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观音实用做青技术福建省长泰县委农工部薛秋和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音韵”独特的品质特点,在同类茶中享有“茶王”之誉。铁观音茶树品种属灌木,中叶型,具叶厚、梗大特点,叶齿疏而不规则,叶缘呈波浪形。根据铁观音茶树所具有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2.
浅谈安溪铁观音的品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琼满 《农业考古》2000,(4):18-19,27
可曾品过铁观音?提起安溪铁观音,人们不但会立刻想起其“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称,而且其独特的韵味也随即涌上心头,让人顿觉口中生津,齿颊溢香。安溪铁观音不愧为“茶中之王”。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清雍正四年(1725年)前后。系乌龙茶中之极品,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也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成为我国国茶。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叶商品名。从1916年以来,多次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获奖,被誉为“长寿茶”、“青春健美茶”和“茶类中之香槟酒”,同时,还一直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的关怀和…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年,铁观音茶以其独特的香韵和冲泡礼仪受到愈来愈多的三晋茶人钟情,茶人对铁观音的品位需求也在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在茶叶批发市场、茶馆、茶庄、超市的柜台上,标称“观音王”的各种包装、散装铁观音茶大量出现,向茶人漫天吆价。为此,不少消费者提出,这些“观音王”的茶品是否真正能在铁观音中称王?“观音王”从何而来?这满天飞的“观音王”倒底是谁封王?何时为王?  相似文献   

4.
铁观音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铁观音成品茶在市场上俏销,价格上扬,发展铁观音密植速生茶园,见效快、效益高。南靖县各地纷纷掀起发展种植铁观音茶的热潮。根据我镇引进种植铁观音茶的实践,“铁观音茶好喝不好栽”,幼龄茶园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掌握铁观音的栽培特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实现新植铁观音茶速生快长、高产优质,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的草堂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书院,那是名播中外的。其全盛时,苹子康门的弟子则“数以千计,盖遍于各省美”。而书院生活所陶染他们的,非但有康氏的草堂学风,并还有康氏的草堂茶风,即属于中国茶道文化传统的那种清尚之风与雅尚之风。康氏亦被称作南海先生,只因他本是广州府南海县人。至于其喝茶习惯呢,则允嗜喝铁观音之类,这大概是从小受了潮汕工夫茶的影响之故罢。每次讲学之前,即由馆童先把铁观音茶沏好,置于讲席上。顿见那清馥的茶氛,袅袅然从壶中逸出,盘桓于讲席之上。这可是康氏讲席的一种独特布景:除了茶壶茶杯之外,馀…  相似文献   

6.
寒夜客来茶当洒,竹炉汤沸火初红。真正懂茶、爱茶的人,莫不将身心皆融入茶中。置身于茶博会这样一个茶的海洋,对茶的体味更是不同。茶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铁观音、西湖龙井、恩施玉露……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茶品牌背后蕴藉着悠悠岁月沉淀下的情思。上善若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仅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 ,近年来入选中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路线之一的安溪茶乡游重要景点 ,成为中外游客品茗、寻古、探源、揽胜的好去处。从厦门机场下飞机 ,乘车经同安 ,穿龙门隧道 ,过官桥往虎邱约一个半小时就达西坪。西坪古称栖鹏 ,传说大鹏栖身之地 ,后人取谐音称之。全镇有 5.5万人口 ,1 50平方公里。镇区四面环山 ,连绵不断 ;山上皆茶园 ,满园绿色 ,这里是山的世界 ,茶的海洋。西坪旅游资源丰富 ,茶树、土楼、奇石尤具特色。一、“王说”铁观音发源地从镇区沿指路牌上山 ,约 1 0分钟就到了南岩“王说”铁观音…  相似文献   

8.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6,(2):100-101
在介绍煮茶梗法之前,先说说什么叫茶梗。顾名思义,所谓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而这里所谓的“茶梗”,则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最常见的是铁观音茶梗。  相似文献   

9.
鱼茶     
鱼茶山东省济宁农机厂周昕说起茶来,人们自然会想起那漫山遍野的茶树;那香气袭人的茶叶。诸如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蒙顶甘露、碧螺春、铁观音以及珍眉、龙井等等各种娓娓动听的茶名,能一串串的背诵出来,然而,对“鱼茶”,大约知道的人就很少了。鱼茶并非茶...  相似文献   

10.
一茶 ,多么熟悉的名字 ,就象黄河、长江。斗转星移 ,岁月悠悠 ,茶陪伴人类走过了 50 0 0年历程。云南的“孔明树” ,记载了茶的沧桑 ;法门寺唐代茶器 ,昭示了茶的辉煌。紫砂壶里、玻璃杯中 ,茶演绎着温馨的品位 ;黄山之颠、印度河畔 ,茶播撒着绿色、活力与希望。啊 ,茶秉山河之灵气 ,集日月之精华 ,默默地和中医、武术、京剧一起 ,成为中国对世界的四大贡献 ,与四大发明相得益彰 ;碧螺春天然本色、传承文明 ,铁观音潇洒“喉韵”、缔造时尚 ;茶叶特色平台上 ,赫然写着 6个大字 :愉悦、和谐、健康。今天 ,经过顽强拼搏 ,《中国茶叶大辞典》饱…  相似文献   

