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程 《农业考古》2003,(4):112-113
在外地念军校的我,总喜欢在学习之余,泡一杯茶来,小口小口地呷着,不为什么,只是一份真情的承袭吧!在这茶中我只喜欢苦丁茶。故乡有的是菊花茶,也有从江南运来的茉莉花茶,但它们总显的不和我意。茉莉花茶则显得太过柔弱而菊花茶则有种骨子里的傲气,傲然于世,这不是外公的秉性,而只有这苦丁茶才是  相似文献   

2.
    
茶(歌词)江西曾泽昌我是山上一株茶,长不成大树矮麻麻。做不了栋梁材,开不出名贵花。哎呀呀羞答答,只有几片苦涩的叶芽芽。我本是片苦芽芽,姑娘们采来搓又擦。热锅里炼筋骨。开水里生嫩芽。哎呀呀香气发,苦涩味道也有人喜欢它。茶@曾泽昌...  相似文献   

3.
“以茶会友”是句老话,与此相近的还有一句“以文会友”,讲的都是自古沿袭下来的交友之道。而对我来说,正是以一批写茶的文章.结识了一批要好的茶友,可谓二者兼得,实在是幸莫大焉。那是八年前吧,我的《茶诗话》尚未连载完,就收到一封署名“寇丹”的读者来信。由于我的文章是以笔名发表的,所以这封信也辗转许久,才送到我的手中。信中说,从报上偶然读到这几篇(茶诗话),很喜欢,就开始搜集这个专栏的文章。但最后还是缺几篇找不到,只好给您写信,希望补足云云。一个写文章的人,能知道有人喜欢自己的文章,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  相似文献   

4.
我本爱茶     
我虽不太懂茶,但爱茶,我爱那绿茶的清新,红茶的浓郁,花茶的芬芳。更喜欢饮茶时的那份恬然淡雅。有人说,爱酒的人乐观,爱茶的人悲现。我不赞同,却认为饮茶可以提神解渴,还可以修身养性。久别重逢的人如若围坐在散发着沁人的茶香的小几旁,重叙往事,会别有一番情趣,而临别之人,与其迷醉于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苦楚之中,倒不如喝杯茶,清醒地道声别,人生何处不相逢!我喜欢在清水绿叶中品尝那岁月流逝的味道;更喜欢饮茶后两腋生风的超然与安适,喜欢茶香中弥散的那份从容和真情。我之所以爱茶,是因为茶水中揉进了岁…  相似文献   

5.
韩素音与茶     
韩素音一家是个小联合国。她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外国人,丈夫是印度人,女婿是美“人,而她自己是英籍华人大作家,她的著作等身,像《风满楼》、《周恩来和他的世纪》等等。她虽走遍全世界,住过洛桑等许多地方,但她喜欢中国,喜欢中国饮料茶。她每次来中国,每到一个地方,总想品尝一下当地名茶,并亲自选购些好茶带回欧洲去。每每回家后,亲朋文友,总要去品尝韩女士带回去的中国茶。韩女士说过:“倘若我得挥笔对茶赞颂一番,我要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  相似文献   

6.
自古皇君多嗜茶福建省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在我国历史上,饮茶养生保健最早成为“万岁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茶的朝贡培养出不少帝王对茶的嗜好。相传汉高祖时,赵伦被封为南越王。他十分喜欢喝茶,而且他喝茶有个怪癣,不喜欢在王宫里饮,每天早晨要带...  相似文献   

7.
醉茶     
武夷山区是个出茶叶的地方。我所日作夜息的居处,便是江西与福建交界的大山窝窝。这里翠峰层叠,溪壑纵横,云雾缭绕,山土肥润。距我的房屋十几米的山坡上,就是一大片齐齐整整,绿意盎然的茶园,占此鳌头,我于是可每日开门见茶。每年到了清明前三天,便是采头遍茶的好时节。头遍茶又叫“明前茶”,采摘时是极讲究的,要挑选一芽一叶、鲜嫩粗壮的茶芯,稍微瘦小一点的芽儿,要保留到清明后至谷雨前三天作“雨前茶”。采茶时我是观望派。制茶时,我却是参加者。我的房东是位浙江老汉,平素闲时喜欢读些古书,在制茶上却是行家里手。他对我说:采茶有讲究,制茶更有工夫和绝招。  相似文献   

8.
湖南名茶说略湖南金竹山电厂匡达人我国用茶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因茶喜欢温暖潮润的自然环境,宜于山丘种植,湖南的自然环境正适宜于茶树生长,因而有悠久的种茶、制茶、用茶的历史。还专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南北朝的(茶陵图经)记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焉。”早在...  相似文献   

