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名县土壤肥力特征及培肥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大名县土壤沙,旱,盐、薄的特点,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了大名县的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土壤改良培肥方法,为指导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76个土壤样本的化验分析和肥料调查,论述了萧县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原因,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敦煌市的土壤肥力变化、分布,提出了主要培肥建议,在合理使用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就如何扩大肥源,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和绿肥还田,建立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结构,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土壤肥力监测与培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长期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施肥实践为依据,揭示了安徽省农田50~70年代氮磷钾养分全面亏缺,氮、磷养分成为限制因子;80年代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有所上升,而速效钾含量则急剧下降,成为新的限制因子。针对当前影响安徽省“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猛攻冬绿肥单产,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应用配方施施肥技术成果,推广平衡施肥及化肥深施等施肥对策,以期达到维持与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检测分析,研究了杭州市桐庐县旱地土壤肥力现状。结果表明:桐庐县旱地土壤pH趋向偏酸,保肥能力中等,有机质及碱解氮贮量中等偏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很不均衡,有效磷存在过量风险,而速效钾缺乏风险较高。为此,提出了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的技术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保持和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本文从我县土壤肥力及肥料结构的演变,对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耕地土壤的培肥进行分析.(一)土壤肥力的演变我县土壤类型有里下河地区的水稻上,长江三角洲潮土,少量滨海潮盐土.耕地土壤的肥力变化和人为影响密切相关.五六十年代全县开荒面积达15万亩,开荒后有机质矿化速度加快,含量急剧下降.水稻土地区逐步实行沤改旱、水旱轮作,打破了原来的有机质平衡;潮土地区质地较轻,早耕熟化使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少,原先有机质含量多的荒地含量急剧下降,光板地则有机质逐渐积累.1974年全县38个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959年的2.65%下降至1.74%,但与此同时速效养分有所增加,速效磷从2mg/kg  相似文献   

8.
<正> 1 土壤肥力的基本情况 东光县的土壤以潮土为主,它具有有机质矿化度强烈的特点,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很难得到积累,其它养分也比较缺乏。由于近年来的耕作采取“重用轻养”与“重比轻有”的方法,加之气候、水利等条件的限制,东光县的土壤肥力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状况。 1.1 东光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达不到高产稳产田的要求。1982年土壤普查时该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8%~4.82%,平均为0.95%;198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8%~1.17%,平均0.92%;1997年9月,土壤有机质含量0.80%~1.2%,平均为0.95%。这就明显反映出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土壤肥力演变趋势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洪涝灾害对沿海棉区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培肥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入夏以来,我省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两段黄梅期间降水量达700~1200毫米,比常年多3~4倍,超过本世纪以来我省出现的1921年、1931年和1954年三次大水灾同期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对土壤肥力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土壤养分流失 大量的雨水一方面对土壤表面产生直接  相似文献   

11.
12.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柽柳、杜梨、盐柳、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未造林荒地为对照,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荒地相比,各人工林平均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77.89%、76.47%、757.74%、32.76%、30.13%;土壤中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荒地分别提高了47.09%,11.52%,41.07%,76.00%;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蜡(0.777)、杜梨(0.694)、柽柳(0.572)、盐柳(0.436)、荒地(0.030)。  相似文献   

13.
南方风沙化土地种植芦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南方风沙化土地种植芦笋后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 ,风沙化土地的肥力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主要表现为 :土壤中小于0 .0 1mm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提高 ,团粒结构得到改善 ,土壤持水能力和养分含量提高。芦笋可以作为南方风沙化土地改良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形成原因及危害,对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等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盐碱地改良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泽州县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9年和1994年2次全县土壤普查的基础上,对泽州县全县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项目的对比分析,找出施肥和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肥地力的相应对策,为泽州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秸秆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分别增产12.4%和17.9%。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秸秆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处理有机质分别提高了1.2 g/kg和2.1 g/kg,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6.5 mg/kg和24.7 mg/kg。  相似文献   

17.
对在2005年4月7日—11月23日期间获得的布设于现代黄河三角洲的18个长期野外水盐观测井的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水吸力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内3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相关性不显著;2005年4月7日—6月6日期间(即植物生长初期、农作物播种期),仅DZ05、DZ16和DZ17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DZ08、DZ13和DZ15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2005年9月30日—11月23日期间(植物生长末期),DZ01、DZ02、DZ04、DZ06、DZ10、DZ12、DZ14、DZ15和DZ18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可用曲线方程拟合,DZ07和DZ16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负相关,DZ03号观测井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植物生长末期是现代黄河三角洲研究野外实测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水吸力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8.
赵掌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59-61,99
黄河三角洲地形及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区真菌资源的多样性。调查了黄河三角洲土壤中的真菌,着重调查了暗色丝孢菌,以发掘该地区的真菌资源。  相似文献   

19.
沿黄稻区土壤透水性状况及深松施肥的改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沿黄稻麦区稻作期间 57块典型田块的土壤渗漏速率测定 ,表明 59.6%的田块的土壤渗漏速率在 2 0~ 30mm/d ,约 30 %的田块渗漏速率过大 ,1 0 .5%的田块则因有障碍层而使土壤渗漏率过小。调查发现 ,施肥状况与土壤透水性有较密切关系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透水性能有改善效果。采用日产深松机深松 1~ 4次能有效打破 0~ 45cm土层内的紧实层或障碍层 ,减轻土壤紧实度 ,提高土壤渗漏速率。其中以深松 1次处理的产量最高 ,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土壤透水性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