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农一师种植长绒棉3333hm2,为创优质长绒棉加工,八团加工厂在轧花设备上进行创新。在长绒绵轧花设备上下功夫,率先在国产轧花设备上,采用全棉白色皮辊。长期以来,长绒绵加工设备使用黑色皮辊,给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给纺织行业带来黑色污染。使用白色全棉皮辊后,加工出  相似文献   

2.
三、棉花加工机械 (一)轧花机具 轧花机具包括对辊式轧花机、皮辊轧花机和锯齿轧花机3种。 对辊式轧花机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轧花机,20世纪初停用。皮辊轧花机先自国外引进,后自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轧花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指出棉籽分离控制系统的不足,研制出了不同回潮率控制下的变频调速和BP神经网络预测短绒率系统,该方案实现了上位机对轧花机的控制。该系统运行稳定,降低了短绒率,提高了轧花精度。  相似文献   

4.
<正>一、MY—80轧花新工艺设计原则(一)配置台型:可安装一台型、二台型、四台型(四台型可采用一条生产线,也可装两条生产线).(二)年生产量(最佳生产效益)一台型(年加工6个月)4—5万担皮棉;二台型(年加工6个月)8—10万担皮棉;四台型(年加工6个月)16—18万担皮棉(三)配用动力一台型轧花工艺120kW;二台型轧花工艺160kW;四台型轧花工艺280kW.(四)生产车间(采用新建车间宽为12m)一台型轧花工艺200m~2二台型轧花工艺360m~2四台型轧花工艺500m~2(五)设备总投资(成套轧花设备、配电系统、下脚料回收系统)一台型轧花工艺约48万元;二台型轧花工艺约60万元;四台型轧花工艺 约80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效率,达到皮瓤分类利用,以秸秆群为研究对象,设计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实现秸秆皮瓤有效分离。采用密度理论法(SIMP)设计了辊齿式碾压揭皮辊,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确定了碾压揭皮辊半径为33 mm,齿型刀片齿刃高2 mm、厚度2 mm、刃角30°。为寻找最佳参数组合,以皮瓤分离率为试验指标,碾压揭皮辊转速、辊齿间隙、切段长度为试验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进行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与试验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玉米秸秆皮瓤分离碾压揭皮辊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碾压揭皮辊转速为295 r/min,辊齿间隙为5 mm,切段长度为22 mm时,皮瓤分离率为85%。经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三团投资近2000万元对原轧花车间进行扩建,并引进先进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三团今年种植机采棉667hm2。为做好机采棉的加工配套工作,该团投资1860万元对原轧花车间进行扩建,并从美国引进了一套3台139轧花和配套剥绒设备。据了解,机采棉加工线建成后,能加工机采棉、人工手摘棉、人工快采手摘棉,可一机三用。新引进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可年加工皮棉8000t,剥短线1100t,使棉花加工能力提高75%。三团引进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三团宣传科@张春林  相似文献   

7.
1.故障现象:皮辊和定刀的接触面松紧不一。皮辊受压力不匀,温度不均。皮棉厚薄不匀。 原因:定刀不平或扭曲;皮辊的两调节螺钉松紧不一致;皮带太紧;皮辊的橡皮品质不一致;前横板台阶高低不平;动刀不平直,一边高,一边低,动刀装置一边出一边进。 修复:修整定刀,使刀身平直,刀口整齐;调整皮辊的两调节螺钉,使其松紧一致;调整皮带张紧度;更换皮辊的橡皮;保持前横板的水平位置,校平、矫直前横板;校平、矫直动刀身并保持水平位置安装;调节撑杆和连杆,使两刀的重合间距及相切量全线一致。 2.故障现象:皮辊轴心松动或折断。 原因;制造时木料不干;定刀对皮辊压力太大,皮带太紧,铁芯太细或质量太差;轴承缺油面磨损,  相似文献   

8.
<正>86团综合加工厂针对团植棉面积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迅速筹资60万元引进了一台轧花机,科学调整了轧花全套设备及轧花流水线,架设了配套消防网,为轧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共收购籽棉7 80O吨,按技改前的轧花速度,要轧170天.技改后,仅用91天轧完.轧期共节约电力、劳力、材料费等31万元.轧花速度较原来提高了将近一倍,并荣获全师先进轧花厂和兵团先进轧花厂的荣誉称号.捧回了兵团“银花杯”奖杯.获;得奖金3000元.  相似文献   

