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量的问题普遍存在,黄淮海流域是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通过对该地区不同省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施用强度与生产水平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1)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与应用。(2)不同省份要侧重提高不同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江苏省要注重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安徽省要注重提高小麦和玉米的化肥利用率;山东省要注重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挖掘其生产潜力;河南省要注意提高粳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挖掘其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周口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肥料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小麦高产高效与绿色发展.为探索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的技术途径,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该试验进行小麦水肥一体化肥料效应研究.研究表明:优选强筋麦配方,水肥一体化追肥条件下平衡施用氮磷钾,小麦三因素协调,实现高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67.3%、29.1...  相似文献   

3.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处较低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农业科技》2013,(12):47-47
农业部日前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并发布了有关研究成果。《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  相似文献   

4.
研究稻麦两熟制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肥料减量化栽培技术,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总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本文主要讲述万荣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玉米、小麦是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促进三大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日前,多位国内农业知名专家针对津大盛源自主研发的各种作物新型螯合肥进行了试验,针对我国施肥过程中较为关注的肥料利用率、土壤环境影响以及作物增量和作物品质问题,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在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上获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张霞 《现代农业研究》2021,(10):121-122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国家农业经济的最要组织部分。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实现经济效益,应当重视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肥料需求,科学合理施肥。本文将着重探索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运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并于近期发布了有关研究成果. 《报告》表明,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25%、43%.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水平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适宜范围,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探索肥料利用率变化趋势,2021年开展了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配方施肥区产量最高,为6 750 kg/hm2,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6.66%、19.87%、61.03%;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钾肥,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小;氮、磷、钾合理配比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改善耕地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江阴市开展了小麦化肥减量与增施有机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小麦分蘖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千粒重,以增加10%-20%有机肥基施效果最理想,不仅能实现小麦生产的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麦无公害栽培,不但要求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降低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提高小麦单产,改善品质,提高优质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增强国产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化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盐山县主要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但由于当地水资源严重短缺,该县小麦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减产。推广小麦节水技术,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集成技术模式,提升小麦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成为盐山县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海安县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在施肥上存在氮肥用量过大,氮、磷、钾运筹不合理,施用时期不准确等问题,不但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而且降低了肥料利用率,造成肥料浪费,同时污染了环境。因此,合  相似文献   

14.
李想 《河南农业》2023,(12):58-59
节药、节肥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实现小麦生产化肥减量高效的节肥目标,在阐述小麦生产化肥减量增效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业科技发展中新型肥料、施肥体系、农业机械的研发及配方施肥模式的推广,提出了小麦生产化肥减量高效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较少,为了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生产水平。在农业生产因素中,化肥的作用占50%左右,近年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很多,但是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养分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氮肥,作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16.
<正>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日前农业部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并于近期发布了有关研究成果。《报告》表明,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在西藏青稞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青稞生产中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本研究通过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春青稞新品系藏青13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确定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的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建立合理施肥和肥料配方及农业大田生产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化肥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小麦施肥上存在施肥量超标、养分搭配不合理、忽视微量元素等问题,不仅导致产量降低,而且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当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养分利用率低的时候,一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河南农业大学汪强博士在河南省新郑市进行的小麦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与普通肥料相比,增产幅度达20%。因此,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择新型缓释配方肥料和传统配方肥料,  相似文献   

20.
李玲子 《河南农业》2023,(22):26-27
<正>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温饱问题和国民经济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农民将化肥投入作为提高当地优质小麦产量的主要手段。近年,由于化学肥料不合理施用,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越来越高、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优质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还导致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下降。随着生产中肥料投入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