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用菌》2015,(4)
采用菌丝尖端脱毒法对白色金针菇菌株脱毒复壮。结果表明:经3~5次脱毒复壮后,菌丝体的生长速度、菌丝体生长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次脱毒。栽培试验表明,脱毒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发菌期与生产周期均有所缩短,差异不显著,但生物转化率提高了9.92%,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槟榔芋间套种技术是-项在保证槟榔芋产量基础上实现多种、高产、多收的技术。槟榔芋-玉米间套种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耕地利用率、培肥土壤。按市场收购价计算,每667.m2增加产值35.75~4.225元。  相似文献   

3.
彭溪镇位于泰顺县东部、浙闽交界边陲山区,海拔310m,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种植槟榔芋。槟榔芋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从福建省福鼎市传入该镇栽培,近年来通过农田肥力培育,推广绿肥(紫云英)-槟榔芋的种植技术,既能培肥土壤,又能增加槟榔芋的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带病毒(菌)的平菇品种"科大杂优"进行了组织分离,经常温尖端、常温断桥和高温尖端3种脱毒方法进行了提纯、复壮处理,从母种生长速度、原种生长速度、产量及第一潮菇产量综合分析,得出常温断桥处理方法是简单、易实现的最佳菌类脱毒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槟榔芋在桂林种植历史悠久,是广西传统的名特优农产品之一,其市场需求巨大,在桂林荔浦市、恭城县、平乐县、阳朔县、全州县、灌阳县等地种植普遍,但是多年连作严重影响了槟榔芋的产量和品质.槟榔芋植株高大、生长周期长,传统栽培多采用高垄稀植促进地下球茎膨大,单位面积产值和产量受到限制.采用槟榔芋与蔬菜间套作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槟榔芋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模式的调研和试验研究,总结提炼出槟榔芋和莴苣套作生产技术,为农户开展槟榔芋高效生产提供依据.通过套种莴苣,既能保证槟榔芋产量,每667 m2又可净增收莴苣2000~2500 kg,增加产值2200~2750元.现将槟榔芋套种莴苣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槟榔芋采收后,如未经严格挑选和处理,长期处于阴湿等环境条件下,遇高温极易诱发干腐病和黑褐病,从而造成腐烂变质,降低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为了延长槟榔芋贮藏期,采用科学的贮藏方法和简易加工技术可提高槟榔芋的商品价值,同时使产品均衡上市,满足消费者需求。本文总结了槟榔芋几种常见的贮藏保鲜方法,如堆藏法、泥沙埋藏法、田间越冬贮藏法、窖藏法、低温冷库贮藏法、保鲜膜包装贮藏法、气调贮藏法等,并概括了目前槟榔芋的主要加工品及其制备方法,为延长槟榔芋贮藏保鲜期、减少腐烂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香菇病毒病有3方面的危害:多发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隐蔽性强,难以防控。阐明其主要症状及类型,重点介绍菌株和出菇阶段的3种症状:一是不转色或转色浅伴随退菌;转色正常伴随退菌;转色正常,出菇异常。提出菌种带毒、菌种菌丝活力和环境3种发病原因与5种防控方法:建立健全无病毒良种繁殖体系,推广应用种源同步出菇技术,规范菌种生产,开展菌种复壮和菌种脱毒复壮。  相似文献   

