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开始引种早熟梨新品种'早金酥'梨,多采用宽行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经多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为早果、丰产、品质优、风味佳、抗性较强、易于管理等特点;定植后第3年即可见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434.2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 584.1 kg,定植第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 m2产量在3 200 kg以上;果实8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100 d左右,是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喀左县引进'红南果梨',对其进行果实性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并在喀左县平房子高家洞进行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辽西地区栽培.同时,对'红南果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隶属于葫芦岛市.山地、丘陵较多,平地较少,为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8.2℃,1月平均气温-10℃、最低-26.9℃,最高40.7℃,年平均降水量550 mm左右,无霜期158d.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605 kJ/cm2,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适宜梨树生产. 1 产业现状 建昌梨树栽培历史悠久,是辽宁省'秋白梨'的主产区,远销国外.目前,建昌县果树以梨为主,栽培面积6 700 hm2,产量10万t,产值2亿元左右.品种主要有'秋白梨"花盖'南果梨'安梨'和'锦丰'等.其中养马甸子、和尚房子是传统品种梨产区,平均价格2.00元/kg.近几年,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研究室团队的指导下,建昌县在大屯、石佛、喇嘛洞、碱厂、和尚房子、汤神庙等6个乡镇建立特色梨新品种示范园67hm2,主要品种有'早金酥'南红"寒红'等,其中'早金酥'盛果期平均产量4 000 kg/666.7 m2左右,价格3.00元/kg.  相似文献   

4.
王尚堃  李艺 《北方园艺》2021,(13):170-173
'红贵妃'梨是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从其示范基地栽培的'红香酥'梨中选育出的优质芽变品种.该品种栽培性状优良,极具推广价值,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从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和抗逆性方面介绍了其品种特性,根据其品种特性,从选用优质壮苗、高质量建园、加强土肥水管理、科学整形修剪、精细花果管理和综合防控病虫害6个方面介绍了'红贵妃'梨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早釐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其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0±0.5)℃、空气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至140 d时,采收期Ⅲ(盛花后106 d)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果实硬度、好果率也较高,果实品质较佳。可见,在辽宁省熊岳地区,'早釐酥'梨果实在8月11日左右、盛花后约106 d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6.
对梨种质资源圃部分品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38个梨品种进行栽培观察和鉴评,认为红酥脆、美人酥、满天红、早酥梨、黄冠梨、水晶梨、雪花梨、秋黄梨、奥冠红梨、早红考蜜斯、爱宕梨、七月梨、红香酥和新世纪等14个梨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区栽培.简要介绍了上述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适应性和抗性等.  相似文献   

7.
'晋早富'苹果新品种是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于1999年在武乡果树场发现并选育的'红富士'苹果芽变.2002年以来在山西省武乡果树场、临猗县和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省优质水果良种苗木繁育试验场进行了区域化栽培试验.通过连续6年的试验观察和果实品质测定,该品种的果实成熟期比'红富士'苹果提前45~50d,比'红王将'提前10~15 d;嫁接苗结果树和高接结果树各种性状基本稳定,综合品质优于'红王将',为优良的'红富士'系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早金酥’梨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1994以‘早酥’梨为母本、‘金水酥’梨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1],其果实发育期短,且成熟后挂树期长,果个大、质脆、汁多、味甜,品质极上,早产、丰产,较抗寒,易管理……倍受果农喜爱。建昌县果树栽培以梨为主,但多为中晚熟品种,大冠稀植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早熟梨栽培面积占总量的15%以上,而辽宁省只占7%左右。早熟品种以‘早酥’梨为主,成熟期在8月下旬,为了提早上市,常常未成熟就采收,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早金酥’梨(94-7-76)是辽宁省果树科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1.1 '锦丰梨'的品种来源   '锦丰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56年以'苹果梨'为母本,'茌梨'为父本杂交育成,1969年定名.是一个品质极优、较丰产的晚熟品种,抗寒、抗病能力较强,适于冷凉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以"早酥"梨、"巴梨"与其红色芽变"红早酥"梨、"红巴梨"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比较研究了4个梨品种功能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和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梨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日变化平均值大小依次为:"早酥"梨"红早酥"梨"红巴梨""巴梨";4个梨品种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早酥"与"红早酥"梨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巴梨"与"红巴梨"为单峰型;"早酥"与"红早酥"梨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双谷型,"巴梨"与"红巴梨"为单谷型;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红色芽变的"红早酥"梨与"红巴梨"叶片中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早酥"梨与"巴梨"。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持的早酥、锦丰梨乔砧密植早结果、早丰产技术研究,于1988年1月由辽宁省科委组织技术鉴定。早酥、锦丰梨系中国家科院果树研究所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栽培,但过去对这两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甚少。本试验获得了5年生早酥梨亩产1226.7kg,锦丰梨亩  相似文献   

