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Czapek-Dox培养液,通过振荡培养、过滤、离心,获得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培养滤液,配制含不同比例粗毒素液的枸杞愈伤组织培养与分化培养基,研究培养滤液对枸杞叶片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炭疽病菌粗毒素液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枸杞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均具有一定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多步正选择法与一步正选择法相比,经过由低到高的选择压力逐级筛选后,可相对提高叶片愈伤组织对毒素的抗性,抗性细胞系筛选的上限浓度可定为浓度50%(v/v),抗性细胞变异系分化培养基中的粗毒素液含量可定为20%(v/v).  相似文献   

2.
以辣椒自交系B17、B25为试材,用子叶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作为选择剂,筛选抗疫病辣椒变异体植株。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变异系对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具有稳定抗性。  相似文献   

3.
TDZ对诱导大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Z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CTK).研究了不同浓度TDZ对大蒜愈伤组织培养和大蒜鳞茎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浓度的TDZ对大蒜愈伤组织培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诱导率达到75%;而在MS+15%TDZ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增殖最快,诱导出黄色致密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最强,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多抗4 号’(F1)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2005M-3’和自交系‘04-5’为亲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抗病新品种。生长势强,结球速度快;植株外叶少,净菜率高;叶球中桩叠抱,上下等粗,商品性状好;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黑腐病,田间综合抗病性好。  相似文献   

5.
大蒜脱毒苗扩繁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讨利用脱毒种蒜茎尖周围鳞茎组织进行扩繁的新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鳞茎愈伤组织形成及分化幼芽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2,4—D0.1mg/L+BA0.3mg/L,切割幼芽接种于NAA;BA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培养基中,促使幼苗株高,叶片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NAA0.05mg/+BA0.5mg/L。因此,切取脱毒种蒜茎尖周围0.2—0.3mm鳞茎组织,经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分化,幼苗生长三个阶段110天培养,可获得4株试管成苗,并且经幼苗根尖染色体压片,镜检,未发现有任何染色体变异。  相似文献   

6.
梨种质资源对腐烂病抗性的室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枝条分生孢子悬浮液和菌丝块接种测定了11 种梨种质资源共211 份材料对腐烂病的抗性。结果显示:不同种质资源对病菌的侵入和扩展的抵抗均存在差异,抗侵入的占17.5%,抗扩展的占35.1%;同一种质资源对病菌侵入与扩展的抵抗之间也有差异,对病菌侵入和扩展抵抗一致的占30.3%,不一致的占69.7%;所有供试材料中对病菌侵入和扩展均为高抗(HR/HR)的占1.4%,抗病(R/R)的占4.7%,中等(M/M)的占12.3%,感病(S/S)的占10.9%,高感(HS/HS)的占0.9%;通过综合抗性评价发现,‘大香水’、‘杜梨’、‘江岛’、‘康德’、‘龙泉酥’、‘苹果梨’、‘山梨’、‘云红1 号’、‘早玉’和‘长十郎’为抗病(R/R)材料,‘新高’、‘武豆9 号’和‘荆杜3 号’为高抗(HR/HR)材料,‘新星’和‘新黄’为高感(HS/HS)材料。  相似文献   

7.
大蒜未受精子房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山大蒜品种‘糙蒜’为试材,通过花茎离体培养获得发育健壮的花器官。以其未受精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MS、B5、N6)及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建立大蒜单倍体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未受精子房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2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愈伤组织及雌核发育胚总诱导率可达12.2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B5 + 3 mg · L-1 6-BA + 1 mg · L-1 NAA,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46.15%;将不定芽转移至B5 + 0.05 mg · L-1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以再生植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所得18株再生植株中有16株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大蒜品种六瓣红鳞茎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大蒜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并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愈伤组织四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处理浓度递增而升高,随处理时间递增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染色体畸变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200%,处理时间为18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36.36%,可以作为最适诱导体系。经秋水仙素诱导后的愈伤组织成功再生出试管苗并获得试管鳞茎。  相似文献   

9.
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 份田间抗性水平不同的苦瓜为材料,探讨了适用于苦瓜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的抗性 鉴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来自国内外的43 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源筛选,以其中的抗病亲本‘0417’ 和感病亲本‘472113’为材料,研究了苦瓜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直接水培接种法是较适 合于苦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适宜的接种菌液孢子浓度为4 × 106 · mL-1。在苦瓜种质资源中,枯 萎病抗源普遍存在,尤以野生种或半栽培种抗病性较强。苦瓜枯萎病抗性受单一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广 义遗传力为90.78%。  相似文献   

