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为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每1/15公顷(1亩)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1/15公顷产马铃薯2000~2500千克,产值1200~1500元,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000千克,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连续在佃庄镇东马庄村蹲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早熟马铃薯、特用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熟高效立体种植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累计推广面积200余公顷。该模式一般667m2产马铃薯1500~2000kg,产值2000-3000元,嫩玉米穗3000~3500穗,产值700~1000元,大白菜7500kg左右,产值约2000元,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合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本地适度发展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1800kg,产值900~1100元;亩产鲜玉米棒1000kg左右,产值800元左右;亩产青蒜3000kg左右,产值1200元以上。全年三熟合计产值2900~3100元。去除种、肥、药、工等农本,每亩净收入1800~2000元,比麦稻两熟效益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4.
该模式一般每667m2产甘蓝3000~4000kg,产值2500~3000元,冬瓜每667m2产5000~6000kg,产值1200~1500元,大白菜每667m2产8000~9000kg,产值3000~3500元,全年三熟总产值6700~8000元,扣除成本,一年每667m2纯收入5000元以上。2003年,碑楼庄村民康西召0.2公顷责任田内,种植该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998年和1999年我们在建昌镇农技站农场进行了早马铃薯、早糯玉米、早大白菜、夏大豆连套作模式试验.早马铃薯亩单产1500kg,产值6000元以上;早糯玉米青棒单产700kg左右,产值3500元;早大白菜5000kg以上,产值3000元以上,秋大豆单产毛豆800kg,产值1500元以上,全年亩产值可达1.4万元以上,亩净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6.
孙长红 《农家致富》2009,(22):33-33
该模式马铃薯亩产1500公斤,产值1500元;苏玉糯青玉米亩产1000公斤,产值1000元;大白菜亩产4000公斤,产值1200元;冬青菜亩产600公斤,产值360元,合计总产值在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2004-2005年.我们在临洮县辛店镇白李袁村组织进行了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试验示范面积达100亩。马铃薯亩产量为2000~3000kg,产值为1400-2100元;玉米亩产量为650~850kg,亩产值为1050-12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北岸通南高沙土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粮经作物生长.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该地适度发展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般667m2产马铃薯1500~1800kg,产值900~1100元;667m2产鲜玉米棒1000kg左右,产值800元左右;667m2产青蒜3000kg左右,产值1200元以上.全年三熟合计产值2900~3100元,去除种、肥、药、工等农本,每667m2净收入1800~2000元,比麦稻两熟效益提高三至四倍.  相似文献   

9.
长江下游北岸通南高沙土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粮经作物生长.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该地适度发展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般667m2产马铃薯1500~1800kg,产值900~1100元;667m2产鲜玉米棒1000kg左右,产值800元左右;667m2产青蒜3000kg左右,产值1200元以上.全年三熟合计产值2900~3100元,去除种、肥、药、工等农本,每667m2净收入1800~2000元,比麦稻两熟效益提高三至四倍.……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北岸通南高沙土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粮经作物生长.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该地适度发展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般667m2产马铃薯1500~1800kg,产值900~1100元;667m2产鲜玉米棒1000kg左右,产值800元左右;667m2产青蒜3000kg左右,产值1200元以上.全年三熟合计产值2900~3100元,去除种、肥、药、工等农本,每667m2净收入1800~2000元,比麦稻两熟效益提高三至四倍.  相似文献   

11.
唐山市近年来推广西瓜、玉米、大白菜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喜温作物西瓜、玉米与喜冷凉作物大白菜搭配,并利用小拱棚栽培,为三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通过增加种植茬次缓解了粮、瓜、菜争地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每亩产西瓜4000kg,玉米500kg,大白菜4000kg,产值4900元,亩成本1827元,效益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 鲜食玉米 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形成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667米2收入3 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1年3种3收,667米2产马铃薯2 000~2 500千克,产值1 200~1 500元,嫩玉米3 000穗,产值1 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 000千克,产值1 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高台县巷道乡是城郊蔬菜大乡,近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驻点技术干部积极探索早春西葫芦——越夏白菜一秋延芹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亩产(0.50亩)西葫芦5000kg,产值3000元;大白菜3000kg,产值2400元;芹菜3500kg,产值3500元。年亩产值达到8900元,折合亩产值178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烟-稻-菜(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烟-稻-菜(菌)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能充分利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该模式在曹坊乡示范种植8hm^2,每667m^2烟叶产量140~150kg、产值2500~2700元,水稻产量500~550kg、产值1000~1100元,甜豌豆产量1000~1500kg、产值3000~4500元(或大球盖菇商品菇产量1000~1200kg、产值3000~3600元),全年产值约6500~8000元,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地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萝卜)一年三收间套模式,共计一般亩产马铃薯250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加上白菜(或萝卜),三茬连作亩收入达4000多元,是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700元的近六倍。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地膜马铃薯套种棉花这一模式通过近几年在深泽县的示范种植,平均亩收获马铃薯2000kg,产值3000元;秋后亩收获籽棉300kg,产值1500元,总效益达到4500元。是小麦——玉米常规种植模式效益的3倍,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鲜食玉米套种早熟马铃薯复播大白菜模式在我市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原因有二:一是复种指数增加,由原来的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经济效益可观,667平方米收鲜穗1700穗,产值560元,产早熟马铃薯800公斤,产值720元,产大白菜4000公斤,产值1600元。三种作物共计产值2880元,扣除投入470元,667平方米净收入2410元,投入产出比为1:5.13.现将该模式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棚草莓、春大白菜、夏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在我县灵溪镇坝头村大棚蔬菜基地已广泛推广,经济效益显著.每亩草莓产量约1300kg,产值8000元左右,春大白菜产量约4000kg,产值约3000元,夏大白菜易受台风暴雨影响,一般仅2500kg左右,但正值蔬菜供应夏淡期上市,价格高达2.0~4.0元/kg,产值可达7000元左右,三熟合计产值1.8万元,亩纯收入可达1.4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玉米和白菜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高矮秆作物的立体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种植效益。2004年,河北省磁县示范种植马铃薯间作春玉米,玉米套种大白菜的间作套种模式,实现了一年三种三收、经济高效的目标,平均每667m2效益超过3000元,比常规小麦—玉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种植面积为15.3公顷,经分季现场测产,春马铃薯667平方米产量1326公斤,产值928元;春糯玉米667平方米鲜棒产量67213公斤,产值1075.7元;大白菜(夏阳包)667平方米产量3325公斤,产值1662.5元。全年667平方米产值3666.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