烟叶、上部烟叶;烟叶不同成熟度档次,选用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测定烤前、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鲜烟叶的淀粉含量随部位的上升而增加,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对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欠佳;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淀粉较为充分地分解转化,极显著地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大幅度地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成熟度与部位、烘烤工艺与部位间的互作,均极显著或显著地影响着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2.
烟叶烘烤密集烤房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摘要:综述了我国烟叶烘烤密集烤房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密集烤房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密集烤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气化供热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笃忠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392-395
摘要:为了实现烟叶烘烤的环保节能,进行了生物质气化设备的开发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生物质气化炉能确保烟叶烘烤的热量需求且能连续供热,烘烤的烟叶质量正常,热能利用率较高,能耗较低,中部烟叶公斤干烟耗燃料量为2.21-3.15kg,上部烟叶公斤干烟耗燃料量为1.76-1.93kg,与普通烤房的煤耗基本一致。生物质气化设备解决了秸秆气化炉连续大量供气、加料不熄火、电动出灰及火力大小控制等问题,但仍有不自动落料、焦油处理等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不同调制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烟叶致香物质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致香物质含量,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过程的后期阶段,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的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D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A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烟叶采用B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且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烟叶采用A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C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烘烤工艺对‘KRK26’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烤烟KRK26中部叶为材料,对低温低湿条件、中温中湿条件、中温高湿条件3种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在3种烘烤工艺下,叶绿体形态变化、结构解体的速度是不同的。低温低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晚,但速度快;中温中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速度慢;中温高湿条件下,出现时间早,但速度慢。(2)在3种烘烤工艺下,线粒体的形态、嵴数量和膜结构的变化解体速度都表现为低温低湿条件下〈中温高湿条件下〈中温中湿条件下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提高烟叶香吃味的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湖南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烤烟箱,针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温度段,探讨了不同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时间,再配合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使烟叶充分变黄,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并且淀粉能够充分分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其内在品质,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烘烤湿度条件对烟叶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烤烘期间烟叶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代谢的研究表明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烟叶总氮含量较低 ;湿度对烤后烟碱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低湿不利于蛋白质降解 ,高湿烘烤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处理 ;氨基酸与之相反 ,以高湿烘烤烤后烟叶的含量较高。高湿的烘烤环境有利于硝酸还原酶保持活性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NO- 2 含量较高 ,而湿度对NO- 3 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通过对‘粤烟98’品种烟叶外观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评价,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韶关烟区烤烟烟叶以下、中、上部达到适熟期采收最佳,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增加,色泽光亮、色度强及油分好,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糖碱比和氮碱比协调性相对较好,香气质好量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烟叶浓香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准确的湿度控制对烟叶烘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湿度控制烤烟箱,研究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对烟叶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确的湿度控制烘烤出来的烟叶,橘黄烟和红棕烟比例明显增加,但杂色烟比例也稍有增多;同时烟碱、氯、总氮含量升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减少,糖碱比接近于10,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在适宜的范围内;香气质、香气量、灰色和劲头都明显优于温度控制的烟叶,刺激性也较小,只是杂气略重;改善了烤后烟叶的香气质,提高了香气量,烟叶香气物质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卧式密集烤房,研究了不同成熟度条件下烟叶片中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鲜烟叶中所含的香气物质经过烘烤大部分成份的含量下降,但在不同烘烤阶段,烟叶中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多数成份在0小时至12小时或36小时至48小时含量增加,48小时后减少。