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雪  陈素兰  穆素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40-10642
五氯酚曾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主要是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和甘蔗、稻田等的除草剂.特别是在我国,水体和土壤的五氯酚污染现象较严重.同时,因其对生物体的广谱毒性和诱突变性,也被认为是环境中的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对于五氯酚污染的土壤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近年来五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3.
4.
选取编号为HL、LA08-N26、TN04-N53的3个品系杨树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对照0和100mg/kg五氯酚污染胁迫处理,研究了五氯酚污染胁迫对杨树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HL和LA08-N26叶片的代谢能力和生长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植物修复五氯酚污染的树木修复材料。与对照相比,100mg/kgPCP的胁迫降低了HL的气孔导度,抑制其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对高光强的适应性,从而抑制其光合作用;相反地,100mg/kgPCP的胁迫却促进了LA08-N26的光合作用。五氯酚胁迫对TN04-N53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不表现明显的规律。导致上述结果差异的原因较复杂,不仅与杨树品系本身的光合机构有关,还可能涉及到植物本身的基因型差异。总体而言,LA08-N26作为能在100mg/kg的PCP污染环境中具有较好光合作用潜力的品系,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对长期施用五氯酚(PCP)作为钉螺杀灭剂的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河滩地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PCP对河滩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微生物的总体活性;而种植杨树有利于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修复PCP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iolog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杨树林地>对照>河滩裸地,表明有机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主成分分析显示对照、杨树林与河滩裸地的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表明PCP污染对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利用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杨树导致林地土壤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一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101-102
研究了花岗岩和砂页岩赤红壤2种自然土壤中五氯酚(PCP)的还原转化过程,以及添加乳酸和蒽醌-2,6-磺酸钠(AQDS)对五氯酚还原转化速率的影响.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了五氯酚在土壤中的还原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空白处理(T1)条件下,花岗岩和砂页岩赤红壤中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083 d-1和0.0061 d-1;添加乳酸(T2)处理能提高五氯酚的还原转化速率,其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206 d-1和0.0113 d-1;同时添加乳酸和AQDS,五氯酚在土壤中速率常数提高至0.0336 d-1和0.0160 d-1.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池栽培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Gmel),研究了该植物对土壤中五氯酚(PCP)的生物富集能力。结果表明,供试污染土壤中五氯酚的起始浓度为2000.00μg.kg-1,经30、60、90、120d后种植水葱培养池土壤中五氯酚的含量分别为起始浓度的28.34%、1.03%、0.86%和0.088%;而对照未种植水葱的培养池土壤中五氯酚的含量分别为起始浓度的95.09%、81.17%、71.32%和63.75%;水葱根部五氯酚的含量由起始的579.55μg.kg-1,30d后达到最高富集量即2090.00μg.kg-1,由此证实水葱对五氯酚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因此,利用水葱修复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五氯酚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处理浓度下,五氯酚对细菌表现为刺激作用,其质量浓度为500mg·kg-1(T2)的处理对细菌的刺激作用更为直接和迅速,处理后10d,细菌数量比对照土壤(T1)增加43%;五氯酚对土壤真菌表现为抑制作用,处理后2d,500,1000(T3),1500mg·kg-1(T4)的处理对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1%,90%,95%,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降低;T2的放线菌数量在处理后10d达到最低,抑制率为79%.T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处理后10d,达到测定时间内的最高值,增加了58%;磷酸酶对五氯酚比较敏感,在处理后2d均测不到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恢复;五氯酚对脲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T3在处理后10d酶活性为0;T3,T4的蛋白酶活性受五氯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处理后2d即测不到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沉积物中的三氯酚和五氯酚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沉积物中三氯酚和五氯酚经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1+1)提取,Florisil柱净化,并用气相色谱法(带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方法检出限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分别为0.011,0.006μg/kg,精密度分别为4.85%和4.38%,加标回收率为91.2%~98.6%,均符合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对永济市涑水河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测定发现,表层沉积物中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8,22.8μg/kg,中位数分别为6.32,18.1μg/kg,变化范围分别为0~73.2,5.74~56.4μg/kg。  相似文献   

10.
温度、PH值、接种菌量以及不同的底物初始质量浓度对微生物厌氧降解五氯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接种驯化了二个月的厌氧污泥作为菌源,就上述几种不同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降解五氯酚的最适温度为32℃,较佳的PH范围为6.8-7.2;当五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时,接种量1.2mL为饱和菌量;同时五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时,降解速率不再增加,并且污泥降解五氯酚的速率符合Micha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几种植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上的生长适应性,设置了4种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处理,对6种供试植物的种籽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玉米草的生物量最大,达到6.30 ̄7.72g/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1% ̄89.4%、93.6% ̄97.1%和81.6% ̄84.2%,黑麦草的生物量虽然仅为1.34 ̄1.91g/盆,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93.7% ̄99.5%、82.9% ̄84.5%和70.3% ̄80.5%。上述2种植物的生长受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均较小,因而适合于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上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潜能。[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香根草、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4种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特性。[结果]印度芥菜、水蜈蚣、蜈蚣草对土壤中汞、铅、镍有一定的积累能力。[结论]该研究可为"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了不同森林植物通过自身理化特性吸收和转移土壤重金属,实现修复污染土壤的功能。重点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降解土壤中的TNT以及修复被多环芳烃(PAH)污染土壤等功能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列举了部分植物Zn、Cu、Cd、Pb、Ni、Hg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城市不同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的城市森林建设植物材料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传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成本高,会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对各类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低、环境友好的方法,不会对土壤性质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综述了植物的修复机制及转基因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物的方法,它以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而受世人瞩目。文中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积累、固化、挥发的修复机制和植物消除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根系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机制作了系统阐述,并介绍了转基因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90-3391,3404
综述了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机理、研究成果和应用,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植物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机理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未来植物修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辉  李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902-5905
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对于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