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区参与共管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是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间矛盾的一种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云南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归纳社区参与管理的原则,概述社区参与共管的主要实践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出减轻保护区资源压力的社区发展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社区参与共管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参与共管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是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间矛盾的一种管理模式。结合云南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归纳社区参与管理的原则,概述社区参与共管的主要实践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出减轻保护区资源压力的社区发展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4.
试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环境制度尤其是倡导用法律手段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权利的实现,是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所达成的共识。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参与制度现行法律规定的笼统、抽象,内容少,涉及面窄,形式单一,缺乏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实际可操作性差。文章尝试性的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探讨,希望在新法中对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制度进行明确规定,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吉林省通榆县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5 467hm2,自1994年以来开展生态旅游,2005年旅游业收入可望达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8%。通过调查分析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着渠道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参与人数少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主要障碍。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必须以对周边社区的扶贫为基础,通过资金支持下的社区参与共管共利,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的控制方转换为组织,将原本对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社区群众转化为保护目标的维护。在一些案例点已初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共管的模式化成果。本在分析了目前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质量问题基础上,认为推行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共管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首选途径,并系统阐明了当地社区参与组成共管体系的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一些模式化成果。最后,指出在实施社区参与共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马鞍山自然保护区是连接大凉山山系大熊猫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关键走廊带,在凉山山系大熊猫野外种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来自周边社区的压力,给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带来较大的难度。作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现状,提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系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新平县的部分,总面积22272hm^2。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周边社区居住着18个少数民族8957人。文章介绍了周边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各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前提下的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发展在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普遍和重要的角色,但现有的社区发展项目从规划到实施都存在严重缺陷,特别是缺乏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直接贡献,更没有实现机制化。以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为前提的社区发展行动必须以直接贡献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为首要目标,将社区发展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机制化手段之一而不是单纯的脱贫项目,并通过这个过程逐渐建立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和能力,使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同时能够直接贡献当地社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矛盾的新方法。以TRA为理论视角,构建了居民社区参与概念模型。以金桔自然保护区为例,实证检验概念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主观规范通过社区参与行为意愿间接驱动社区参与;行为态度通过社区参与行为意愿间接驱动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保护区林缘社区居民一直依赖自然保护区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然资源保护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对于保护区林缘社区居民来说,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则更重视直接利益,只有在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他们才可能真正成为自然保护的主人,所以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在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中,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广西大明山周边6个村(屯)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明山周边社区居民虽然对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不满意,但对生态旅游的参与具有很强的主观愿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为县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国家二级珍稀植物鹅掌楸为保护对象的县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在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专职人员和固定经费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村民参与、制定乡规民约、组织管护小组、建立社区管护制度的形式,受到了良好的管护效果,鹅掌楸原生林的面积增加了一倍。这种以社区为主体的小型保护区管理模式,对贫困地区的小型自然保护区(点)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角度出发,对社区参与主体、社区参与的内容和模式及楚雄州南华县的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引导机制、决策机制、利益保障机制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构建彝族社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云南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肯定云南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两大特点外,还分析了它的脆弱性。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中,云南的环境保护是一个巨大挑战。文章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立社区共管的背景、原则、目标、实施的内容和示范项目建设,为此需要建立社区共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学家所推崇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最佳管理机制。文章通过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研究,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