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山东饲料》2007,(11):46-46
“牧禾可降解液体地膜”是由山东农技协与临沂牧禾生物科技推广中心联合开发研制成功的新型塑料地膜替代技术产品。这种液体地膜由木质素、纤维素、土壤改良剂、上壤保水剂等天然高分子物质经特殊工艺螯合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100%降解,无任何不良残留危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柑橘容器育苗的草害,采用可降解环保型苎麻地膜、聚乙烯膜、聚丙烯防草布对枳砧苗进行覆盖防草试验。结果:0.3mm厚苎麻地膜、防草布覆盖不影响容器苗正常生长,并能明显抑制草害,尤其苎麻地膜较防草布成本低与易降解,可有效降低柑橘容器苗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膜耗用量已达70万t.地膜实际消费量已超过110万t。随着地膜的厚度不断变薄,虽然使覆盖成本变低,但给人工清除废旧地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解决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可环境降解的塑料应运而生。但是从现在开发研究的产品看来,由于南北方温度的差异,产品设计很难满足各地需要。可降解膜受环境地域影响比较大.有针对性的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国内降解膜的研究和生产更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适合于半干旱地区垄沟集雨种植的环保沟覆盖材料,以玉米和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沟覆盖材料(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秸秆和生物可降解地膜,以无覆盖为对照)对玉米和高粱青贮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下玉米和高粱的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玉米的中性洗涤纤维在秸秆处理下高于其他处理,并显著高于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高粱的中性洗涤纤维在无覆盖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在秸秆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粱的在无覆盖处理下高于其他处理,并显著高于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玉米和高粱的相对饲用价值在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下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显著高于秸秆和无覆盖处理。玉米和高粱的青贮产量在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分析得出,生物可降解地膜适宜作为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沟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5.
秦继彬 《蚕学通讯》2000,20(2):19-20,34
地膜全覆盖育苗栽桑就是把培苗与建园都采用薄膜覆盖结合起来的苗、桑一步型速成桑园,实现了当年嫁接,亦称“一步成园”,即地膜全覆盖一次定窝栽植。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现将关键技术要点简介如下。l 地膜育苗1.1 时间 3月下旬~4月上旬(主要根据这期间的气候而定)。1.2 苗地条件 土质疏松肥沃、管理方便、水源就近、向阳平坦、防洪抗旱。1.3 桑种 长势快、抗性较强的杂交桑种。种子用清水(自然水温)浸泡24小时,去除秕杂物,滤水摊凉,晾干水汽。1.4 育苗方式 肥团薄膜覆盖式1.4.1 肥团制作…  相似文献   

6.
孔迪 《山东饲料》2005,(5):20-20
莲藕覆盖地膜,具有增温、杀草、节水、保肥等功效,可早种、早收,增产、增效,是我县继地膜水稻后的又一大创新。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选择集雨垄的环境友好型覆盖材料,提高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降雨利用效率。【方法】通过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3种材料(土壤结皮、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的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条件、红豆草根系特征、根瘤特征、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加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值。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水分利用效率,但降低红豆草干草产量;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显著提高红豆草的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壤结皮、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10.64、9.36和2.09 mm,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2.0、3.4和4.2℃,红豆草根干重分别提高27%、72%和87%,有效根瘤数分别增加2.1、9.1和12.4个,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9、23.3和30.0 kg/(hm2·mm)。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降低13%,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的红豆草干草产量比传统平作分别提高11%和23%。...  相似文献   

8.
地膜辣椒套种糯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沟垄集雨对紫花苜蓿和裸燕麦出苗及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沟垄覆膜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测定不同沟垄比和不同垄覆盖材料对植物土壤贮水量和出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沟中土壤贮水量随沟垄比增加而增加。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自然降水形成的土壤结皮具有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贮水量。2012年5月7日紫花苜蓿出苗期测定结果显示,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种植紫花苜蓿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为77,61和38mm。2012年4月27日裸燕麦出苗期测定结果显示,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种植裸燕麦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102,83和61mm。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和土垄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裸燕麦株数;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裸燕麦株数比平作分别提高47,37和11株/m2。但高强度集雨不一定利于紫花苜蓿发芽,平作土壤含水量分布均匀,更有利于紫花苜蓿发芽。  相似文献   

