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图说     
青田千亩梯田留巨人脚印 为打破绿色水稻的单一色彩,突显图案层次,小舟山乡政府引进黄、绿、紫三种颜色的水稻彩色稻进行培育,种植了10多个创意的图形;同时还在田间穿插种植了上千株向日葵,给原本普通的山乡稻田增添了一份俏皮的气息。图为小舟山乡的梯田里展现的一组“行走的脚印”的稻田创意画。  相似文献   

2.
美国水直播水稻稻田杂草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美国1/3的水稻种植面积为水直播水稻,面积约30—4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加里福尼亚州,其次是路易斯安娜州和阿肯色州。以加里福尼亚州为例,水直播水稻单产平均为8吨/公顷。 水直播法利用漫灌较好地防除了稗草,但也助长了那些原在旱直播水稻稻田里并不重要的杂草成为水直播水稻稻田里的恶性杂草,最突出的是随着连续漫灌而发展成优势的当地水生杂草。在加里福尼亚州,一年生杂草紫水苋菜、圆叶假马齿苋、稻稗和蒙特  相似文献   

3.
王茵 《农家致富》2014,(16):13-13
如东双马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马北村。成立至今,该社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评为“江苏绿色生态种植基地”、“江苏省优质种植示范合作社”等。创办人王祥芝原是一位企业老板,经营预制涵洞加工企业,现在成了村里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从一名“门外汉”发展到“种粮大户”,他总结了以下种植经验:优选良种2008年,王祥芝与当地农技站进行了专家对接,全面推广科学种田新技术。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小麦引进了“扬麦20”、“浩麦2号”品种,水稻引进了“武运粳24”、“常农粳8号”品种,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水稻种植。2013年,该社水稻单产达到680公斤;2014年,夏熟小麦单产达到462.5公斤。  相似文献   

4.
(续第6期第14页) 邓东胜在祁阳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懂经营、会管理的种粮大户,也是粮食生产新形势下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种植、订单式生产优质水稻的领头人.他从2006年初开始承包稻田,从事优质水稻种植,到2016年他承包了近150公顷稻田,先后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育秧大棚10座近5000平方米,添置了大中型农业机械37台(套)、烘干机10组,日烘干能力达150吨,水稻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蟹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养巧妙结合的立体种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水田里种植水稻,水面下养殖小龙虾,水田边养殖甲鱼……肥稻连作、鳖虾共生、立体种养,每667平方米田年收益万元以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效模式?在湖北省钟祥联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介绍:“这个模式我试验了2年.每年3月下旬,在稻田围沟里投放小龙虾苗,让其在种满紫云英的稻田里生长.5月下旬降水位,捕捞虾子出售.6月上旬栽秧,秧苗返青后投放甲鱼.8月,田边种植的桂花与水稻同期开花.9月底晒田,甲鱼进入围沟,机收水稻,撒下紫云英种子,作为来年绿肥.次年春节甲鱼上市.”  相似文献   