13.
‘红早酥’梨是‘早酥’梨的自然芽变早熟新优品种。2013年前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梨树栽培面积大幅度递减,果品品质和市场认知度均有下降。为了打造"天赋河套"区域特色果品,弥补市场上红色大果型早熟梨品种的不足,满足农旅采摘爱好者的需求,巴彦淖尔市大量引进新优红梨品种,在北纬40~41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灌溉平原生产‘红早酥’梨,该品种表现品质上乘,外观美,口感好,连续4年售价30~42元/kg。同时,总结出设置防护林带、加强土肥水管理、果园生草及树盘覆草、合理整形修剪、疏花和疏果控制负载量、综合防控等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经济信息     
<正> 供应苹果、梨优良品种苗木辽宁省锦西市刘台子苗圃同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品种资源组协作,育有苹果优良品种苗木,1990年秋可出圃成苗,夏季可提供接穗。品种有首红、超红、魁红、北斗需要者请与辽宁省锦西市刘台子苗圃赵春斌或辽宁省兴城市中国农科院果树所苹果品种资源组联系,邮政编码:121600。1990年秋季可提供早酥、锦丰梨苗及接穗。联系人:中国农科院果树  相似文献   

15.
'北陆蓝莓'为美国育成,品种亲本为Berkeley×(Lowbush×Pioneer).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2003年引进,并在辽宁省大连市和丹东市进行区域试验和品种比较,2008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审定备案,确定蓝莓品种‘北陆'为可推广品种.期间在辽宁省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发展,截至2008年底,辽宁省内种植面积已超过133 hm2.为了‘北陆蓝每'能稳定发展,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04~2007年在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进行了优质丰产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2000年以来,笔者引进了普通梨优良品种翠冠、清香、西子绿、黄花梨、中梨1号、金廿世纪、爱宕梨、早生黄金梨、杭青、金珠果梨、早生喜水、喜水、六月酥、台湾雪梨、六月雪、圆黄梨和金秋梨17个,红皮梨优良品种红香酥、红双喜、美人酥、满天红和红酥脆5个,共计22个梨品种,在江西省德兴市铁罗山大桥林场进行了试种观察,拟从中筛  相似文献   

17.
朝阳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栽植梨树,但长期以来梨树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晚熟品种少.为丰富适应当地栽培的晚熟梨品种,我们于2003年春从黑龙江省农科院引进'晚香梨'200株,经过5年的试栽观察,表现良好,抗寒力强(在朝阳地区可安全越冬),部分质量指标优于原产地,且丰产稳产、品质好、耐贮藏.……  相似文献   

18.
我市现有梨树面积3300余亩,主栽品种美人酥、红安久、红酥脆等十余种。随着新品种梨的引进和推广,经过观察,均表现出早果、丰产、外观美、品质好、售价高、栽培省工等优点,是老梨更新换代的理想品种。梨树栽  相似文献   

19.
锦州地区杏的栽培历史悠久,是'银白杏'的原产地.目前全市杏栽培面积2 546.6hm2,产量0.8万t.为了增加栽培杏的优良品种,2001年春,锦州市果树工作总站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凯特杏'试栽,经过7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在锦州地区表现早果、丰产、优质、高效,既适合露地栽培,又适合保护地栽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鲜食品种,目前在本地区已发展到200hm2.……  相似文献   

20.
梨树是桓仁主要果树之一,品种为‘尖把梨‘‘南果梨‘‘锦丰‘‘早酥‘等,现有栽培面积2 393.9 hm2.‘尖把梨‘901.8 hm2,年产量1 500t.由于管理不善,往往七八年生不见果,即使成龄园产量也不高.200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尖把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指导全县‘尖把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