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教育》2017,(4)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在为学生成为职业设计师打基础。结合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从设计思维、设计表达形式、课堂组织和课程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首先从体验到设计、从结构到重构两种途径开展了设计思维的训练;其次,创新了设计主题的表达方式和设计形式;第三,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第四,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用脑思考、用手表达的学习方法,学会了从独特的、非常规的视角观察和理解事物的结构,学会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针对目前"土壤学"课程中存在的教材与教师、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及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首先在改革的整体思路上要突出风景园林学的专业性和"土壤学"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要根据专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类课程“传统园林技艺”面向设计实践类专业人才,从知识、能力与素养方面开展园林匠作技艺文化遗产的熏陶与培养,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慕课(MOOC)建设解决线下教学组织协调难的问题,让学生以更为具体可感的方式直观体验园林匠作技艺遗产,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留下记录并扩大教学影响力与辐射面。课程从教学主体、内容与形式进行改革,以岭南园林匠作技艺体系为主要内容与载体,以高校教师理论讲解与技艺传承人实操演示相结合,并在应用中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微生物学”是生物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对“微生物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存在必要性。目前,“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存在理论性强、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有局限性等问题。基于国家林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深刻总结“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包含以下3个方面:(1)课前,凝练与拓展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科研思维的建立和科研热情的培养;(2)课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上的积极主动性,建立更强的师生互动关系;(3)课后,完善与优化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平衡发展。通过上述教学改革策略的实施,不仅显著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赋予了该课程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了学生对“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了学生对微生物前沿知识探索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无机化学课程是农林类高等院校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动物科学(医)、园林(艺)以及资源环境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化学基础课,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和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分析了近年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遇到的诸如重应用,轻理论、教学大纲单一、教学方法和方式单调、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师生间交流互动性减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内涵要求,提出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第一,科学制定合乎各专业需要的教学大纲,强化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第二,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借鉴和尝试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丰富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第三,开展积极的教研活动,在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四,建立包括QQ、微信、电子邮件以及网络课程留言等多种师生互动通道,有效地改善师生间的互动性。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教育》2020,(5)
结合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遇到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教学对象的新特点、教学环节的新变化等问题。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的变革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教学对象的新特点,提出了调整教学侧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的建议。根据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验、调研、课堂交流讨论、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用于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注重过程考核、通过细化考核模块的组合运用,可以检验并促进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形设计”是北京林业大学“一带一路”风景园林国际硕士班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留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为其他专项设计课程奠定基础。针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留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媒介单一、课时有限等问题,基于体验式教学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在基础知识认知阶段,通过实景照片、数字模型等情境体验帮助留学生加深对相关地形概念的理解;在设计实践分析阶段,通过室内案例、室外实践体验的方式促进留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辨别能力;在课程作业实操阶段,通过操作体验的方式引导留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空间设计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留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效率、对户外空间的感知与理解力以及课程作业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针对目前“土壤学”课程中存在的教材与教师、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及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首先在改革的整体思路上要突出风景园林学的专业性和“土壤学,,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要根据专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进入科学规划和集约管理阶段,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面对的情况和所包含的内容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自然保护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改革,以适应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课堂的反馈意见,结合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知识的新颖性和知识面拓展不足、实践教学环节不充分、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过多等等.在此基础上,参考学生对课程的具体建议,提出了应确立课程核心内容框架、构建完整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方案,重点突出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家具市场营销对促进家具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家具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和实战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对高素质、创造性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家具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围绕家具产业销售的价值特点和目标定位进行改革。首先要以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中心,明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其次要设计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第三要加强实践环节;第四要注重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第五要努力提高教学成效及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家具产业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