7.
江庭但 《乡村科技》2023,(15):144-146
为保证新增建设用地达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要求,实现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平衡,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大力实施了农田“旱改水”工程建设项目,但是“旱改水”稻田存在产出较低的问题。针对来宾市“旱改水”稻田因水资源配置及工程设计不合理、耕地质量不高、种植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的水稻低产现象,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旱改水”稻田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清晨的阳光照在绿油油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田上,给大地披上绿色的衣裳,稻田里传来鸭子的叫声,在绿色无公害有机稻田里吃着嫩嫩的小草,给稻田点缀着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就是岔路口镇同巨永村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王守成是岔路口镇同巨永村村民,2010年他通过考察稻鸭共作种植模式后非常感兴趣,第二年就在自己家地里种植,全部使用绿色种植模式,种出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蟹共生关系,达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稻田扣蟹的暂养、放养、饲养管理、水稻管理、蟹种捕捞、扣蟹的越冬及稻田成蟹养殖田块的选择、蟹田工程建设、蟹种暂养、蟹田管理、饲养管理、水稻种植、回捕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稻田养殖扣蟹及成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青立”是水稻结实器官受到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多发于新开垦或初年旱改水的稻田。2004年.由于党的政策好,我县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高.旱地改种或撂荒复种水稻面积大,这些稻田“青立”发生较为普遍.有些农民对此不知所措、盲目打药,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一稻一鱼”是指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后,再养一季鱼的经营模式。采用“一稻一鱼”模式养鱼,养殖时间短,成本低,技术简单;养鱼后的底泥富含有机质,可为来年的水稻节约肥料;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稻田养鱼中施用农药、化肥以及浅灌晒田与养鱼之间的“三大”矛盾;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通过养鱼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显著。目前,我省内陆山区的一些农村,已开始推广“一稻一鱼”生产。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3,(12):33-33
由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签定委员会,对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承担的“灌溉稻田单季水稻高产早作法研究”项目鉴定结果表明,采用“灌溉稻田单季水稻高产早作法”种植水稻比用常规方法节水45%。  相似文献   

13.
湖南安乡县以水稻生产为主,常年种植水稻2.7万公顷左右,耕作制度主要是肥一稻一稻、油一稻一稻、油一稻等“老三篇”,结构单一,效益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安乡县大力改革稻田耕作制度,实行立体种养,即在种好水稻的同时,在稻田养鱼、河蟹、泥鳅等,以提高效益。2000年全县推广稻田养殖387公顷,涌现了一大批高产高效益典型。  相似文献   

14.
庞桂华 《农技服务》2007,24(4):32-32,36
介绍了水稻收获后,在稻田里搭棚开厢,利用秸秆种植蘑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延林 《新农村》2008,(2):15-15
马铃薯稻田轻型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收割后,稻田免耕直接开沟成畦,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并用稻草全程覆盖的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种植需要翻耕整畦,挖穴播种,中耕除草和挖薯的做法,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整个过程可形象地概括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省去了传统种植法的诸多工序,管理方便,省工节本,且产量高、效益好。2007年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运用该技术春播马铃薯518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鲜薯1380千克。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李华靓,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党总支书记,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个"80后"有为青年,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马场村村民改革农业生产,一系列"吃螃蟹"之举让一方百姓富起来。大做水稻文章"李书记的想法很超前,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稻田里养鸭,这类种植加养殖的方式都是他先试验,成功了大家再跟着干。他说宁可赔钱,也绝不让村民损失。"村民王少林对李华靓赞不绝口。李华靓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10年里,他当过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就是同一块稻田在同一个生长季节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这是一项俏然兴起的无风险、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新模式。由于稻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和生物肥(少施或不施化肥),喷洒生物农药和高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稻田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发展再生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南方主要稻作区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使得劳动力紧张。发展再生稻可以缓解双季稻区“双抢”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降低劳动成本。因此,再生稻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栽培与管理措施,再生稻稻田土壤突出的问题是土壤养分失调(土壤磷钾含量相对短缺,氮相对盈余)、再生季土壤板结、茬口期土壤资源浪费、机械化耕作难等。因此,如何进行再生稻稻田培肥与耕作以保持或提高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是当前再生稻稻田急需解决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晋宁县大春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5900hm2,稻田内杂草主要有莎草、禾草和阔叶草几大类,化学除草面积达5300hm2。生产上除草剂多使用昆明2号、昆明3号、除草醚、杀草丹、扑草净等,稻田化学除草成了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除草剂品种繁多,农民对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四川省泸县的稻田种植模式以“早稻+晚稻”为主,随着现代杂交中稻和再生稻丰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稻田种植模式自然转变为“杂交中稻+再生稻”“杂交中稻+再生稻+小春作物”“水稻+油菜”等。因地制宜发展水稻油菜轮作是种植者提高对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方法,也是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油菜植株和稻草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由于实行了水旱轮作,可减少水稻油菜病虫害发生,增强水稻油菜抗性,减少农药施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