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洪泽湖与淮河交汇之滨,县内沟河交织、水资源充沛,为稻虾共作提供了条件.目前,全县稻虾共作面积24 .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小龙虾2.8万吨,已集成出一套稻虾共作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现将该稻虾共作关键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态稻虾共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虾共作是新型种养模式之一。本文总结了生态稻虾共作关键技术,包括稻田选择和基础建设、养殖管理、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虾共作常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虾共作模式已成为湖北省潜江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根据江汉平原近几年虾稻共作经验,总结归纳了虾稻共作的常规技术,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养殖技术,包括养虾稻田环境条件、稻田改造、养殖模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捕捞等方面内容,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虾技术有意识地将稻田里的生态系统向更有利的方向转化,充分的利用了农田资源,在当前农村是一种发展耕种加养殖生态模式的新型产业类型。稻虾共作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十分重要,是实现养殖和种植一水双收双赢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8.
稻虾共作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Oryza sativa)-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称小龙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近些年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综述了近10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在理论研究方面,从稻田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阐述了稻虾共作对稻...  相似文献   

9.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收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怀宁县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积极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产业扶贫等总体部署,切实加强产业优化工作力度,适时发挥稻渔综合种养在稻区产业扶贫的促进作用,重点推广稻虾、稻鳅、稻蟹、稻鳖、稻鱼等共生、轮作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为全省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渔业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能够减少小龙虾养殖带来的水源浪费和污染,因而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分析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鄂州市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特点,分析该模式下的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以期为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稻虾共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洞庭湖区低洼湖田地势低洼,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通过改造低洼湖田,研究了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及效益。结果表明:低洼田一季稻的利润约为575元/667m2,稻虾共作试验田利润约为1 661元/667m2;稻虾共作使大部分低洼荒废湖田得到充分利用,防灾减灾、生态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还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单位利润是一季稻利润的2.9倍。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立体循环农业,适合在洞庭湖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小龙虾价格高,我半个月就卖了2万多元。"2018年4月15日,在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丰收村龙虾养殖基地,正在分拣小龙虾的建档贫困户杨明辉兴奋地说。而在该基地上,还有几个贫困户也正在忙着把小龙虾装篓、过秤,卖给前来进货的龙虾经销商。丰收村地处君山区最西端,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是该区省级贫困村之一。为加快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农场坚持把小龙虾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工增收致富、农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稻虾产业呈现规模扩大、效益增长、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一、产业现状(一)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龙感湖农场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连片"稻虾共作",虾稻产业一年一大变化,三年经历三个阶段性飞跃:2014年为以稻为主套养小龙虾生产"虾稻连作"阶段,  相似文献   

16.
张涛 《乡村科技》2020,(5):108-109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新技术都能被有效应用在种植业中。当前,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需要采用共作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如比较常见的稻虾共作技术在沿淮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全面落实产业强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也是创新绿色、高质、高效产业模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落实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小品种"升级为"大产业"主要举措,对实现稳粮增效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新的稻田农作模式,张家港市凤凰镇引进了稻鸭共作模式并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的每667m^2净效益比大面积种植增235.42元,示范区内共增效4.71万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稻鸭共作模式具有除草治虫防病、中耕浊水通气、壅泥培土、刺激水稻生长、稻鸭产品无公害增效等功能,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持续发展的生产目标,属于创新的稻田农作制度,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稻鸭共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人稻田,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取食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而鸭子不问断的活动可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应;同时以鸭粪便肥田,实现稻鸭双增收,经济效益显著。2007—2009年以来,广东省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进行了稻鸭共作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稻鸭共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出一套较适宜金山地区养殖且节约成本的稻鸭管理模式,进行了鸭子喂食与不喂食、在水稻抽穗时赶鸭与不赶鸭的稻鸭共作新模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可以不赶鸭,但一定要喂食;如麻鸭是全程喂食,以抽穗期不赶鸭的经济效益较好;以放养麻鸭1 0只/6 6 7 m 2、前期半量喂食后期不喂食、水稻穗期赶鸭处理的经济效益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