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邢台县密植小麦普遍丰产了本刊通讯员刘洪潮报导:河北邢台县今年不少村庄大胆接受了苏联密植经验,所以小麦普遍丰收。五区北军营村王德堂农业生产合作社,丰产小麦五亩,密植方法行距4寸,播幅4寸,现在平均每亩实收715斤,另外一亩高额丰产745斤;一般麦111亩,密植行距6寸,播幅1.5—2寸,平均每亩实收416.5斤,比去年每亩327斤15两,增产88斤9两。七区胡家楼农业生产合作社,五亩丰产小麦,密植行距7寸,播  相似文献   

2.
2000年逊克农场三十八队利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生产的通用耕播机加以改装进行油菜大垄双条播种试验,增产效果较好. 1试验方法 试验地面积67hm2,前茬为两年豆茬.播前用复合耙耙2遍,轻耙1遍,镇压1遍;播后镇压1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双轮双鏵犂与老犂不同的耕作质量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与水田适当深耕和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产量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试验示范以扩大双轮双鏵犂在耕作上的影响,我站于1956年春在联合乡黎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双轮双鏵犂与本地老犂早稻产量对比试验。茲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双轮双鏵犂耕作的效能 双轮双鏵犂一般耕宽14—16寸,一犂可当本地老犂三犂,耕深可达5—6寸以上。我们在当地的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1957年第3期刊载的“双轮双铧犁改为机引四铧犁的一些体会”一文,使我们感到很大的兴趣。为了共同探讨这项工作,特将山东省改装比较适合的一种式样介绍于下:改装的四铧犁是用两台双轮双铧犁并成的(如附图)。将两台犁的牵引装置和第二台犁(按前后分)的沟轮、沟轮轴和调节轴承丝母组合部分拆去,用新增加的水平拉杆、直拉杆和加强梁将两台  相似文献   

5.
国营大荔农场使用的三台KS—07拖拉机,在1956年冬耕及1957年春耕的作业中,机车转速经常忽快忽慢,尤其在负荷后,更为显著,排气管黑烟直冒,机车无力。在轻粘土的地块上,耕深20-22公分,只能用一速工作,有时勉强换用二速。在土壤变化大的地区内,甚至一速也很吃力,并有熄火之势。由于转速不稳,致调速器飞球固定销子折断。其中一号机车,曾经断了两次,造成飞车,打坏了调速器,扭弯了高压油泵轴。今年5月间,为了彻底修复该场一号KS-07机车,我同该场驾驶员张彦昆同志及西北汽车机具修配厂燃油泵试验技工张鸿钧同志共同研究,决定把中型依发汽车的调速器总成及高压油泵轴改装在KS—07上,并配制依发调速器外壳。由于配件缺  相似文献   

6.
1974—1975年,我们用郑引一号、泰山四号两个小麦品种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这两个品种是近年来通过引种鉴定,初步肯定具有千斤可能,并在本地区高产栽培中,可以暂时应用的品种.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索高产规律,研究高产栽培技术.郑引一号种植3.41亩,泰山四号1.6亩,试验地前作是夏玉米,土壤含氮量渠道南边0.098%,渠道北边0.115%.每亩施基肥(厩肥3方混合湿大粪一方堆制)约合6000斤,含氮量0.696%,外加豆饼150斤,尿素10斤,合计折纯氮55.36斤,撒施后整地,耕深7寸,耙细整平后作畦,并于耕前施毒土,播前施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泰山四号于10月13日播种,  相似文献   

7.
氮肥施入深度对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氮肥应用的研究,多数认为:氮肥施于土壤后,作物利用率仅达30~70%,10~40%残留在土壤中,淋洗损失占5—10%,气态损失10—30%。可见氮素利用潜力很大。为挖掘氮的有效利用,我们于1981、1982两年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采用不同深度(表施、1—2寸、3—4寸、5—6寸、7—8寸)追施氮肥(硫铵、硝铵)的试验,以明确对玉米经济产量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深施肥对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有明显效果。一、氮肥适当深施可增根、增叶,显著促进玉米的吸收和光合效能,导致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其中以穗粒数影响效应最大,千粒重次之。二、不同种类氮肥对施肥深度的反应是一致的,均为随施肥深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在追施3—8寸内,5—6寸为最佳施肥深度,3—4寸仅次于5—6寸。三、年际间增产效应一致,就两年施肥层次x(x=1时表示表施;x=2时表示1—2寸;x=3时表示3—4寸;x=4时表示5—6寸),与其相应产量y进行回归,F=145.66>F0.01=98.49(呈高度显著) y=1114.7+67.6x (x=1、2、3、4) 即施肥层次每增加两寸,产量相应提高67.6斤/亩,增产5.73%;若采用5—6寸深施,产量比表施提高202.8斤/亩,增产17.3%。  相似文献   