9.
农七师129团加工厂,为解决轧花二车间两台90片轧花生产线设备工艺落后、能耗高、产量低、效益差,很难满足目前轧花生产需要的问题,厂QC小组经过攻关、论证,决定拆除人工传动变速挡盘及传动装置,改为电器自动变频喂花,增加调速装置,实现了电器自动化控制,使质量和产量都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外的主要控制方法,针对新疆当地轧花自动控制方式较简单、轧花效果较差等缺点,利用西门子小型PLC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可根据籽棉回潮率范围、籽棉卷密度变化进行控制轧花机转速的自动化控制模型,并进行了整个PLC系统的设计;结合设计思路,利用研制的控制系统对小型轧花样机进行了轧花试验。结果表明:轧花机转速的变化根据回潮率范围的设定从650r/min至1140r/min匀速稳定变化,实现了多段转速的控制。与变频器频率对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籽棉卷密度的变化能通过电机电流进行反馈,实现了对转速的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1.
1996年,86团综合加工厂轧花车间对尘笼纱网的选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即用不锈钢网眼板代替过去传统的尼龙纱网、铁纱网、铜沙网等,通过一年的使用效果良好.主要好处有:一、降低材料损耗.过去各种纱网是由支丝纵横编织,一体性能差,边缘支头多,伯勾刮.在轧花、剥线设备检修或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便碰伤或损坏纱网结构.需重新更换。不锈钢网眼板一体性好,边缘整齐,网眼平滑。不怕勾利,不易破损,材料损耗明显降低.二、使用效果好.用传统纱网,在轧花生产头几个班次时间内,透风量较好,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纱网透风里就越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七五”期间国家经委为适应我国棉花发展下达了引进国外先进轧花技术和成套设备消化吸收国产化项目.该项目由原商业部、山东省供销社委托我公司承担.1988年以来,我们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继开发研制出我国第一台MY—121轧花机,第一台MQP4000—2000皮棉清理机,第一台MQZ—80倾斜式籽棉清理机,第一套《棉花轧花新工艺及成套设备》.开创了我国也能生产大型成套高效轧花设备的新局面,改变了我国轧花设备35年一贯制的生产模式.为我国棉花加工行业设备更新换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新产品,有力地推动我国棉花加工事业的发展.该项新成果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重点新成果计划推广项目”.为加快我国棉花加工企业现代化进程.尽快使我国棉花加工工艺和设备性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发研制棉花加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当务之急.这是我国棉花加工行业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新成果计划推广项  相似文献   

13.
3SY-140型甘蔗碎叶机振动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建立虚拟样机及仿真,对3SY-140型甘蔗碎叶机振动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甘蔗碎叶机振动大及轮轴轴承易损坏的原因,同时,采用新的甩刀排列方案和动平衡措施,使甘蔗碎叶机振动量降低42%,轴承承受的动载荷降低46.8%.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棉花机械公司、山东棉麻机械厂研制生产的MR—144D棉籽剥线工艺及成套设备用于棉花轧花后棉籽上的残留毛头及附着短绒的分离。与MY—121棉花轧花新工艺及成套设备配套使用,可实现棉花加工流水线生产。该成套设备主要由MR-144D锯齿剥绒机、棉籽清理系统、物料输送、集缴  相似文献   

15.
在机采细绒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皮辊式轧花机,通过技术改造使其实现加工机采长绒棉。介绍了技改的方案、投资,机采长绒棉加工工艺及加工后皮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粮食储藏过程中人工逐点测量效率低、准确性差等弊端,为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的粮仓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式工作方式,上位机采用PC机,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实现了对温度、湿度、防盗的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和实时显示,并对超量的参数进行报警,最终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粮食的品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业育苗播种中,所采用的播种制钵机还属于机械化范畴,不具有自动化水平,不能有效实现精密播种需求。为此,分析精密播种制钵机优化设计的需求,并结合Pro/Engineer软件辅助分析,优化了设计参数。结果表明:设计出的精密播种制钵机的机械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降低了使用中钵体的破损率(降低12.0%),提升制钵机工作可靠性(提升2 0.0%),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 ,优化设计精密播种制钵机的机构,可提升精密播种制钵机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粮库控制精度低、测量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粮仓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式工作方式,上位机采用PC机,用Labview编程,下位机采用单片机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系统能够实现对粮库智能分析、实时显控、故障诊断和预测处理等功能,从而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测控效率,实现粮库测控自动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粉垄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产耕作技术,而粉垄机是实现粉垄耕作的装备。国内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粉垄机旋削刀具振动大,降低了粉垄机的使用寿命及驾驶舒适性,影响了粉垄机及粉垄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新型旋削刀具的研究,降低粉垄机旋削刀具的振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蔗田粉垄作业过程,探究国内外研究背景,对其仿真研究做出更直观更具体的概述。  相似文献   

20.
以绿篱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噪声问题调研分析之后,发现绿篱机的高频噪声可以通过加装吸声棉的方式降低。在LMS Virtual.Lab软件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之后,加装了吸音棉的电动绿篱机噪音比未加装吸音棉的电动绿篱机降低了45.75 dB。为降低绿篱机噪音水平提供了参考,保护了园林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