10.
以高感根肿病的青花菜自交系‘93219’和高抗根肿病的甘蓝近缘野生种(Brassica macrocarpa Guss.)自交系‘B2013’为亲本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BC2和F2)群体为试材,采用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 × 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22%、78.36%和80.0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79.86%,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20.14%,表明抗病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BC1、F2世代主基因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燕  程智慧  程晓兰  王一  牛青 《园艺学报》2009,36(5):763-770
 以G087 (抗病) 、G064 (中抗) 、G073 (感病) 大蒜为鉴别品种, 对大蒜紫斑病的侵染途径, 抗性鉴定的接种叶龄、接种浓度、接种部位, 接种后培养温度及调查时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紫斑病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均可浸染大蒜植株, 而花芽鳞芽分化期只可通过伤口侵入。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叶龄为5叶期; 最适接种浓度为1 ×106个·mL - 1 ; 离体接种法较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捷。离体接种鉴定时, 叶面接种和叶背接种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接种后最适培养温度为21 ℃; 最适调查时期为接种后第6天。以G057 (抗病) 、G103 (中抗) 、G083 (感病) 大蒜为验证品种, 离体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大蒜紫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可行, 能如实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相似文献   

12.
以抗病品种G087和感病品种G025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大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120 h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SOD活性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96 h达到峰值,但抗病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随着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感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呈先持续升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均有1个峰值|而抗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POD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48 h和96 h,PAL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48 h和120 h|抗病品种酶活性的最大峰值高于感病品种。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抗病品种叶片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紧密|经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两个品种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密度都比处理前增加,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大蒜白腐病菌产毒素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林青  程智慧 《园艺学报》2008,35(6):841-846
采用大蒜幼苗根系生长抑制率生物检测法,研究了该病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液pH、光照和振荡培养等条件下粗毒素的活性和产量,结果表明:大蒜白腐病病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为Fries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为18.0 ℃,培养基pH值为5.0,在黑暗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6 d时产生的粗毒素的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影响,浙江省主要梨产区出现早期落叶严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砂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梨园主栽品种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同。圆黄为黑斑病的易感品种,但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强;黄花和翠冠较抗黑斑病,但黄花炭疽病的发病率较高;3个品种的锈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病菌侵染和落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侵染后翠冠和圆黄落叶较黄花早;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最易脱落,而梨炭疽病菌和梨锈病菌不易引起落叶,仅在后期形成穿孔。总体上圆黄早期落叶现象最为严重。受梨黑斑病菌侵染后,叶片诱导POD活性的增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5.
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黑斑病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适应黄瓜抗病育种的需要,对黄瓜黑斑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于黄瓜幼苗1~2片真叶期时,采用分生孢子浓度为1×107~2×107个?mL-1的悬浮液喷雾接种,以叶面不形成水滴为度,接种温度22 ℃左右,黑暗保湿48 h|接种后幼苗置于培养箱中,白天28~30 ℃、夜间20 ℃,13 h光照/11 h黑暗,前48 h温度为22 ℃左右、相对湿度为100%|以后仅夜间保湿,5~15 d调查发病情况。利用该方法筛选出10份高抗材料,8份中抗材料,以及2个高抗品种D9和W3,4个抗病品种3-1、LW11、BA74和A8674。  相似文献   

16.
杨绍丽  吴仁锋  蔡翔 《蔬菜》2020,(12):22-26
综述了近年来在茭白胡麻叶斑病上的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物种群多样性、致病力分化以及于病原菌的浸染机制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收集、筛选与鉴定茭白抗病种质资源,培育优良的抗性品种;开展茭白胡麻叶斑病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筛选新型生态友好的化学农药和低毒、高效的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17.
黄瓜褐斑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孢子浓度为(3~4)×10 4个•mL-1的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第一真叶期黄瓜幼苗,保湿24 h。该方法适合于黄瓜褐斑病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大量材料的抗源筛选,利用该方法筛选出3份高抗材料和2份抗病材料。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津优3号和津优38号为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18.
大蒜鳞茎粗提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智慧  张坤  王辉  肖雪梅 《北方园艺》2010,(11):167-170
为了探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采用大蒜鳞茎粗提液分别对黄瓜叶盘、叶片以及幼苗霜霉病进行防病与治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强,在黄瓜叶盘、离体叶片和幼苗上防病治病的最低浓度不同。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为350 mg/mL时在叶盘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显著水平;大蒜鳞茎粗提液浓度达400 mg/mL和200 mg/mL时在黄瓜成株离体叶片上的防病治病效果显著。大蒜鳞茎粗提液达350 mg/mL时在黄瓜幼苗上的防病效果和治病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黄瓜种质材料抗褐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在温室鉴定了20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对褐斑病菌071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高度抗病材料,1份抗性材料,中抗材料1份,而其它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说明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蕴藏着对改良黄瓜品种抗病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