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的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而推动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起主导作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日趋减少。据报道,全世界已探明的含量分别是:煤量能源量90953.7吨,石油能源量138750亿吨,天然气能源量3166万亿立  相似文献   

2.
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这3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尤为严重的是,我国剩余可开采储量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我国2003年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  相似文献   

3.
一、开发煤炭采掘装备的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国内的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超过了石油和天然气,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比重占到70%左右.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近20亿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30亿吨.  相似文献   

4.
一 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0%,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可采储量的3%左右。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8%。2006年一年能源产量为22.1亿吨,消费为24.6亿吨。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9.27%。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6.
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能源结构变化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世界和我国能源结构中主要能源的所占比例进行了比较。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发生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炭最具代表性。对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变与管道工业的发展的关系做了阐述。针对输气管道建设,提出了投资风险分析、输送压力、管材等级与钢管、内外防腐层等9项重大技术课题,认为妥善解决这些课题,将对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极蕴藏900亿桶原油现代语境下的"北极开发",主要是指开采北极的能源资源。北极是指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由被巨大冰原覆盖的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冻土带组成。在这片天寒地冻的广袤地带,储存着令人艳羡的能源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布评估报告称,北极地区可用现有技术开发的石油储量可能高达900亿桶,可供全球使用近3年。此外,北极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47万亿立方米。北极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球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13%和30%。  相似文献   

8.
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能源结构变化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世界和我国能源结构中主要能源的所占比例进行了比较。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发生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炭最具代表性。对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变与管道工业的发展的关系做了阐述。针对输气管道建设,提出了投资风险分析、输送压力、管材等级与钢管、内外防腐层等9项重大技术课题,认为妥善解决这些课题,将对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章芸  陈秋波  邓燔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72-174,176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生物质能源及国外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综述了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现状和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显然有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据估计生物质资源量巨大,每年约有4.6亿t标煤可作为能源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农村家庭耗能和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虽然比例逐年提高,但发电量非常微小.生物质能拥有许多传统能源不具备的特点.首先,生物质能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并且,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很少,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此外,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国产煤9.9亿吨,2001年产煤11.04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7亿吨。2004年全国产煤19.56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4.3%,当年煤炭销售量为18.91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5%,均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煤炭产量达21亿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能源的概念在我省农村能源的概念有以下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从能源角度讲,是指适应当前农村需求,并可就地开展利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常规能源之外的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和小煤矿等。目前这些非常规能源还起不到主要作用。因此,称之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讲,农村地区能源的供需和管理,包括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分配和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提出碳足迹和碳承载力概念,对甘肃省1995-2009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和植被的碳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由1995年的2 466.12×104 t C增长到2009年的4 464.47×104 t C;煤炭消费的碳足迹最大,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比重最小,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81.54%、15.20%和3.26%;碳承载力由1995年的1 158.89×104 t C增长到2009年的1 472.19×104 t C,其中,森林的碳承载力最大,其次为草地,农田最小;甘肃省能源消费碳足迹远高于生产性土地的碳承载力。伴随着碳足迹的高增长率,碳赤字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为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国家应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生物质能源循环系统研究平台,加速能源植物培育,拓宽其转化技术示范点,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能源工业 能源,以发展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预测到2000年.原煤产量达1.4×10~3t;发电量达1.4×10~(12)kW·h。 石油天然气,陆上坚持“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的方针,海上实行“继续开放、扩大自营、油气并举,稳步提高”的方针。原油产量达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源产业直面能源、环境、三农问题,能够像火车头一样,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带动作用。第一、生物质能够缓解化石能源危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可开采期限分别为40、50和80年,化石能源的枯竭趋势难以逆转,近年来的油荒、电荒、煤荒已经让我们深刻地感到了能源危机。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石油枯竭不仅会彻底瓦解石油能源工业,而且对石油基化工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石油基产品包括塑料制品,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07,(5):47-48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使用生物质能源既不产生污染,资源又可再生,同时还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本报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计划》),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必须加强全局谋划。针对煤炭,《计划》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此外还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相似文献   

19.
苏佳凯 《北京农业》2011,(36):128-129
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他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