因此在适熟烟叶条件下延长变黄时间,使烟叶充分变黄后再缓慢升温定色有利于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原烟调制后的品质,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不同调制工艺,研究了调制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香吃味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显著增加原烟上等烟比例及均价、降低淀粉含量、增加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香吃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KRK26’烟叶适宜的调制工艺,提高原烟品质,用不同温湿度参数组合的调制工艺进行调制试验,测定原烟致香物质含量,并进行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中温中湿调制后原烟致香物质含量及评吸得分较高,为534.265 μg/g,65.9分;其次是低温低湿调制,为532.621 μg/g,64.7分;中温高湿调制,致香物质含量及评吸得分较低,为456.301 μg/g,64分。不同温湿度参数组合的调制工艺原烟致香物质含量高低与评吸得分一致;应用中温中湿调制工艺,能有效提高原烟致香物质含量,改善原烟香吃味。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烤烟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品质特征形成的关系,开展了不同成熟度烤烟田间质体色素降解转化率的变化以及调制过程降解比例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成熟过程中中部和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比率整体呈“V”字型变化,成熟前、后期降解率较高,中期较低,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率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各成熟度处理烤烟在调制过程中色素的降解比例不尽相同,叶绿素降解了成熟时期鲜烟叶含量的99%,类胡萝卜素降解比例在53%~73%。上部烟叶推迟采收能明显促进更多比例的类胡萝卜素在田间的降解转化,中部接近工艺成熟和上部接近过熟处理烤后烟叶的综合品质较好,其类胡萝卜素降解转化比例分别为64%和68%,处于各成熟度处理中等偏上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烤烟品种成熟期氮代谢及次生代谢的差异性,探究不同烤烟品种合适的施氮量。以‘NC71’、‘云烟105’、‘豫烟1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低氮(30 kg/hm2)、中氮(45 kg/hm2)、高氮(60 kg/hm2)3个处理,对成熟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产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71’高氮处理、‘豫烟13号’低氮处理、‘云烟105’中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为1.474、1.395、1.533 U/g;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别为218.447、192.276、203.052 nmol/(mg·min);总酚含量分别为6.652%、6.539%、6.076%,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NR活性与类胡萝卜素的相关系数达到0.855,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游离氨基酸、烟碱和总酚的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呈显著正相关;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且均达到显著水平。改变NR、GS活性会影响氮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有利于烟叶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5.
烟叶复烤废弃物烟梗灰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烟梗灰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解决烟梗灰的废物利用问题,实现烟草废弃物循环经济的目的,采取烟梗灰为原料配制的基、追肥与常规烟草基、追肥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烟梗灰不同的配施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烟梗灰可以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促进烟叶充分成熟和干物质积累;(2)施用烟梗灰可以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圆顶期最大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3%~20.7%;(3)施用烟梗灰可以有效提升烤烟的产、质量,其中T1处理(基肥:菜饼 378 kg/hm2+烟梗灰252 kg/hm2+磷酸二铵212.55 kg/hm2+硝钙220.65 kg/hm2;追肥:烟梗灰735 kg/hm2+尿素96.45 kg/hm2)效果最佳,产量上增加了75.6 kg/hm2,烟农纯收入增加了5952.9元/hm2,相比对照提高了14.85%。因此,烟梗灰基、追配方处理(T1)是烟梗灰在烤烟生产上利用的最佳方式,适合湖南永州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一种有效的近红外光谱应用于烟叶成熟度区分以及烟碱含量检测模型建立的方法,对56组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类结果与原始结果基本一致,客观反映了成熟与未成熟烟叶的差异。识别率达到92.86%。采用多种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并选择较优的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原始光谱,再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训练集r=0.9852,RMSE=0.0676;交叉验证r=0.9145,RMSE=0.1645。预测值能够较为均匀紧密地分布于拟合线的两侧,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供氮形态的处理,即N1(100%硝态氮)、N2(30%氨态氮+70%硝态氮)、N3(50%氨态氮+50%硝态氮)、N4(70%氨态氮+30%硝态氮)、N5(100%氨态氮),研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的烟叶水分、叶绿素、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变化规律,比较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65 kg/hm2条件下,不同供氮形态对烤烟烘烤特性有不同影响。其中,30%氨态氮+70%硝态氮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失水速率接近其72 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烟叶失水均衡性好;其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失水速率协调同步,有良好的变黄特性;同时,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低,丙二醛积累少且缓慢,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烟叶耐烤性好。此外,30%氨态氮+70%硝态氮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可见,在粤北烟区,采用30%氨态氮+70%硝态氮的供氮形态可以获得优良的烟叶烘烤特性和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