11.
陈陶然 《农业考古》2001,(4):107-108
“花意茶心”四个字 ,是“易安居”春节的主题。一个茶艺居要想送出有个性的礼物 ,肯定是围绕着它一向的风格 ,“易安居”的女主人琢磨了很久 ,然后从清、和、美、敬一路入手 ,取诗境制成 5种花艺与茶的组合 ,果然很有些意思 :如梦令 :淡色玫瑰为主 ,缀以同样浅淡的满天星 ,摇摇曳曳欲言又止。配茶是清香型铁观音 ,茶带兰韵 ,清纯可人。送在水一方的佳人。自有香如故 ;带绯红的杏色非洲菊 ,几条有风骨的银柳 ,沧桑历尽 ,热情难掩。配特级铁观音的醇厚 ,所谓“故人风味茶样明” ,这一种要送交情似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老友。一任群芳妒 :粉色百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科技》2011,(9):14-14
近日,一种兼适制高品位名优绿茶、又适制铁观音乌龙茶的白化茶新品种“郁金香”,经过宁波市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开发取得初步成功。这是继宁波市育成的黄金芽后,义一个叶色呈黄色的白化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3.
清香型铁观音做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安县地处福建南部,漳州市西北端,与传统茶乡安溪县毗邻.自古就有“茶烘”之称。2000年我县茶农对传统制荼工艺进行改进.尝试用空调机对做青房温湿度调控.减缓青叶内化学物质转换。迎合消费者对清香、鲜爽、醇厚铁观音茶叶的需求。现就做青过程中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和水金龟的传说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铁观音铁观音是武夷山著名的岩茶品种。相传古代武夷茶乡,有个非常迷信观音的茶农,名字叫魏兴,他每日清晨必在观音座前插上神香三柱,逢年过节,还得外加红烛一对,果子和素菜若干碟,以及一大碗清香四溢的武夷茶,所以山上山...  相似文献   

15.
陈新丁 《福建农业》2012,(5):41-F0003
南平市延平区老科协充分发挥退休老科技人员作用.在武夷山脉的南山狮岩山建立了一片“延平贡茶”示范基地120亩,种植的都是国优新品种:金观音、黄观音、铁观音、奇兰和梅占。。特别是在南平市茶叶协会会长吴道芳和延平区老科协副会长吴孝如两位高级农艺师的精心指导下,种茶专业户吴永盛的精心管理和积极学习制茶技术,茶山科学管理和科学制茶水平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的代表。铁观音茶不仅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由于不寒不热、辛凉甘润,属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因而,铁观音逐步成为畅销海内外的健康饮品。  相似文献   

17.
茶乡见真功     
福建省安溪县全年铁观音的产量达2万t,占全国铁观音茶总量的一半。安溪县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人懂制茶,制茶技术的不断提升,实现了茶叶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性转变,使铁观音的平均价格达到了80元/kg。  相似文献   

18.
从福建泉州茶黄蓟马的发生特点入手,分析了茶黄蓟马对铁观音茶叶的危害和品质影响,并提出铁观音茶园治理茶黄蓟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3,(22)
安溪铁观音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清朝乾隆元年,安溪人王土让经常与朋友在书房饮茶论文。有一天,在多石的荒芜之地,偶见一株茶树,与众不同。王土让将其移植到书房茶圃中,精心培育呵护,茶株也日见繁华茂盛。成熟采制成品后,茶叶乌润肥壮,冲泡饮之,则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土让奉召入京,觐见礼部侍郎方苞,随献此茶,方苞饮后感觉其味其香非凡,就转呈内廷,皇帝饮后,大加赞誉,遂赐名“铁观音”。  相似文献   

20.
以茶为伴     
平生两伴侣:相濡以沫的老伴;使我健康快乐的茶伴。但婚龄不及茶龄长——结婚40多年,喝茶却已半个多世纪!我常为能生长在盛产茶叶的国度里而庆幸!从立春后的“明前”茶(清明前)、“雨前”(谷雨前)茶!到秋后的新窨制的花茶;初冬的“铁观音”秋茶。一年四季不出津门,就可遍尝诸品名茶。我每每为茶的自然妙味所倾倒、所迷恋。有时禁不住茶的诱惑,像追寻理想中的恋人似的,去追寻新茶采摘的足迹。为此,烟花三月下杭州,在西子湖畔,坐在古意斑斓的茶楼,品咂汤清色绿的,如水晶、似碧玉的茶,闻着像从远处飘来的轻轻兰香,轻吻“杯唇”,啜一小口,似淡然无味,继而齿颊兰香弥漫,直入心田,胸中豁然开朗,这就是曾让我魂牵梦绕的“雨前狮峰龙井”!确非俗物。“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不留出行遗憾,日夜兼程到君山,去品那“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的“君山银针”。看,透明茶杯中,如一幅《江南雨后春笋图》,微黄汤色中,芽芽向上直立,起落再三,芽尖上冒着水泡,似雨中春笋出土,茶未入口,视觉已陶醉了!呷一小口,鲜香甘冽,神清气爽,如入仙境,旅途劳累顿消。饮罢杯中茶,碧螺峰已离此不远,可再去品“洞庭碧螺春”,然已囊中羞涩,虽有“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之心,却没了“一生好入名山游”之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