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大伟 《林业科技》1998,23(5):41-42
1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高频介质加热技术是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技术,在金属焊接、淬火、塑料热合、农产品加热、烘干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高频介质加热具有胶合速度快、加工质量好、加热有选择性、加热过程容易控制、加工周期短、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从8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2.
唐忠荣  谢芳 《林业科技》2006,31(3):50-52
人造板的热压方法根据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平压法、辊压法和挤压法;根据加热板坯的方式又可分为接触加热、高频加热、接触高频混合加热;根据板坯在热压设备中的运行情况还可分为连续式热压和周期式热压。本文对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采用接触加热的平压法和辊压法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设备特点及性能、经济性能和产品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企业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中的一种新方法--新型热风加热木材干燥,简述了窑体和干燥设备的组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所具有的造价低,质量可靠,安全,节能等优良特性,说明热风加热木材干燥窑是中、小型木才加工厂较为理想的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后,油茶籽内部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探索加工过程中油茶籽理化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油茶籽油加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热风、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3种方式对油茶籽加热,测定分析油茶籽油及饼粕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3种方式加热的油茶籽压榨后的油茶籽油中多酚及其抗氧化性变化规律相似,较低温度(热风和红外条件中90和120℃,245、420和560 W微波)加热后,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变化不大,经高温(热风和红外中150℃和700 W微波)加热一段时间后,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开始升高。3种方式加热处理,多酚含量分别达26. 84、94. 34和84. 51μg·g~(-1),比初始提高2. 8、12. 4和11. 0倍; 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也分别达48. 91%、96. 29%和97. 01%,比初始提高6. 11,13. 0和13. 1倍。油茶饼粕中多酚的变化规律与茶油中相似,低温加热(热风和红外90和120℃,245、420和560 W微波)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变化不大,高温加热(热风和红外150℃,700 W微波)一段时间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升高,加热结束时,总酚含量分别初始增加14. 4%、42. 5%和34. 45%,ABTS~(·+)清除率分别比初始增加27. 9%、46. 2%和32. 1%。油茶饼粕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在不同的红外加热温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均与其多酚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加热后油茶饼粕中多酚含量升高可能是因为加热导致细胞壁水解,增加酚类溶出,或者释放结合态酚等,而ABTS~(·+)清除率提高可能也包括加热引发的美拉德产物等其他极性(甲醇/水提取)抗氧化物质的贡献。【结论】对油茶籽高温加热可提高油茶籽油及饼粕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3种加热工艺中热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微波红外热风,生产实践中可采用红外短时高温加热以提高茶油中的酚含量。  相似文献   

5.
付朝臣  刘君 《林业科技》1991,16(5):33-36
加热适张度是利用氧一乙炔焰,将锯身的一定部位加热,使该部在冷却收缩中产生同辊压张力一样的变形,从而获得适张度。圆锯片气焊加热适张度机配有带锯夹锯装置,可用于圆、带锯的加热适张度及辊压处理,实现了一机多用。经该机修整的锯片,具有作业时间短、适张度均匀且不易消失,锯末端加热部分不易变形,厚度均匀,锯切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国内研制及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少、无氧化加热炉,如真空炉、保护气氛炉、可控气氛炉、离子渗氮炉等占比例不足20%,尽管如此,这些先进加热设备由于管理和操作者的素质不高,并未充分发挥设备应有作用。因此,对热处理加热炉技术改造势在必行。热处理工艺装备的更新工作亦相当繁重,在推广采用新型的真空加热设备和保护气氛、可控气氛加热设备的同时,对传统的现役老旧加热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同样重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技术改造措施,加以推广,可为企业和国家创造可观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竹材重组材生产方法及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频加热胶合成型方法。重点介绍了高频加热胶合成型机的主要参数设计、高频发生器参数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高频加热胶合工艺及用该设备生产的竹材重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热油炉加热技术在网带干燥机上的应用(024000)赤峰星丰人造板有限公司尚云峰热油炉加热技术是以300℃不汽化的导热油为介质,经炉中用煤加热后,在闭路用热设备中循环,从而使各种用热设备达到所需温度的加热系统。这种加热系统可代替工艺要求300℃以下的电...  相似文献   