9.
嗜茶者说     
喝了好多年的茶,也不晓得是从何年何月就把茶水替代了白开水。茶已成了我“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日常饮品,与“茶鬼”无二。喝的茶也不怎么挑剔。凡绿茶、红茶、铁观音、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等之类的茶都能入口。但我尤为喜欢绿茶。绿茶入口香气四溢又甘醇。绿茶是炒茶,其工艺不繁琐,经杀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茶喝多还不起腻,其它的发酵茶就不然了。好茶叶价格自然不菲。有一回,海南冬交会上,我品到一味绿茶,香气一直在口腔内打转,挥散不去。客商说这还是去年的春茶,今年春茶还要等两个月后才上市。这是一斤装的礼品盒春茶,要好几百,于我是舍不得的。  相似文献   

10.
茶妹     
案头上,一杯绿茶,为我泡开浓浓的思念。这绿茶,是茶妹从山里寄来的,每年,她总要给我寄一包新摘的谷雨茶。茶妹是我当年房东的女儿。那年,我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武夷山脉中段的五府山。当时我们来不及盖房子,数百名上山干部都分散住在农民家中。房东的女儿茶妹,当时17岁,娉娉婷婷,梳一根长辫子,眼睛透着灵气。我把行李挑到她家,她父亲忙着在厅堂里为我搁铺,她在靠床的土墙上为我糊上报纸。自此,我成了她们的家里人。茶妹是摘茶能手,会双手摘茶,一天能摘上百斤茶青。那时山里还没有茶厂,全靠手工制茶。夜里,灶房里燃…  相似文献   

11.
每到谷雨季节,皖南山区的小汽车云集,人群川流不息。为什么?因为新茶上市了,谁都想买几斤低于市场价格的新茶。当然,这也要讲关系了。皖南山区是安徽有名的茶乡。出自皖南的屯绿祁红、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永溪火青……都是名扬中外的名茶。我一生有三大嗜好--烟、酒、茶。于是乎,在涌向皖南的行列里,我当然也不甘落后了。十年动乱前,每到谷雨,我不仅喜欢往皖南跑,还喜欢到茶农家去坐坐,听听茶农谈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珍闻。我以为这比买茶、喝茶更有意思。去黄山,一般游客过去都是从前山上山,到北海,观西海门,上狮子林,游清凉台,爬始信峰,然后从后山下山,上上下下,翻越十五里。有一庙名云谷寺,由云谷寺返回前山仍有十五里。因此,云谷寺既是上黄山的必经之路,又是游客歇脚、观景、喝茶的宝地。  相似文献   

12.
岳父的茶瘾     
正岳父生性喜茶,为此我没少花心思去帮他找茶。走遍南北西东,也到过许多茗茶之乡,带回来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不计其数,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牌子也有若干。岳父70多岁了,眼睛已经看不清字了,喝茶凭的就是色香口感"三道杠",我问他哪种牌子的好,他竟然懵然不知。可2年下来,我让他把喜欢的茶留个样  相似文献   

13.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4.
来看看这些小故事,仔细琢磨,没准能悟出点什么…… 送茶叶的小故事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  相似文献   

15.
儿童茶歌五首湖北大冶石义泱摘茶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去摘茶。姐姐摘了一大筐,我摘几支小丫丫。要与姐姐比多少,姐姐对我笑哈哈!送茶(一)绿茶叶,川芎茶,人人爱喝它。爸妈在劳动,我要去送茶。提到地头摔一跤,茶泼人翻叉。爸妈忙来抱起我,还夸好娃娃!送茶(...  相似文献   

16.
参加"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之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对中国茶感兴趣已经有十年之久了。起初是因为我的工作与红茶有关,所以开始对红茶感兴趣,并学习了一些有关红茶的知识。至于中国茶方面,我只是泛泛地知道中国茶在制造工艺上的主要分类及其代表茶叶。因为我一直从事与茶有关系的工作,所以从红茶到日本茶,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叶茶具有生长势强、发芽期早、采摘期长、芽叶肥壮、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含量较高等特点,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质原料。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升温,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喜欢种植茶籽实生苗。茶树繁殖的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有性繁殖是利用茶籽进行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8.
<正>茶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主要是生产茶叶,茶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茶树害虫茶毛虫和茶尺蠖对茶叶生产危害很大,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茶叶产业是镇安县的主导产业,全县茶叶基地5.6万亩,为了指导茶农进行茶叶生产,现将茶毛虫与茶尺蠖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茶毛虫茶毛虫又叫茶辣子、摆头虫等,是我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常熟饮茶礼俗江苏省苏州市潘君明,李炎明苏州、常熟一带地区,无论城市里的居民和乡镇上的农民,都喜欢饮茶。真可谓"家家备茶,户户饮茶",视饮茶为乐事。这一地区饮茶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习俗,而且还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礼俗。无茶不成礼"无茶不成礼",是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20.
茶之情结     
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志于“不可一夜无此君”了。许多入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倒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喝上几口,才能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