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库以仓储精细化管理为载体,通过“找准切人点,盯准重心点,狠抓关键点,打牢基础点”,实施“二四”管理工程,在储备粮管理工作精细化上再次着力,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系统的仓储精细化管理体系。以行为预算管理为手段,深入推进“包仓制”的全面实施,实行“四包”、“六到位”、“五结合”,杜绝“一包了之”,初步实现科学管理、降低储粮成本、提升储粮品质、提高管理效益,仓储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
“双低”储粮膜上开孔机械通风实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双低”储粮膜上开孔机械通风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双低”膜上开孔机械通风储粮方法具有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等优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第七讲我国常见20种储粮甲虫看图检索表“看图识虫——常见鞘翅目储粮害虫的识别”已连载六讲,这是最后一讲。这一讲是把20种储粮甲虫成虫的特征,编制我国常见20种储粮甲虫看图检索表。在应用这看图识虫检索表识别我国常见储粮甲虫成虫时,可参阅一——六讲的内容,就能收到快而正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央储备粮开封直属库通过全库上下共同努力,在仓储管理上严格按照“三个严格”、“两个确保”的要求去做,切实做到规范化管理,被河南分公司定为规范化管理示范库。同时,粮库狠抓科学保粮工作,在积极实践“四合一”储粮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思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储粮已有悠久的历史,广大基层粮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的保粮经验,促进了我国储藏技术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储粮管理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于1956年提出了“四无粮仓”,1976年推出了“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20世纪80年代“双低”、“三低”、电子测温、恒温空调储粮、机械通风、PC-1500计算机查仓等科学储粮技术得到广泛运用;90年代末“四合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新型防护剂“保粮磷”对储粮(小麦)害虫的防治效果,根据成都粮科所生产的新型防护剂“保粮磷”防治储粮害虫的使用方法介绍,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于2001年夏天进行了“保粮磷”防治储粮害虫的对比应用试验,历时2年。  相似文献   

7.
王南炎 《粮食储藏》1993,22(2):37-40
近年来,我国在储粮设施较差的情况下,积极发展通风储粮、低温储粮、气控储粮和“双低”、“三低”等储粮新技术,尤以通风储粮、“双低”和“三低”储粮技术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用“双低”和“三低”储粮技术保藏的粮食就达200多亿公斤,有效地控制了虫霉危害,延缓了粮食陈化,降低了用药量,节省了费用开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储粮新疆分公司紧紧围绕总公司“十二五”仓储科技发展规划,结合辖区独特的绿色储粮生态气候特点,以“控湿保水”为主题,把握“节能增效,经济安全”的科技方向,注重科技成本控制,大力开展经济适用的储粮科技创新创效活动,积极探索新疆特色的保水、减损科技储粮模式,取得了实效,进一步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科技增效,有效地推动了辖区仓储科技升级。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钢板筒仓储粮性能研究”验收评议会在蓉召开近年来,我国钢板筒仓发展较快,为了弄清其应用情况及储粮性能,北京、辽宁、四川钢板仓公司、吉林省粮油仓储机械设备公司、江苏省钢板仓工程公司委托国内贸易部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进行“钢板筒仓储粮性能”研究。该课题包括:“我国钢板筒仓储粮性能调查”、“实仓储粮试验”、“钢板筒仓储粮温度变化计算机模拟试验”三部分。经过努力,已按合同计划完成,并于1994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成都验收评议。国家粮食储备局储运管理司刘坤华副司长出席了会议,并对我国钢板筒仓的发展提出了希…  相似文献   

10.
高大平房仓“冷核心粮”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皮冷心”是高大平房仓散装储粮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热皮粮”主要存在于粮堆表层、底层以及靠近四周墙壁部位,在粮堆内部有一个常年温度在15℃左右的“冷核心”。粮堆中“冷核心粮”的存在,一方面因与“热皮粮”存在较大温差,影响储粮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冷核心粮”温度低、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减少虫霉侵害和开展绿色储粮,研究“冷核心粮”现象对安全储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控温储粮技术应用试验是根据天津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高湿),大型储粮仓房的围护结构和储粮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采取具体的、针对性的措施,使仓房达到很好的控温诸粮效果。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粮食由于呼吸作用和储粮害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损失和品质变化,同时还减少和避免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对粮食及环境的污染,达到“三低”、“三高”的要求。控温储粮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和今后科学储粮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根据35年气调储粮的实践,概述了真空储粮充氮储粮、密闭储粮、密闭低药量储粮充二氧化碳储粮、早期除氧剂储粮方法和储粮效果,它们均能使粳米度夏后不生虫、不发热、不霉变,解决了上海储粮历史上大米不能安全度夏的老大难问题,但大米有不同程度的异味,煮成的饭不香、不粘、不好吃,水分偏高,局部生霉,本文重点叙述了采用自制保鲜剂,保管含水量16%的粳米的方法和效果,它不仅能使大米安全度夏,而且能使大精确度垛达到“四无一新鲜”,即无氧气、无二氧化碳、无霉菌和酵母生长、无异味,粳米的质量新鲜,煮成的米饭光泽油亮,具有米饭固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无公害、绿色储粮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储粮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了交流绿色储粮技术,探讨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与《粮食储藏》杂志社商定于2010年4月或者5月联合举办“第六届绿色储粮技术”研讨会。欢迎从事粮食和农产品储藏保护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仓储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露天储粮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极易结露的现象,采取上顶及四周竹杆架空,底部粮堆预留“丰”字型通风道,两山墙安装轴流风机,根据外界温湿度变化情况,适时排出垛内积热,缩小内外温差,使其控制在露点温度范围内,实现了不揭篷布避免结露现象,且达到了延缓储粮品质陈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费用开支、确保储粮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央储备粮襄樊直属库自上收以来,始终围绕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仓储设施建设,规范仓储管理,加大科技储粮力度,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坚持“两个确保、三个严格”,努力做好“三个维护”。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标准仓储、科技仓储、效益仓储”,进一步提高储粮效率,降低储粮成本,提高储粮品质,实现仓储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武汉市大花岭粮食储运站近年来在提升科技储粮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储粮样板库。一是科技储粮以人为本,在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根据绿色储粮“五保”(保质、保量、保鲜、保水、保值)和新的粮食品质要求,我站采取分期分批地将技术骨干和保管员送到外地参观学习,以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联络了国内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做顾问,实行网上远程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农村储粮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的实施,在华北平原的核心示范区对农户进行储粮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储粮中普遍存在粮食重产轻储、储粮设施简陋、安全储粮技术缺乏、储粮损失严重、缺乏农村储粮技术推广服务体制和科学保粮的舆论宣传等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按“低温储粮”模式管理好储备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的储粮实践中,我国储粮工作者摸索出一套“冬季粮堆通风冷却、春季隔热保冷、夏季低温过夏”的低温储粮管理模式。低温不仅可稳定储粮粮情,降低储粮费用,更重要的是保持粮食品质,抑制虫霉生长,减少药剂使用,实现绿色储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新建仓房隔  相似文献   

19.
搞好储粮科技工作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央储备粮重庆北碚直属积极走科学储粮之路,对储粮科技工作常抓不懈。在粮库内,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并取得成效,为实现“两个确保”并提高粮库储粮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洁卫生防治技术是开展综合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造储粮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真正实现“四无”粮食,为推行“绿色储粮工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