8.
外刊文摘     
为寻找适用丘陵山区小麦由低产变中产的技术途径.在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技术措施,经过推广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亩产300斤左右或更低的地区、增产幅度达30—50%;亩产400斤,增产可达10—20%;亩产500斤,增产效果不明显.针对丘陵区麦田土瘦肥缺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技术:一、改撒播为宽幅条播。具体做法是在麦垄上用小钉耙或锄头开宽度约6寸的浅、平播种沟,然后在沟内条播麦种,播幅6寸左右;二、改分散施肥为集中条施。将每亩30—50担泥杂肥、40斤碳铵、40斤钙镁磷肥充分混合后作  相似文献   

9.
<正>一、整地。提倡秋做床,秋季没有做床的春季做,苗床最好施用充分腐熟的农肥。早春要翻耙,耕深12—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拉,整平床面,然后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均匀施在置床上,用耙子混拌入3厘米土层内。床面一定要整平,轻镇压苗床。二、施肥。每公顷施入优质农肥15-30立方米,低产田公顷产量由13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5000斤,施尿素450-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始在孟家大队第四生产队试种了罗马尼亚向日葵十二亩,总产三千八百四十斤,亩产三百二十斤。一九七四年全社种植六百五十亩,总产达十四万二千斤,平均亩产二百二十斤,其中开原大队第四生产队种了三亩,亩产四百斤。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一、二天,实行垵种,每亩施三千斤农家肥做口肥,行距一尺七、八寸,株距一尺至一尺五寸,亩保苗二千三百株至三千三百株。四月三日开始播种,四月末结束,一次定苗,铲趟两遍,人工辅助授粉一次,八月二十五日前后成熟。油用向日葵是一种抗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的油料作物。在瘠薄轻碱地以及风砂干旱地区都能正常生长,亩产可达百斤以上。该品种  相似文献   

11.
彰武县福兴地公社六合堂四队种好西瓜的主要经验是:一、选地、整地与施肥:西瓜耐旱怕涝,选种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秋翻地,早春耙压保墒。行距6尺,用无轮犁扣成高6寸,宽2尺4寸垄台。施足底肥,每亩施8000斤优质农家肥和400斤羊粪、鸡粪、人粪尿混合堆制的精肥,过磷酸钙60斤  相似文献   

12.
<正> 我所自1979年起,选择不同类型,开展了小麦施磷肥适宜深度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步探索出在等量磷肥水平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适宜深度,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了依据.一、试验内容与方法试验处理:磷肥施2寸、4寸、6寸深和未施磷肥为对照共四个处理.不同深度处理除每亩施6000斤土粪外,播前施入过磷酸钙70斤(含P_2O_5 9.3%).互比法排列,重复三  相似文献   

13.
本省地形复杂,各地气候条件又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耕作制度。小麦播种方法就有点播、条播、撒播等方式,而以采用点播地区占比重数大。点播行株距在三熟制地区较宽,如金华一般行距1—1.5尺,株距1.5尺,每亩播种量4—6.5斤;晚粳地区行株距较窄,如吴兴县一般行株距7—8寸,每亩播种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折线型立体桁架拱结构,提出了4种拱平面内的布索方案,研究了4种方案下预应力拱结构的静力及稳定性能,分别从结构位移的减小、索初始预拉力值的高低、水平支反力的降幅、杆件内力分布的均匀性及结构稳定性的提高5个方面与未布索立体桁架拱作了综合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桁架拱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屈曲形态布置撑杆拉索能够最有效地改善拱的静力性能,提高其稳定极限承载力.另外,由对预应力桁架拱的失稳模态分析发现,拉索通过撑杆对结构施加预应力能更有效地约束结构的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15.
丘陵地区的稻麦輪作占有一定面积。在安庆专区,中稻收割后离种午季,一般还有五十天左右。这段期間,气温高、雨量少,适宜稻田插种檉麻。为明确插种掩青在輪作中的作用,1962—1963年我所进行了試驗,連續观察对麦、稻增产效果及在調节土壤养分平衡上的作用。試驗分四个处理:1.亩施磷素种肥二点四斤,檉麻产草一千八百斤,掩青为基肥;2.亩施氮素种肥一斤,檉麻产草一千四百斤,掩青为基肥;3.不施肥,檉麻亩产鮮草一千二百斤,掩青为基肥;4.干耕晒垡,不种檉  相似文献   

