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阳光玫瑰(Shine Muscat)是日本果树试验场安芸津葡萄、柿研究部于1983年用Steuben×Muscat of Alexandria杂交后代为母本,与白南(Katta Kourgan×甲斐路)杂交选育的优良品种。Steuben为美国纽约试验站培育,有独特甜味的高糖度品种,品质非常好。白南为甲斐路的后代,品质、风味俱佳,只是充分成熟后果面污点重,外观不佳。阳光玫瑰作为优良单株被  相似文献   

2.
丰产性是葡萄非常重要的园艺性状,丰产性鉴定对葡萄育种和生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比较了重庆两个主栽葡萄品种的丰产性。1材料与方法巨玫瑰(Muscat Kyoho)是用沈阳大粒玫瑰香(Muscat de Hamburg)×巨峰(Kyoho)育成的中晚熟品种,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巨峰(Kyoho)是日本1937年由大粒康拜尔(Campbbell)×森田尼(Centenial)育成,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性状的遗传 (一)花型的遗传:欧洲种品种与东北山葡萄杂交,其后代雄性花植株很多。欧洲种品种间杂交出现雄性花植株的情况极少见。两性花品种与两性花品种杂交,大多数情况为两性花。用玫瑰香作母本或作父木,其后代全为两性花。两性花品种与雌能花品种杂交,出现部分雌能花。我们用玫瑰香×依斯比沙、玫瑰香×保尔加尔、玫瑰香×无核黑、玫瑰香×扬格尔近百株,结果实生苗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杂交不亲和性,本试验选择巨玫瑰×兴华一号、4x玫瑰香×2x玫瑰香、4x玫瑰香×红旗特、京亚×87-1、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红旗特×巨玫瑰7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葡萄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间杂交后代的胚挽救研究,并对巨玫瑰×兴华一号、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三个杂交组合后代胚挽救试管苗进行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胚挽救的最佳取材时期不同,多数组合授粉后45~55d接种效果最好;而2x玫瑰香×4x玫瑰香和87-1×巨玫瑰在花后65d胚珠发育率最高,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最高发育率可达到100%。多数杂交组合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在花后65d,其中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可达到76.67%;巨玫瑰×兴华一号在花后55d,4x玫瑰香×红旗特在花后70d。巨玫瑰×兴华一号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60%,87-1×巨玫瑰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2%,2x玫瑰香×4x玫瑰香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31%。  相似文献   

5.
正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是一个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好品种,被认为是我国30多年葡萄发展中创造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品种,因此备受葡萄种植者和果品消费者的热捧。目前,阳光玫瑰在河南省各地均有栽培,面积和产量正在迅速增长。随着阳光玫瑰果品市场的形成,产量的增加,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产业平衡发展及社会经济效益。然而,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品等级并不明确。因此,笔者通过对河南全省范围内阳光玫瑰进行抽  相似文献   

6.
<正>‘瑞都科美’是从‘意大利’בMuscat Louis’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2016年通过北京市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果穗圆锥形,有副穗,单歧肩或双歧肩,果穗紧密度中或松,平均穗长17.80 cm,平均穗宽11.41 cm,平均单穗质量502.5 g。穗梗长4.41 cm。全穗果粒大小较整  相似文献   

7.
‘瑞都科美’是从‘意大利’בMuscat Louis’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502.5 g,平均单粒质量7.2 g,果粒椭圆形或卵圆形,含种子2~3粒,果皮黄绿色,具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20%,可滴定酸含量为0.50%。连年结果能力强,在北京地区8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8.
<正>“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欧美杂交新葡萄品种,在我国葡萄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目前仅在广西“阳光玫瑰”葡萄栽培面积就已近67hm2,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667m2产可达1500kg左右,市售价在15元/kg,对促进果农增收意义重大。但是,目前的“阳光玫瑰”葡萄在栽培中,普遍表现叶片皱缩、畸形、着色不均匀等类似病毒病的症状,并且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产量。本研究对来自广西、海南、上海、广东的52份有类似病毒病症状的“阳光玫瑰”样品进行了葡萄卷叶伴随病毒3(GLRa V3)、葡萄斑  相似文献   

9.
<正>1夏至红夏至红(中葡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葡萄新品种选育种课题组于1998年以绯红(Cardinal)为母本、玫瑰香(Muscat Hamberg)为父本进行杂交,中国果树研究所培育。夏至开始着色变红,欧亚种、极早熟品种。树势中庸偏强,幼嫩枝条绿色具紫红色条纹,成熟枝条颜色为红褐色,卷须分布间断。新梢生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新品种“夏至红”由绯红(Cardinal)和玫瑰香(Muscat Hamburg)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在河南郑州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为7月1~5日。  相似文献   

