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江西省景德镇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26.335万亩,其中,造林23.72万亩,封山育林2.6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坡耕地造林7.45万亩。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民实现了增收。  相似文献   

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三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9.58万亩.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林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下一步退耕还林发展与巩固中,必须结合黄山区实际,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因地制宜抓好多种模式的抚育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是富民工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生态区位重要,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围绕全县社会发展总目标,落实"五结合"策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18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新增12.5百分点,花椒、蛋皮核桃、啤特果等林特产经济林和针叶用材林迅速发展,农村资源优势得到有效整合,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万盛区退耕还林成效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盛区于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人资金1.1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8万亩,其中:坡耕地还林7.8万亩、荒山造林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涉及全区8镇、53个行政村、492个合作社、2. 3万户农户。通过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覆盖率“双增长”目标,也对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莉 《山西林业》2006,(3):30-31
垣曲县是一个山区县,总耕地面积2.69万hm2,其中坡耕地就多达1.53万hm2。自2002年以来,该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0.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24万hm2,荒山还林0.43万hm2。在4年的退耕还林实践中,该县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整套符合县情的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并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得到充分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县的退耕还林工作,使历年来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了设计的要求。1刺槐造林模式造林密度:每公顷1995株,株距2m,行距2.50m。适用范围:全县所有的退耕地及荒山造林。苗木规格:1年生、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地径0.80cm以…  相似文献   

6.
三晋林讯     
《山西林业》2003,(5):30-32
山西将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山西从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81.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31.34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33万hm2。2000年~2002年,国家已累计投入资金9.865亿元。为及时、客观、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科学评价工程建设的成效和国家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措施,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要求,山西省将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及后续政策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评价。包括试点以来历年退耕…  相似文献   

7.
巴州从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开始试点到2003年工程全面启动,工程实施4年来,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3郾09万公顷,国家投入资金2909万元,补助退耕户粮食3040万公斤,21479户群众受益,有力地促进了巴州的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刚刚启动,就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呈现出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使其真正成为巴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富民工程”和“精品工程”,最终达到生态增绿、社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城步县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10.
封山禁牧造管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境内山多坡广,沟壑纵横,太行、太岳两大山脉贯穿全境,漳河、沁河两大流域发源于此,生态位置十分突出。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省退耕办、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长治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两年来,全市先后有12个县(市、区)被列入工程实施县,国家累计下达退耕还林任务5.83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45万hm2、荒山造林3.38万hm2,截至2003年底已完成5.87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48万h…  相似文献   

11.
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完成工程建设总面积81.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4万亩,荒山造林37.3万亩。工程涉及全市6县(区)69个乡(镇)和58个国有(个体)农林牧场、364个行政村,有5.01万户农民(职工)、20.1万人受益。工程建设三年来,我们坚持“大地增绿,河川增水,农民增收”的目标,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一、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改变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粗放经营的边远、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度更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已成为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1999年起四川省德阳市六县(市、区)相继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截止2005年底,我市西部山区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000hm2(其中:退耕还林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000hm2)。反思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几年来,虽然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但经济效益不甚明显,农民增收不大,严重挫伤农民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致使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困难,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毁林还耕现象。如何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调整农林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退耕还林地区一直在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市西部山区退耕还林区域几种林下经济开发模式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区域林下经济开发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67.8万hm2,其中坡耕地41.8hm2,坡耕地平均粮食产量156.1kg。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36.5万hm2,主要包括25度以上陡坡耕地、25度以下山旱地、高海拔地区的农耕地和80年代以来新开垦地四种类型。青海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3.8万hm2,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荒山造林种草3.6万hm2,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6万hm2。本文结合我省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民和、互助县…  相似文献   

14.
余遵本  王胜男 《安徽林业》2009,(6):23-23,29
2000年初,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重大决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地处中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安徽省也于2002年拉开了这一宏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帷幕.弹指一挥间,十年磨一剑.到2009年,安徽省共完成工程面积8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3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65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安徽生态面貌.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安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据对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退耕点观测,还林2年的退耕地土壤侵蚀量比不退耕的坡耕地减少66%,比裸地减少80%,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由原来的4240吨下降到1800吨,退耕还林的巨大生态效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张有秀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389-391
宁蒗县自1998年和2002年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完成天然林管护36.3万hm2,公益林建设5.61万hm2,退耕地造林0.51万hm2,荒山造林0.62万hm2.但是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布局分散、群众积极性不高、配套资金短缺、纯林多混交林少、经济林品种繁杂、不能形成规模、管护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四川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粮食出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特殊背景使大规模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成为可能。这一工程对于改善四川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增加农民收入及扩大就业具有重大意义。1.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全省幅员面积48.5万km2,长江流域在川面积占全省幅员面积的96.5%;山地丘陵占幅员面积的90%。现有坡耕地457.1万hm2,其中25度以上的有72.3万hm2。这个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其生态环境质量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土安全息息相关。由于森林的长期过度采伐、草原的…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从1999年试点,2002年正式全面启动,到2004年,我州128个乡镇、679个村、84949户农户、39.8万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2.2万亩。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实现以退耕还林带动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良性发展,是我们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一直探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河北省山地丘陵旱作农业类型区。全县山场面积15.48万hm2,占总面积的58.4%,耕地面积30666hm2,占总面积的11.6%,且50%又是旱岗地。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平山县相继完成退耕地杏扁栽植20万hm2。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从2003年开始探索出了"太行山退耕还林区杏扁立体栽培模式"。为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2年起,石家庄市开始承担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年来,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及封山育林面积12.8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2.82万hm2,匹配荒山荒地造林5.99万hm2,封山育林3.99万hm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自2008年开始实施。1全市退耕还林地区域分布退耕还林工程共涉及平山、赞皇、灵寿、行唐、元氏、井陉、鹿泉、矿区、深泽、正定、无极、新  相似文献   

20.
祁门县有低产山坞田2.6万亩,是退耕还林主要造林基地之一.2002年首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坡耕地造林中大约有40%属低产山坞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