10.
地膜全覆盖育苗栽桑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继彬 《四川蚕业》2000,28(4):29-29
<正> 地膜全覆盖育苗栽桑就是把培苗与建园都采用薄膜覆盖结合起来的苗、桑一步成型速成桑园,实现了当年嫁接,亦称“一步成园”,即地膜全覆盖一次定窝栽植。采用地膜全覆盖可使土壤耕作层的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改善,在相当程度上把影响桑树生长的水、肥、光、热等诸因子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为桑树生长发育创建了良好条件,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们收治了20多头吃塑料的病羊,有的是误吃覆盖花生蔓的地膜,有的是误吃了带有食品的塑料袋引起的消化不良,前胃驰缓,轻者逐渐消瘦,产奶量下降,重的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2.
董代文  昌仕健 《畜牧市场》1990,2(2):154-155
中山区域地膜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受病菌的初侵染决定,为害程度随种植密度增大或播期提早而加重,种植方式(套作等)的影响不大;川东伏旱对地膜玉米纹枯病菌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侵染为害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学除草可以减轻发病程度;生物防治是一项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液体生态地膜不同用量对小米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米草播种后,用液体生态地膜不同用量喷施畦面。结果表明,喷施液体生态地膜能增加小米草的基本苗数量,提高秧苗素质,并显著增加小米草的鲜草产量;液体生态地膜在小米草播量为600~750kg/hm2。这为液体生态地膜在牧草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与陇中地区类似的干旱半干旱区党参最佳抗旱移栽模式,确保党参增产增收,为党参的标准化种植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将30 cm白地膜露头栽培、30 cm黑地膜露头栽培与传统露地栽培技术进行对照,通过对不同处理间移栽党参的返青期、出苗率、鲜药产量、主根长和主根粗进行分析,优选最佳移栽模式。结果表明,采用30 cm白地膜露头栽培方法移栽党参,返青期平均值较传统露地栽培提前7 d,出苗率提高9.81%,鲜药产量增产20.39%,根粗增加10.90%。结果提示,陇中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采用30 cm白地膜露头栽培方法移栽党参,能够促进参苗返青,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与主根粗,适宜在与陇中地区类似的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60∶45和60∶60cm)对紫花苜蓿土壤贮水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的排列次序为普通膜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土垄平作,在同一覆盖材料下,土壤贮水量、株高和分枝数随垄宽增加而增加,茎叶比随垄宽增加而减小。就同一覆盖材料平均值而言,与平作相比,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16.7,29.2和34.9mm;株高分别提高28%,52%和56%;分枝数分别提高7%,20%和25%;茎叶比分别降低4%,11%和8%。在半干旱地区利用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普通膜垄可以增加土壤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综合分析,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作为半干旱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6.
《山东饲料》2006,(10):34-34
地膜机械覆盖技术是指农作物铺膜作业采用机械来完成的一项机械化作业技术,即采用铺膜机实施地膜机械化覆膜作业的一项农机化作业新技术。机械化覆膜较传统人工铺膜有着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含丰富的营养,玉米丰收之后需要将玉米根茬和地膜进行分离.为此,从玉米根茬与地膜分离的技术角度出发,研究玉米地膜回收技术,旨在有效提高玉米地膜的回收效率.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玉米根茬与地膜分离的技术,分析了玉米根茬与地膜分离的必要性,介绍了玉米地膜回收技术,并从环保角度提出了玉米地膜回收的相关建议及未来地膜回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土地生产可持续性,选择垄沟集雨覆盖种植红豆草较佳覆盖耕作措施。通过完全随机设计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3种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3种沟垄比[(60∶30,60∶45和60∶60(cm∶cm))对土壤水分、红豆草越冬率、株高、分枝数、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各处理40~140cm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在红豆草返青前无明显差异,而在红豆草收获后差异较大。红豆草全生育期,与传统平作相比,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种植的土壤贮水量(0~200cm)分别提高10.64,9.36和2.09mm,红豆草越冬率分别提高23.6%,18.1%和8.2%,株高分别提高56.6%,47.7%和21.9%;分枝数分别提高30.6%,25.8%和7.8%,净干草产量分别提高184.9%,161.5%和109.3%,作物耗水量分别提高40.5%,30.1%和16.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3.4,22.7和17.8kg/(hm^2·mm)。同一覆盖材料,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土壤水分、越冬率、株高、分枝数、产量和耗水量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由于生物可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覆盖具有更好的环保效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可作为半干旱区种植红豆草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玉米制种采取地膜栽培种植可以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满足玉米制种前期生长需要的地温,从而加快其生长和发育速度,促进早熟,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地膜栽培玉米制种采用机播是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容易操作的技术,对于加快播种进度,保证播种质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普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土壤结皮)和不同沟垄比(60∶30cm、60∶45cm和60∶60cm)对燕麦土壤贮水量和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土壤贮水量比平作分别提高8%,13%和15%,土壤贮水量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燕麦出苗率比平作分别提高8%,28%和33%,燕麦出苗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普通膜垄、可降解膜垄和土垄的燕麦出苗期比平作分别提前1.1,3.9和5.2d,燕麦出苗期随垄宽增加而减小。普通覆膜、可降解覆膜和土垄可有效收集地面微降雨和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缩短燕麦出苗期,提高燕麦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