9.
ZK115远红外辐射烘干室,是我厂自行设计的用来对客车底盘涂漆后进行烘干的设备.类似这种烘干室,可广泛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中.  相似文献   

10.
技术需求     
正竹木废弃物高效干燥设备由于生产的需要,需将相对含水率在60%的竹木废弃物烘干到10%以下。而现有的干燥设备,干燥效率低,烘干成本高,且要烘干到该含水率,容易出现着火现象。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用于竹木废弃物的烘干设备,烘干能力可达3 t/h,烘干设备的热源为高温烟气,烘干后含水率在10%以下。药用活性炭内毒素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南宁市森特公司和广西林科院共同承担的“八角烘干工艺的创新开发与八角烘干设备的研制推广”项目 ,经过两年的工作 ,顺利地完成了《双向四时段十控八角烘干工艺》研究和 5HX— 1 2型网床屉式八角烘干机的试制。 5HX— 1 2型烘干机于 2 0 0 1年 11月通过广西农机鉴定站测试。该机型具有以下特点 :(1)实现—机内—序完成杀青、烘干降水 ,减少了工序 ,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烘干效率。 (2 )采用物料静止气流换向 ,使物料水分均匀 ,破碎少。 (3)采用控湿、控温、控降水速度、控色变时点 ,烘出的八角颜色为棕褐或褐红。 (4)经济性好 ,即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信息     
热风蒸汽木材烘干装置,曲线锯的锯条夹持器,双面木工刨床进给出料装置,多功能组合机  相似文献   

13.
香菇热风脱水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炭火烘干方法,从而保证了干品菌盖内卷呈铜锣状,菌盖直立呈黄白色,一级品率达95%以上,达到了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专利号:200720079418.8电子多功能衣柜集烘干、杀菌、防湿、防霉、放蛀、保暖、存储等为一体,它把家电、家具合二为一,是一种时尚电子数显模块进数定时的全自动电子新产品。独特的创新功能:1、多角度立体吹入的热风,快速烘干直挂的衣服,省电、省时、省钱。烘干2~5件衣服只用10分钟左  相似文献   

15.
为给鲜花椒微波烘干效果的研究和花椒微波烘干机的研制奠定基础,分别利用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及自制大型微波炉对鲜花椒进行了间断式和连续式烘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旋转式微波炉还是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时间均随鲜花椒投料量的增加而延长,干燥后花椒香味降低;填料约700 g,以小型旋转式微波炉和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分别约为44、62 min,前者的烘干效率比后者提高20.48%;鲜花椒在旋转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表现为抛物线型,在烘干过程中花椒种子集中脱出,烘干效率高,但其在平板层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呈缓慢降低的斜线型,种子在烘干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脱出,烘干效率低;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填料3.45 kg,最佳加热上限温度和运行温度分别为55℃和41~50℃,加热—除湿循环中加热8 min、除湿90 s,烘干时间为45 min,较以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缩短29%。研究结果还表明:以微波炉烘干鲜花椒,可极大地缩短鲜花椒的干燥时间;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鲜花椒,最大填料量约8 kg,可以满足农户对小批量鲜花椒的烘干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远红外辐射加热,近年在国内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在某拖拉机大修厂的技术改造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一条应用远红外辐射加热烘干的喷漆生产自动线。采用远红外加热可以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提高漆膜质量。改变了过去手工喷漆,自然干燥的落后生产方式。远红外线烘干,是靠远红外元件辐射波长为3~50μm 的远红外线,对喷漆的工件  相似文献   

17.
自生热材料     
《技术与市场》2003,(12):14-14
自生热材料是将几种材料的粉末混合后,利用材料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热量,加以利用。这种材料不需要加热设备,成本低,使用时间长,在室内外均可用。我们就是利用材料的这种特性,制成各种加热袋,用于人们的保健、医疗。发热温度在  相似文献   

18.
经过10年的实践,对IHT球果烘干机的送热风方式、烟囱、炉体、干燥室地面4项进行改。后,改善了烘干杉木、马尾松、晚松等球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利用快速变化的高频电磁场对物体进行作用而使其内部发热达到加热的目的,因而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产品质量等优点。目前,高频加热在木材工业中主要用于木材胶合和木材干燥。本文主要概述了高频热的原理与特点、木材高频加热的种类与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刨花板生产中有机热载体加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林业建设》2003,(1):32-33
叙述了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的特点,介绍了有机热载体加热系统结构,最后对该加热系统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