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芜菁花叶病毒对寄主植物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最重要的病原病毒之一,TuMV在青菜、榨菜、芥菜、油菜等作物上的主要发病症状为花叶和畸形,研究植物病毒致花叶症状的机理有助于建立新的病毒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2.
 四川"榨菜"以其鲜、香、嫩、脆特色享誉全国,但原料茎瘤芥花叶病为害严重,流行年减产四成以上。王廷泉(1962年)对其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曾作研究,但大面积的病原种类和分布尚无报导。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榨菜病毒病病原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由桃蚜、萝卜蚜传毒。在病原存在的条件下,其发病轻重与蚜虫,特别是与有翅蚜数量密切相关。采取以网纱覆盖为主,选择远离毒源地育苗、适当推迟播种、移栽期等避蚜防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浙江余姚市种植榨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种植面积 6 70 0hm2 以上 ,年产鲜菜头近 5亿kg ,加工企业百余家 ,年产值达 10亿元。榨菜的生产及加工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榨菜病毒病在当地就有零星和局部发生。由于年年种植榨菜 ,秋播  相似文献   

5.
正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m)引起的重要土传性病害,自1994年涪陵榨菜首次受到根肿病菌的侵害以来,迅速扩展蔓延并成为制约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年来,该病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并在土壤中可保持长期侵染活性,防治难度大~([2])。笔者对榨菜根肿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1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有效控制出口榨菜安全,本文分析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输入的中国榨菜、中国榨菜类似产品包装和11个国家类似榨菜产品预警扣留通报330例。探明榨菜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化学添加剂、农药残留、色素和非传统安全危害呈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不同国家关注重点不同,美国关注工艺和标签备案、新增农药和化学添加剂残留;日本关注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欧盟关注化学添加物和包装污染。分析比较显示榨菜风险总体呈增加趋势,年通报量由3.0批增至10.1批,美国预警量最高。类似产品风险较高并可能存在于榨菜中,因此,提出风险管理、全过程控制、开发检测技术等对策保证出口榨菜安全。  相似文献   

7.
榨菜缩叶病近年在四川各榨菜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了榨菜生产。本病有严重缩叶及花叶两种症状类型,而以前者较普遍而严重。试验证在明都系由一种病毒所引起。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v)和萝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essicae Davis)。以金钢砂为磨料时,也可以由病株的汁液磨擦传染。病株叶、茎、根及未成熟的种莢的汁液都有侵染性,种子与土壤不能传病。根据病毒的物理特性和寄主反应,作者认为榨菜缩叶病毒归入芜菁花叶病毒类型是此较恰当的。气温、播种期、地势土质等对本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对该病采用适时播种、拔除病株、选育抗病品种及早期防治媒介蚜虫的综合性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的蔬菜种植产业,榨菜当之无愧地排第一;重庆的榨菜产业,又数涪陵榨菜排第一。早在5年前,有关部门就定下了"到2017年,把重庆建成全球最大的榨菜种植加工基地"的目标。1995年3月,涪陵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如今,涪陵既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优质原料基地,又是"国家南菜北运"基地。涪陵榨菜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2016年,涪陵榨菜产业总产值达85亿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故本文采用稀释法从榨菜根肿病菌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并测定了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菌株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5~7.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71.96%。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18.04%。FMIC的鉴定结果显示PB19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加拿大植物病协学会1986年年会论文,综述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技术在病害防治上应用于无病原植株生产、病原鉴定、病害诊职、抗病植物开发、生物防治剂的生产及寄主—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阐释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榨菜地冬季应用丁草胺除草效果好张春芬胡景炬冯新军(浙江省余姚市农技总站315400)姚登记(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农技站)榨菜是余姚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0.67万hm2,榨菜与棉花轮作已有30a以上的历史。由于冬季气候温暖,榨菜移栽后以早熟禾...  相似文献   

12.
榨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高水友(浙江慈溪市崇寿镇农技站,315334)榨菜是我市棉地秋冬套种、连作的大宗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从80年代后期开始,榨菜病毒病发生普遍,并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幅度在20%~30%之间,重发年份,减产50%...  相似文献   

13.
涪陵榨菜根肿病的危害与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0年通过系统观察病情明确 ,榨菜全生育期均能感染根肿病 ,侵染时期早迟与病害症状发展及产量损失程度差异较大。根据榨菜肿瘤显现部位、大小及整株受害程度和产量损失 ,将榨菜根肿病病情严重度分为0~4级  相似文献   

14.
选择长年栽培榨菜(茎瘤芥)的区域,采集感染和未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根际土壤,采用biology eco平板培养技术研究榨菜健康与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征,测定榨菜产区根肿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并探究其土壤FDA水解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根肿病发病根际的EC(土壤电导率)极显著高于健康根际土壤;而健康根际土壤其有效磷、全钾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发病土壤,说明土壤中有效磷与全钾的含量可能与茎瘤芥根肿病的发生相关.根肿病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高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且出现以聚合物类和酚酸类化合物这两种碳源为主要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群落的富集.同时,土壤微生物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呈现发病土壤高于健康土壤的趋势.发病土壤FDA酶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根际土壤.研究表明榨菜根肿病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榨菜根肿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榨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小麦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贸易方式传入我国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介绍了高通量检测技术在进境小麦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前景,相比较其他检测技术,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并全面分析复杂的核苷酸群体的功能,随着测序成本不断降低,高通量测序将成为一项常规的实验手段,在进境小麦病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云陆 《植物保护》1986,12(2):37-37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物的鉴定常采用血清学方法,尤其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等优点,更被广泛应用。但在制备抗血清过程中需要高纯度的抗原,且每只动物所产生的抗血清数量有限,难以获得对病原物种以下株系、菌系或亚型特异性的抗体,以致在科研和生产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7.
单克隆抗体诊断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包括真菌、病毒、细菌、菌质体和线虫在内的植物病原都给农业生产造成数百万计美元的损失。因此,人们花费了大批财力同这些病原作斗争。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是需要种植者能够及时、准确得到威胁他们作物的情报。有价值的情报包括了潜在特殊病原接种物、流行病病原小种、侵染所需  相似文献   

18.
蝴蝶兰软腐病是蝴蝶兰上最重要的病害,严重威胁着蝴蝶兰的生产和销售。本文阐述了蝴蝶兰软腐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特征、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为指导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汝创 《昆虫天敌》1992,14(4):186-187
以鸡内脏海绵培养基加入共生细菌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Bedding,1981、1984)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面积应用。浸洗线虫是收获以固体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回收率将降低大量生产昆虫病原线虫的成本,为此本文用通气浸线虫法及静浸线虫法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泡浸线虫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省利川市的黄连样品上的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培养,采用生物学、分子学等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上的病害为黄连根腐病,引起病害的病原为镰刀菌,为当地黄连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