8.
槟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芋是福建省连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槟榔芋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槟榔芋已经成为连城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槟榔芋高产栽培技术,在文亨镇、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泰山古树的保护(设置防护栏、树体支撑加固、自然灾害防范等)、维持(施肥、浇水、有害生物防治)和复壮(地上复壮、地下复壮、濒危古树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引进6个槟榔芋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每667 m2平均产量在1 783.62~2 076.47 kg之间。比CK增产的有4个品种,增幅达3.74%~7.14%,分别是长汀青芽槟榔芋、闽候竹岐槟榔芋、福鼎槟榔芋和长汀红芋槟榔芋。其长势强,株高适宜,丰产性好,母芋大,芋形好,品质中等以上,商品性佳,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南部福鼎芋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南部地区引种福鼎芋的栽培密度设计为4个处理,分别为每667m^2定植750,1050,1350,1650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福鼎芋的长势、单位产量、总体产量和品质 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各因素,在该地区以每667m^2定植1050株左右为福鼎芋高产、优质的适宜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靖江香沙芋’转录组数据进行功能注释,克隆获得‘靖江香沙芋’淀粉合成酶AGPase的基因,序列全长为1 596 bp,命名为CeApS1(NCBI:Colocasia KU288757,未公布)。该基因编码532个氨基酸,蛋白含有1个NTP_transf_3结构域(Gly104 ~ Pro306)和1个PbH1结构域(Gly473 ~ Ser515),编码产生AGPase小亚基,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6.73和57.6 kD。ApS1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广泛存在,CeApS1与紫萍(AIZ00992.1)中相应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83.4%,与草莓(AAS00541.1)、苜蓿(XP_003617925.1)、水稻(AAK27313.1)和小麦(CAA46879.1)等植物中相应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远。CeApS1在‘靖江香沙芋’的母芋和子孙芋中表达量较高,在叶片、叶柄和根中低表达。芋球茎中的CeApS1表达水平与球茎发育密切相关,在播种160 d后达到最大值。该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球茎淀粉含量的积累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芋种质资源颜色性状的变化规律,以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300多份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芋》对芋种质资源的颜色性状进行观察和归类,并重点对芋的叶心色斑颜色、叶柄中下部颜色及母芋芽色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和探讨。根据叶柄中下部颜色将滇南芋分为绿柄野芋(白芽类型)、乌绿柄野芋(红芽类型)和紫柄野芋(白芽类型)3个类型;将芋中的多子芋分为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白芽类型)、乌绿柄多子芋(一般为红芽类型)和红紫柄多子芋(白芽类型)3个基本类型,将芋中的多头芋分为绿柄多头芋(白芽类型)和乌绿柄多头芋(红芽类型)2个类型。从滇南芋和芋的整体来看,只要叶柄中下部颜色含有乌绿色成分,则母芋芽色一般为红色类型。从叶心色斑颜色来看,滇南芋中的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紫红色或紫色者,母芋芽色可能为白色类型,也可能为红色类型。芋中,多子芋叶心色斑颜色为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黄绿色或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多头芋中,叶心色斑颜色为绿色者,母芋芽色为红色类型;紫红色者,母芋芽色为白色类型。  相似文献   

14.
芋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芳 《长江蔬菜》2013,(18):85-91
对农业行业标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规范芋》编制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芋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概述羊肚菌产业规模变化,从栽培品种、栽培季节、制种技术、播种技术、营养袋技术、环境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羊肚菌的生产技术,并介绍了近年来产品形式及产品销售发展变化;最后,探讨分析羊肚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提出深入开展基础研究、驯化选育新种类、开展工厂化栽培、加大羊肚菌精深加工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巴西国内芋(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生产与研究方面内容,包括芋品种资源、分布与引种历史,巴西芋头栽培过程中光照、水分与肥料管理,芋病虫害种类与防治,以及芋采收、包装与贮藏等。  相似文献   

17.
3种类型多子芋生长动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马羊’ (叶柄紫色, 芽白色) 、‘江汉芋’ (叶柄绿色, 芽白色) 、‘红杆芋’ (叶柄乌绿色, 芽淡红色) 为材料, 对3种类型多子芋生长动态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 (1) ‘江汉’熟性最早, ‘走马羊’其次, ‘红杆芋’最晚; (2) 熟性越晚, 叶片生长速度越快; (3) 分株出现的早晚是子芋形成早晚的标志, 分株数量反映了不同类型品种的分蘖特性, 与子芋数及子芋与孙芋的总数不呈正相关;(4) 球茎发育过程中, 各级球茎干物质积累存在库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施世明  洪霓 《长江蔬菜》2011,(16):79-81
对湖北及山东地区种植的芋调查发现,田间芋病毒病发生普遍,症状表现主要有花叶、羽状斑驳、畸形皱缩、褪绿斑点等.2010年9月30日对武汉蔬菜科学研究所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种植的芋进行调查发现,以上4种症状的田间显症率分别为26.92%,16.67%,28.21%和3.85%,田间调查时未发现蚜虫等媒介昆虫.对不同来...  相似文献   

19.
以42份四川芋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分析球茎成熟期主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母芋的干物质平均含量23.4%,蛋白质2.73%,淀粉14.65%,支链淀粉12.53%,VC 5.56 mg/100 g。子芋干物质平均含量24.31%,蛋白质2.57%,淀粉15.55%,支链淀粉13.26%,VC 7.00 mg/100 g。芋球茎质地口感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董伟清 《长江蔬菜》2013,(24):37-39
以荔浦芋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保存过程中不同浓度多效唑(PP粥)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有显著影响,在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lx,室温(26+2)℃的培养条件下,在MS+6-BA2.5mg/L+NAA0.02mg/L+30g/L蔗糖的培养基中添加0.6mg/LPP粥,试管苗可保存240d,存活率为89.7%,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形态正常、长势良好,与对照株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