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静宁县苹果园规模化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进行了3次集中栽植,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6.75万hm~2,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果园品种和树龄均已老化,树势衰弱,且果园郁闭现象突出,严重影响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制约静宁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2.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污染小,是农业部确定的苹果优生区。至目前,静宁县共有果园面积76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51.6%,年总产量达到36万吨。但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静宁在发展苹果产业中,只注重红  相似文献   

3.
我市苹果大面积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栽植方式主要是乔化密植,树形有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生产上大部分果园还是采用主干疏散分层的整形方法。  相似文献   

4.
静宁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苹果园,缺乏授粉树搭配。导致红富士苹果出现了开花多、坐果低的现象。为此。于2011年在静宁县深沟乡果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潮流和方向.静宁作为甘肃苹果主产县和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苹果种植面积大,种植时间较长,目前有部分果园已进入衰老期,品种老化,树龄较大,结果能力下降.在产能过剩背景下,由于效益低下,继续种植已不划算,迫切需要进行挖除、改造、重建,以适应苹果产业发展新形势.基于这一目标,静宁县李店镇王沟村示范性地于2012年对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所栽植的33.3 hm2连片果园进行挖除改造,经多年运营,取得老果园挖除重建经验,也走过一些弯路,对其进行总结,以启来者.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渭北旱塬苹果产区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域,苹果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为农民的增收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里的果园大部分始建于20世纪80、90年代,果树出现弱化和老化现象,还有部分果园品种效益较差,毁园重新建园投资大,周期长。蹲接技术主要是将腐烂的树身锯掉,在锯断端面插入新接穗,充分利用原果树强大的根系基础,可有效的排除重新建园中有害物质引起的互斥作用,克服重茬障  相似文献   

7.
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苹果栽培制度在苹果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三十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矮砧密植是世界苹果栽培发展的方向。我国苹果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大发展时期,主要推广了乔砧密植栽培方式,目前我国90%果园为乔砧密植。此种方式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采用的,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大量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苹果园,树龄开始老化,品种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种植效益低下,进入淘汰更新期。近年来由于苹果超量发展,种植面积过大,产能过剩,苹果整体销售价格下降,生产效益下滑,老果园淘汰进程加快,苹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这对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在实际操作时,有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较大的隐患,不得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山西果树》2012,(2):46-53
红富士苹果人工辅助授粉试验静宁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苹果园,缺乏授粉树搭配,导致红富士苹果出现了开花多、坐果低的现象。为此,于2011年在静宁县深沟乡果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1年4月16-18日在樊沟村果园进行,供试材料为纯红富士苹果园,树龄为11年生,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郭明  李亚芸 《果农之友》2010,(10):12-12,14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栽植在干旱瘠薄土层上的苹果老园,由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现普遍表现为树体营养水平低,结果能力低、产量低,低产低效益果园比例大,部分连年粗放管理果园已逐渐向衰败园过渡。笔者抓点的岐山县凤鸣镇董  相似文献   

11.
果树早衰果小、质差、产量低,直接影响果农的收入。苹果盛果期树管理好的丰产年限在30~40年。但目前我国很多果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甚至90年代栽植的苹果园,由于管理水平和自然环境所限,不少果园出现衰弱,甚至没有收入,严重的不得不刨除。如河南省豫西苹果产区的陕县张汴乡1985—1987年共栽植富士苹果18000余亩,由于早衰严重部分果园已经刨除,目前  相似文献   

12.
矮砧宽行密植的果园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世界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除我国外,世界苹果主要生产国家新建果园基本栽培矮砧密植,在许多国家矮砧果园已占苹果总面积80%以上。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1老果园形成的历史原因临汾市苹果栽植历史悠久,较大规模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苹果大发展时期正值国内农产品短缺、果品市场供不应求、水果种植效益较高,加之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临汾市的苹果产业与周边及全国许多产区一样,在栽培品种和模式的选择上存在盲目跟风的误区。1.1苗木质量较差由于苹果大发展时期,从外地调运的苗木质量无保证,只追求产量  相似文献   

14.
1 栖霞果业概况 栖霞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全市果园面积达4.3万hm2,其中苹果3.5万hm2,实现了人均667 m2果园.苹果年总产达12亿kg,农民收入80 %来自果业.栖霞市于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苹果第一市",2002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称号.  相似文献   

15.
<正>苹果梨是延边的主要特产之一,其果实爽口甜美、品质优良,素有"北方梨中之秀"的美称,2015年10月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老果园已经进入衰老期,树体老化;80~90年代建成的果园也已有30年以上树龄,有的管理不善腐烂病发生严重。大多数的主枝、侧枝及结果枝都已老化,树冠残缺不  相似文献   

16.
衡水市现有红富土等结果苹果树30000公顷。80%的面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年产苹果9000万千克,由于果品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果农每年辛苦生产的苹果。卖不上好价钱,并且造成卖果难。我们根据市场调查.寻求提高苹果质量的突破口,以枣强县大王村0.53公顷果园作为实验园进行功能苹果的生产研究.在中国农科院果树专家汪景彦研究员精心指导下,通过3年来果园改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大发展时期,苹果绵蚜随外地苗木、接穗传入我区。此后,通过人为的农事活动、昆虫和鸟类的携带、有翅蚜的迁飞及风力吹动毛絮等途径传播,苹果绵蚜发生区域逐渐扩大,发生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上升为本地苹果主要害虫,虫害严重果园绵蚜株率达到80%,引起农技部门和果  相似文献   

18.
承德地区栽培苹果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光、金冠及元帅系等新优品种,在双滦区、承德县、平泉县、宽城县和兴隆县等南部一些县区栽培,截至2020年12月,全市苹果栽培面积达4.79万hm2,山地果园占80%,水浇地果园占20%,生产优质苹果达12万t.  相似文献   

19.
梁兴 《北方果树》2016,(4):29-30
正京、津、冀老苹果产区现有的苹果园80%以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是以乔砧密植早期丰产修剪为主的老果园,现在大多已进入结果后期和衰老期,面临着群体郁闭、树体衰弱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乔砧果树结果晚,早期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修剪技术要求高;成龄果园易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病虫害;行间通行、生产操作极其不便,难以机械操作,果园用工量大,是发达国家8~10倍;随着  相似文献   

20.
正‘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刘振山果园,因其果色艳丽诱人、果品上乘而得名。内蒙古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科研人员对该品种进行选育研究,历经20多年,摸清了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