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南宁市森特公司和广西林科院共同承担的“八角烘干工艺的创新开发与八角烘干设备的研制推广”项目 ,经过两年的工作 ,顺利地完成了《双向四时段十控八角烘干工艺》研究和 5HX— 1 2型网床屉式八角烘干机的试制。 5HX— 1 2型烘干机于 2 0 0 1年 11月通过广西农机鉴定站测试。该机型具有以下特点 :(1)实现—机内—序完成杀青、烘干降水 ,减少了工序 ,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烘干效率。 (2 )采用物料静止气流换向 ,使物料水分均匀 ,破碎少。 (3)采用控湿、控温、控降水速度、控色变时点 ,烘出的八角颜色为棕褐或褐红。 (4)经济性好 ,即设备…  相似文献   

2.
八角旱象及抗旱营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树耐旱生理特性、耐旱时生理反应、萎蔫时土壤水分指标及营林抗旱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八角顶芽为材料,试验了几种基本培养基对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并研究了八角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0.1%HgCl2消毒12 min效果较好;春季外植体比秋季外植体更适离体培养;MS比1/2 MS、White、MS改培养基适于茎段的萌芽培养,萌动率达27.6%.最适的初代培养基为:MS+IBA1.0 mg·L-1+6-BA3.5 mg·L-1,萌芽率达76.7%.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切接与劈接、套袋保湿与绑带全封保湿的不同嫁接处理方法进行八角(Illicium verum)幼树换种研究,选取出以绑带全封保湿为最佳的换冠方案,同时对套袋与绑带全封保湿方式进行组合应用,比较不同树龄与树高的八角幼树对换冠的影响,确定造林1-3年、1.0m左右的幼树为最适换冠对象。  相似文献   

5.
选择7种不同的杀菌剂,用抑菌圈法和菌落生长速率法对八角炭疽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纳斯津、使百克这三种杀菌药剂对八角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八角成林增产技术中间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八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角尺蠖;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 Prout是八角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八角尺蠖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八角尺蠖在广西南宁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或蛹在叶片、枯枝落叶层或浅土表层越冬,世代重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幼虫取食量随着虫龄与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温度超过30 ℃取食量会减少。  相似文献   

8.
为给鲜花椒微波烘干效果的研究和花椒微波烘干机的研制奠定基础,分别利用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及自制大型微波炉对鲜花椒进行了间断式和连续式烘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旋转式微波炉还是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时间均随鲜花椒投料量的增加而延长,干燥后花椒香味降低;填料约700 g,以小型旋转式微波炉和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分别约为44、62 min,前者的烘干效率比后者提高20.48%;鲜花椒在旋转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表现为抛物线型,在烘干过程中花椒种子集中脱出,烘干效率高,但其在平板层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呈缓慢降低的斜线型,种子在烘干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脱出,烘干效率低;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填料3.45 kg,最佳加热上限温度和运行温度分别为55℃和41~50℃,加热—除湿循环中加热8 min、除湿90 s,烘干时间为45 min,较以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缩短29%。研究结果还表明:以微波炉烘干鲜花椒,可极大地缩短鲜花椒的干燥时间;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鲜花椒,最大填料量约8 kg,可以满足农户对小批量鲜花椒的烘干要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80%的大生M-45可湿性粉剂防治八角炭疽病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防试点的感病指数防效分别达80.52%、83.6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广东信宜市八一林场及阳春市花滩林场的八角Illicium uerum 林出现树叶黄化、枝条枯萎,结果量极少,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病疫木热烘处理杀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松材线虫病疫木分成(100mm×100mm×50mm、90mm×70mm×500mm、90mm×18mm×500mm) 3个测试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加温至85℃后开始计时,分别持续3 h和5 h,并设相应对照。按常规分离程序进行分离和镜检,结果表明,经3 h加温热烘的锯板中还有松材线虫活体,而5 h加温热烘能有效杀灭线虫及天牛幼虫,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铁木豆的干燥特性,根据干燥缺陷等级试验确定出了适合铁木豆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铁木豆的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截面变形,此外,铁木豆的初期开裂、截面变形、内部开裂、扭曲变形的等级分别为5、3、1、2级,铁木豆属于难干木材。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除湿机联合干燥装置由太阳能集热系统、除湿机、干燥室和控制装置组成,是新能源设备和节能设备结合起来运行的干燥装置。经测试,67.32m~2透光面积的太阳空气集热系统在顺昌县12月份非阴雨天,向干燥室平均供热功率可达17kW以上;第三、四季度,向干燥室最高供风温度分别为94℃和82℃;12月份测试太阳能集热系统瞬时效率为35.2%。建造该装置提供1kW有效热能的投资小于建造水电站发1kW电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木材干燥控制仪研究方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星 《木材工业》2000,14(4):24-27
本文介绍了木材干燥控制仪的发展历史和性能特点,提出了未来控制仪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番龙眼地板毛坯干燥质量,对25mm厚的番龙眼地板毛坯进行低温低湿干燥工艺的研究.探讨了番龙眼木材干燥工艺基准的制订,并通过番龙眼木材干燥工艺的实施对其干燥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制订番龙眼木材干燥工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平滑娑罗双木材进行干燥特性研究,提出平滑娑罗双木地板坯料的干燥基准,并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给出的干燥工艺,22 mm厚平滑娑罗双木地板坯料从初含水率41.34%干燥到12.64%,干燥周期为16 d,干燥质量完全能满足实木地板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赵庚  褚俊  孟杨  陈广元 《森林工程》2014,30(5):53-57
以菲律宾桃花芯木为研究对象,探索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工艺。通过百度试验法得知其初期开裂为3级、内裂为2~3级、截面变形为1级;通过密度测定实验得知其气干密度为0.562 g/cm^3、全干密度为0.517 g/cm^3和基本密度为0.465 g/cm^3。根据该木材密度和干燥特性制定3种30 mm厚菲律宾桃花芯木锯材干燥基准并分别进行常规干燥工艺试验。通过对3次工艺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在3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基准均能满足2级干燥指标。其中,第一次工艺实验所用执行干燥基准为本研究中最佳干燥基准。第一次工艺实验的初始温度为60℃,末期温度为80℃、初含水率为66.97%、终含水率为7.79%的锯材干燥周期为185 h。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用木材干燥技术的进展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顾炼百 《木材工业》2006,20(2):19-22
回顾近20年来我国实用木材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从干燥前预处理、干燥技术和设备、干燥节能技术措施等方面, 对我国的实用木材干燥技术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刨花干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刨花干燥方法的研究,为人们选择合理的干燥方法、提高刨花的干燥质量及节约能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阔叶树材薄板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世春 《木材工业》1998,12(4):42-44
采用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相结合的工艺干燥柞木和Kao树薄板,经试验和实践证明不但缩短干燥周期,而且提高了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