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蒸汽爆破的方式对金针菇菇脚进行预处理,探究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脚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对蒸汽爆破前后金针菇菇脚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蒸汽爆破前后金针菇菇脚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蒸汽爆破前后金针菇菇脚中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11种酯类、7种醛类、3种吡嗪类、2种酸类、2种醇类、2种酮类、1种醚类、1种烯烃类。同时,采用Gallery Plot指纹图谱和动态主成分分析,探究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脚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蒸汽爆破前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蒸汽爆破处理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且谷氨酸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是未汽爆处理的1.52倍。因此,蒸汽爆破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食用菌废弃物预处理技术,促进金针菇废弃物高值利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芦笋老茎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进行预处理,然后对芦笋老茎进行超声波、热水提取,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为蒸汽爆破压力1.2 MPa,蒸汽爆破时间230 s,物料粒径1.2 cm,在此条件下,芦笋老茎多糖提取得率为10.63%,蒸汽爆破预处理芦笋老茎的工艺研究为芦笋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苹果榨汁过程中产生的苹果皮渣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苹果皮渣膳食纤维的蒸汽爆破改性工艺。结果表明:蒸汽爆破最佳工艺为爆破压强0.9 MPa,保压时间100 s,复水率40%。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可达22.56%,较改性前提高了141%,为苹果皮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春生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4):144-145,132
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吸附法、包埋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等4种酶固定化技术,阐述该技术在食品、医药、轻工、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就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绿芦笋加工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蒸汽爆破对绿芦笋废弃物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蒸汽爆破料腔比为5:8,蒸汽爆破时间为70 s,蒸汽爆破压力为1.0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92.5%。对蒸汽爆破绿芦笋样品进行理化特性研究,其水溶性指数为14.27%,持油力为2 mL/g,堆积密度为0.43 g/mL,松密度为0.29 g/mL,溶解度为91.63 g/100 g,比表面积为0.299 m2/g,与空白样品相比,均有所增加;而持水力、膨胀力、中位径、休止角、滑动角与空白样品相比,则有所下降。将各项指标与空白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此试验为绿芦笋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步开始运用在工业生产、物流供应链、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精准农业的实施效果。当前,智能农业温室大棚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管理水平欠缺和生产运行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因此,该研究基于上述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思考,以便智能温室大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缺乏适宜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技术,金针菇菇根除少部分作为饲料外,绝大部分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目前对金针菇菇根的利用研究主要以提取多糖为主,多糖提取后的残渣主要是不溶性粗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差,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其品质及附加值。本研究以金针菇菇根水提残渣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金针菇菇根多糖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优化了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的蒸汽爆破改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对金针菇菇根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腔比5:8(L/L,下同),保压时间105 s,蒸汽爆破压强1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含量为7.08%,较改性前提高了31.35%。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技术中植保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但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多,导致很多有公害的食品不断流通到市场中,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药物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农业中植保技术的合理应用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以江苏响水县为例,对植保技术在农业技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灌溉技术在农业领域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研究综述了智能化与地下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智能化地下灌溉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该技术发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智能化地下灌溉技术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农业智能化地下节水灌溉进行展望,以期达到农业智能化控制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酵素菌技术是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一项农用生物技术,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和推广,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食品和环保等领域。介绍了酵素菌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微生物、空气等的作用,从而影响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将酶制剂应用到加工食品保鲜中,可以起到延长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常见保鲜酶及其在加工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并对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生产科研领域中,农业物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传感数据和信息,情景感知技术是有效利用这些感知信息,为农业提供优质综合服务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是如今对农业物联网的情景感知技术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应该按照设施农业物联网领域的需求目标,探讨情景感知技术在设施农业物联网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为开发和应用相关软件,提升设施农业物联网的水平,提供充足的技术参考与现实依据。笔者分析了农业物联网中情景感知技术的运用需求,对情景感知技术在设施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相关分析,首先是设施农业科学计算与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感知认知一体化,网络三维交互式服务。进而分析设施农业物联网中运用情景感知技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赵慧 《落叶果树》2024,(1):47-5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领域也广泛受益于这些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甜樱桃生产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甜樱桃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智慧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前提。数字农业从概念的产生,到实践中的探索、发展和应用,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之中。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5G等新兴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本刊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老师,围绕数字农业的发展、关键支撑技术、5G与数字农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分享,并探讨了目前5G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限制,并对数字农业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罗奇 《中国食用菌》2020,(2):I0030-I0030
农业工程学以土壤、养料、天气气象、育种、种植、培养、农业经济等学科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工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工具、设备和资源,以求建立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环境,改善农业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在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工程技术各领域。《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由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老师陈树人等编著。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门顺应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特别是有关农作物提升的栽培技术水平,以玉米套作马铃薯技术为例,该技术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环境以及气候天气条件的要求较高,如相关技术能在农业领域有科学应用和推广,对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农业物联网研究应用概况与发展态势,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与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为数据源,以"农业*物联网"为主题,对我国农业物联网领域科技文献与专利成果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物联网相关科技报道始见于2010年,2011年后文献量快速增加。科技文献的主体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及专利申请,主要围绕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物联网与智慧农业等开展相关研究;以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为主体趋势。文献基金、研究机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以国家层面来源和南方地区来源为主的分布特点;在文献的年际变化中,期刊文献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硕士论文和专利申请文献量也较大,增长较快;博士论文文献增长比较缓慢;专利权人的来源较为广泛,企业的参与度较高,该领域的科技研发活动目前侧重于软件及系统研发、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我国胡萝卜加工食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创新优势,2001年7月10日,中科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心、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和乐惠实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共同组建“胡萝卜健康食品产业化发展中心”。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胡萝卜工业化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胡萝卜漂洗等工艺的自动化程序控制;采用细胞破壁技术,工业化生产中胡萝卜素提取率可达50%。为加快胡萝卜产业发展步伐,新成立的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力争使我国从原料生产大国向胡萝卜功能食品大…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三农"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研究以2007—2018年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上刊发的1 349篇农业现代化相关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特点、热点、演化与趋势。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该领域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价、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与农业现代化这六大主题展开,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等主题将是未来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大田农业物联网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敖雁  孙启洵  武威  刘涛  孙成明 《北方园艺》2018,(14):148-153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农业物联网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农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技术是智慧农业的核心,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从物联网的概念入手,剖析了农业物联网及其体系构成,介绍了农业物联网在大田上的具体应用,并对当前农业物联网体系的完整性作出补充,以期完善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大田作物生长监测和智慧管理,解决大田区域化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