11.
正阳光玫瑰葡萄(Shine Muscat)是日本2006年育成的欧美杂交种,其亲本为安芸津21号和白南,属二倍体欧美杂种,2009年引入我国。阳光玫瑰兼具欧美种葡萄树势健壮、花芽分化好、抗病性强以及欧亚种葡萄果皮薄、肉质脆、香味浓等特点。阳光玫瑰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600克左右,果粒短椭圆形,平均粒质量8克左右,果粉少,果皮黄绿色、较薄、与果肉不易分  相似文献   

12.
正‘阳光玫瑰’葡萄(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Shine Muscat),又称‘香印’‘晴王’,由日本果树试验场安芸津葡萄、柿研究部选育而成,亲本为‘安芸津21号’ב白南’,为欧美杂交种。近年相继引入我国各省市栽培,因其具有果粒大、外观美、香味和谐、极耐贮运、市场认知度高、售价好等诸多优点,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1试验园概况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葡萄课题于2012年自湖  相似文献   

13.
<正>"香妃"葡萄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以早熟葡萄品种"绯红"作为父本,"玫瑰香"×"莎芭珍珠"的后代"73-7-6"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早熟、丰产性好,具浓郁玫瑰香味的鲜食葡萄新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11年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引入合肥试验园区试观察,采用避雨设施栽培,管理水平较好,地面采用滴灌,种植株行距为1m×4m,架式为"T"型架,植株长势健壮,行间栽植三叶草。  相似文献   

14.
比昂扣葡萄(Rosario Bianco,别名白罗莎里奥),由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育成,日文名“ロザリオビアンコ”,亲本为Rosaki×Muscat of Alexandria,欧洲种。198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日本引入我国。为晚熟鲜食品种,穗大,粒大,整齐美观,果粒晶莹剔透。味甜,脆爽,有淡玫瑰香味,品质极佳。为探讨该品种能否在金华等地种植,2002年秋笔者引进其接穗进行嫁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比昂扣葡萄较抗病,适合避雨栽培,品质优,产量高。1试验地概况金华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位于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年均温17.4℃,1月均温5.0℃,7月均温30.6℃。…  相似文献   

15.
葡萄极早熟新品种-夏至红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葡萄新品种夏至红由绯红(Cardinal)和玫瑰香(Muscat Hamburg)杂交育成.在河南郑州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为7月1-5日.平均单穗质量750g.果粒圆形,紫红色.平均单粒质量8.5 g.风味清甜可口,具轻微玫瑰香味,品质极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0%-17.4%,总糖14.50%,总酸为0.25%~0...  相似文献   

16.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 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实IAA和GA_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83.4%,ABA含量比对照低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_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果实成熟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73~2003年对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 进行种内杂交, 并与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共定植34个组合杂种苗, 成活5 639株。观察5种杂交模式, 34个组合5 639株杂种( F1 , F2 ) 苗的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5 种杂交模式果实成熟期(早→晚) 排列顺序是: 山葡萄×山葡萄≥ (山- 欧) F1 ×山葡萄≥山葡萄×欧亚种≥ (山- 欧) F1 ×(山- 欧) F1 ≥ (山- 欧) F1 ×欧亚种。遗传规律是: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 F1 , F2 ) 果实成熟期分离, 表现为连续分布, 倾向于早熟亲本, 杂交组合中早熟亲本越多, 分离出的早熟单株越多, 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早熟基因”有累加效应、呈显性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早熟葡萄品种和保护地专用的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极早熟、优质、大粒、专用为主要育种目标,经过杂交、初选、复选、区域试验和连续10a(年)的培育.从绯红和玫瑰香的杂交后代中选出葡萄优良新品系——夏至红(中葡萄2号).现将其主要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8年4月6—7日,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遭遇了晚霜危害。调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圃中20个砧木品种(系)及4个砧木杂交组合后代对本次晚霜冻害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20个砧木品种(系)中,‘520C’和‘1103P’表现极抗晚霜冻害,‘狗脊’‘101-14’‘贝达’‘520A’‘110R’‘Kober’、河岸-2、河岸葡萄(♀)等表现抗晚霜冻害;4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河岸葡萄(♀)×山葡萄左山75097组合6个株系、山葡萄泰山-11×河岸-2组合5个株系、山葡萄泰山-11×沙地葡萄Constentia组合4个株系、‘5BB’×黑龙江实生组合11个株系表现极抗晚霜冻害。调查结果将为生产上选择应用抗晚霜砧木及选育抗晚霜砧木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DNA 探针检测我国栽培的无核葡萄及辅助育种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葡萄无核基因的特异探针18 bp (5’CCAGTTCGCCCGTAAATG3’) 检测了我国栽培的21 个无核葡萄品种和9 个有核对照品种的无核性, 证实了该探针可以对葡萄无核基因进行准确的检测和鉴定; 通过该探针对有核×无核(红地球×红光无核) 杂交后代无核性状的鉴定, 并对照大田结果, 证明了18 bp检测葡萄无核基因探针具有预测葡萄无核性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