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徽省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安徽省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展山野菜重点资源调查与研究,制定山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在山区建立山野菜原料基地及山野菜人工驯化栽培等开发利用对策,充分实现山野菜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开发山区野菜资源,对发展山区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承德山区野菜资源较丰富,根据调查统计,承德山区可供食用的野菜有48科127种,可划分为根菜类、茎叶菜类、地下茎菜类、花菜类及果菜类5类。对承德山区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山区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加速山区资源的开发,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探索我省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南召县鸭河小流域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中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用系统观点提出1985—1990年该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山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受地形坡度大、土壤层浅薄、岩石露头率高、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影响,试点开发工作问题多。本研究通过对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域展开实地调研,就开发利用中的规划布局、环境影响控制、土地权属调整以及土地收益分配等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喀斯特山区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科技进步特等奖、授予河北农业大学特别荣誉奖,表彰先进集体二十一个、先进个人一百二十二名。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是国家科委“六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由河北省科委具体组织施实,河北农业大学为技术承担单位。该项目从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配套适用技术,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入手,优先帮助山区农民治穷致富,综合开发治理山区。在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我国南方山区综合开发利用有关问题,发展山区经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以及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支持下,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会同林业部中南林业调查大队、昆明植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等单位的同志,开展了湘西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1982年,继花垣——凤凰岩溶山原考察之后,于9月份深入到永顺县,并与该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队一道,在连洞乡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试点。10月下旬,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在铺开全县农业资源调查的同时,原连洞公社党委、  相似文献   

7.
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合理保护。本文根据永顺县连洞乡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实践和湘西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系统特点,提出建设“生态农业”和实行“立体开发,综合发展,形成产业,讲究效益”的资源生态经济战略思想。同时,对该山区当前重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和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丽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204-2207
广大山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山区接轨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发展山区经济,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本文根据山区在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等方面的异质性,总结凝练了4种针对不同山区类型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选取江山市清泉村、临海市羊岩山、开化县上安村和杭州市临安区白沙村等较为典型、取得一定成效、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共同富裕案例,拟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视角探索山区共同富裕的一般规律和实现路径,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田间调查试验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农民施肥习惯,总结出皖南山区杂交水稻钾肥的综合应用技术,并提出多渠道开发利用钾肥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31-331,333
在对喀斯特山区野生木本观赏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研究其开发利用途径。着重强调绿色植物资源是人工可再生资源 ,资源利用与再生必须紧密结合 ,才能世世代代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蒙山山区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34-434,462
调查研究了蒙山山区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的数量及主要种的生物学性状、分布 ,提出了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林地经济是指在森林(原始林、人工林、荒山林地等)土地上,进行农业、林业、工业、旅游业、医疗保健等行业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获取效益的一种经营形式.当前,发展可持续的林地经济已经成为长白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出路,是保护性开发利用山区林地资源的有效形式.本文根据山区广袤的林地资源优势,以保护性开发、高效性利用为原则,以典型事例为基础,科学总结归纳出如下几种类型的林地经济发展模式,希望能对山区人民发展林地经济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娄底市葛类资源调查分析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底市葛类资源十分丰富,但栽培分散,加工滞后.笔者深入山区调查研究,在初步掌握资源利用现状、地理分布、地方良种、抗逆性状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葛类资源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野生花椒资源是陇南山区花椒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优势物种条件,具有无可替代性。因地制宜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利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为陇南山区生态进一步优化、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广大山区群众持续增收,开拓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张丹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46-346
分析了实现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指导思想,对黄山市山区林业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利用当地山区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明山观赏树种资源及其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大明山区观赏树木资源的调查研究表明,本区目前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观赏树木有68科135属191种,占大明山树种资源的16%,并从要对种的生物学、生态学、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等方面对尚未开发应用,且观赏价值较高的50种观赏树木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观 赏树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合开发利用小流域经济是今后我国开展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开发利用实践中,立足于流域资源,做到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相结合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目的,使山区群众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之要求,分析了小流治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几条对策,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8.
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山区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状况和分析引起土地闲置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等原因,论述了山区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耕地质量和功能衰退,农业投入浪费,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提出相关意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按照法律法规处置闲置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因地制宜开发多种经营和改变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81~1990年的竹类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近10a来文献量演变表明: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包括对竹子的利用和对竹林环境的利用)已成为近几年最为突出的重点和热点,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各个方面呈现不平衡,其中竹产品加工和竹材人造板的文献量之和占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文献量的50%,是近年竹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文中就8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途径和发展动态,提出了搞好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湿热岩溶山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十分独特的地域单元。自然资源独特多样,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人地关系紧张。基于资源环境一体化理念,本研究设计湿热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一体化模式框架,并应用于广西大新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提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锰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和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等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