16.
我县甘薯栽培面积約占总耕地的25—30%。夏甘薯面积为春甘薯的二至三倍,而前者用秧全靠后者供給,因此一到栽夏薯时,春薯秧95%以上被剪得一扫光,严重地影响产量。为此,我們在岳坊区各地分別作了春甘薯剪秧对产量影响的試驗,这里只介紹一个較为突出的例子。1965年,牛王公社牛王大队集东生产队,一块春甘薯三十九亩,地势較高,土質較好,前冬每亩施八車(每車約一千五百斤)沟泥,去春每亩又施三車土杂肥,冬耕一次,深六寸,春季結合打壠耕翻一次。5月10—12日扦揷,每亩一千九百八十棵。6月22日这个队开始栽夏甘薯,留下东边的九亩未剪秧,其余三十亩全部剪光。結果未剪秧的九亩,平均亩产三千二百一十斤;剪秧的三十亩,平均亩产二千三百二十斤。未剪秧的比剪秧的每亩增产八百九十斤。我們在試驗中,对这三十九亩春甘薯作了剪秧  相似文献   

17.
1980年,靖江县在太和、土桥等地,试行在前季稻收后完全不耕,即板茬泡水免耕法(简称免耕,下同)栽培后季稻,取得成功经验.1983年,全县用免耕法栽培的面积达8.27万亩(占移栽面积的50%),平均亩产770.1斤,比常规栽培每亩增收49.9斤,增产6.92%.免耕法栽培后季稻所以能增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抢得季节.靖江县双三制面积大,季节是影响后季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常年在8月3日以后,每迟栽一天,亩产要减20多斤,栽期愈迟,减产愈烈.免耕栽插,由于免去了耕耙地等工序,不再受忙季机、牛安排等因素制约,前季稻一离田,即可上水栽秧,可比常规耕法早栽1~2天.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的目的和根据 1953年,本所抚州工作组,在南城县青山背附近发现当地栽培二季早稻,习惯早播密播,早插嫩秧,每亩秧田播种量高达1500——1800斤,秧苗长至3—4寸,即抢早插秧。据云早播早插能提早成熟。 1955年,省农业技术会议上,修水县农场反映,修水群众也主张早播密播、早插嫩秧、春社浸种,每亩播种量在600斤以上。修水县农场1954年每亩秧田播种300斤,因为播种稀,影响秧苗生长慢,推迟了插秧。1955年增加到400斤,1956年再增加到400斤以上,逐年向密播的方向发展。但省内其他地区群众经验,均主张稀播壮秧,适时播种,适时移  相似文献   

19.
<正>一、手扶拖拉机跑偏的原因及预防手扶拖拉机跑偏,是指拖拉机在作业时不能按照农艺要求行驶。手扶拖拉机发生跑偏时,不仅驾驶员操作困难,而且会加速相关机件的磨损,严重影响作业质量。不同作业时跑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如下:1.犁耕作业跑偏(1)产生跑偏的原因。手扶拖拉机牵引单向双铧犁作业时,一侧驱动轮在未耕地上,另一侧驱动轮在已耕的沟内,两轮的高度及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同,打滑率各异,致使机组向一个方向行驶而产生跑偏。  相似文献   

20.
1.长江流域两熟棉区占全国棉田三分之一,小麦棉花两熟为该棉区的主要栽培制度。通过研究肯定了改变群众习惯小麦撒(点)播为宽窄行或宽幅条播方式,为克服两熟间作矛盾的基本关键,从而 可以加强麦田管理,实行棉花春耕施基肥、条播、及时间苗等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增加两熟产量。根据1951—1952年在湖北主要棉区内26处麦棉条播方法(小麦宽窄行条播)与群众习惯撒(或点)播对比示范结果,小麦每亩平均增产11.29斤(或8.39%);棉花每亩平均增产17.23斤(或16.58%)。目前这一技术措施已在各地广泛推行,取得良好成效。一般小麦宽窄行条播,两行麦的窄行距(或宽幅的播幅)以5—7寸,宽行距(或宽幅的幅距)以13—15寸为合适。在较肥的地可採用连种三行(窄行距各5寸)麦後隔一宽行(宽行距1尺),棉花行距2尺;在较瘦的地上可採用连种两行(窄行距5寸)麦後隔一宽行(宽行距1尺),棉花行距1.5尺。 2.本地区一般麦棉播种时期,从清明开始到小满止,先後拖长一个半月。据1955年在武昌试验结果:自清明起播种较早的表现结果较好,生育快,成熟早,产量高。清明播种的比谷雨播种的每亩增产籽棉5.72斤(或2.23%),比立夏增产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