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存在的问题 在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县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工程建成效果差别较大。部分项目存在建设目的不明确、建成效果不理想、管理落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调查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现场调查与资料汇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的建议,对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凡  刘林  王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67-4870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节水型灌溉农业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支持。甘肃省武威市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灌溉农业技术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当地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部分节水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逐步被其他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所替代。与此同时由香港浸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实施的"甘肃内陆干旱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试点项目(以下简称PRI项目)"得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广,PRI项目体现的技术适用性是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从适用技术理论的视角考察甘肃武威PRI项目在当地节水灌溉农业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探寻适用技术对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研制和改进的节水灌溉新设备、五大类节水灌溉成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示范辐射推广与节水增产效益。结合节水灌溉发展的情况,提出“十五”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姚鹏飞 《乡村科技》2020,(6):125-126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总结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模式,分析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实施要点,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从而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节约农业灌溉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本文概述了农业节水灌溉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意义和优势,并对当前常用的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应用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司顺军 《乡村科技》2022,(3):146-148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可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且可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目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类型主要有微灌技术、喷灌渠道防渗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和喷灌技术等.为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应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加大专业人才引入力度,加大技...  相似文献   

8.
李晓明 《农业与技术》2013,(12):47-47,50
新疆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耗费巨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新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利用发展的有效措施。现阶段的节水灌溉项目为农业节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指导和促进新疆田间高效节水建设进入到大面积推广阶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是节水灌溉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由于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影响了节水灌溉设施的推广建设。本文分析了新疆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技术、行政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采取的节水技术措施,提出了新疆节水灌溉的新思路,为新疆节水灌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现状,发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选定4个准则层指标和19个目标层指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以疏勒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例,从项目规划与实施、政策制定与效果、工程质量与效益和运行管理与可持续性4个方面,系统分析各类指标的耦合影响,评价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综合效果.【结果】疏勒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效果评价等级为较好.准则层指标中,工程质量与效益指标评价等级为很好,项目规划与实施、政策制定与效果、项目运行管理与可持续性等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较好.目标层指标中工程完好率、省工程度、节水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等级为很好;增产效果指标等级为一般,其余指标等级均为较好.【结论】构建的评价模型操作方便、评价结论与实际结合较好,可用于一般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徐威力 《北京农业》2016,(4):116-117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节水灌溉实现以更少的水资源获得更高的产量及收益,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基于此,在阐述节水灌溉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工程、农业及管理等3个方面提出几点节水灌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吉县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吉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灌溉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并改进良好的农田喷灌、渠灌、管灌等技术,在所在区域,严格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且成立了一系列的节水项目,比如成立优秀节水灌溉区,广泛配套节水项目,综合治理流域,推进了农田作物的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2.
王德磊 《河南农业》2023,(20):51-53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度。在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完成水资源科学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达到节水促产目标的关键技术,可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方式,给出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加强我国农田水利项目的高校节水灌溉技术,理清发展思路,才能确保我国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继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文章就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且选址灵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对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海拉尔垦区拉布大林农牧场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进展迅速。 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等地巳大面积应用,是一种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010年,该场利用国家项目资金,总投资147万元,引进了该项技术,并由新疆相关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所属生产队进行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大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已建项目建设与管理经验,分析目前大通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探讨大通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及可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大通高效节水灌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一系列节水灌溉农业项目的实施,一些先进实用的农田节水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了节水型、丰产型农业科学发展的服务能力.结合节水灌溉农业项目的实施,对节水灌溉农业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节水灌溉农业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春贵 《甘肃农业》2012,(10):51-53
经过一系列节水灌溉农业项目的实施,一些先进实用的农田节水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了节水型、丰产型农业科学发展的服务能力。结合节水灌溉农业项目的实施,对节水灌溉农业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节水灌溉农业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岳川 《农业与技术》2023,(11):52-54
科学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现代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科学应用高效节能灌溉技术,可以提升农田灌溉效益,保障节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对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简要阐述应用节能灌溉技术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侧重从灵活选择合理的灌溉技术,加强对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及加强节能灌溉技术配套投入等方面探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合理应用节能灌溉技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节水农业主要是指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对于灌溉农业来说就是在节约大量灌溉用水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对旱作农业来说就是在增加少量补充供水的情况下达到显著增产.节水农业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环节,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化学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以及集雨补灌、节水管理等.节水农业技术,重点是灌溉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和田间灌溉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