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苎麻不同基因型钾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苎麻不同基因型在钾吸收、累积、分配、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苎麻不同基因型单株平均的干重变幅为10.40g-34.58g,钾含量变幅为1.670-2.690%,吸外量变幅为0.253g-0.741gK,钾利用效率变幅为37.18-59.88g(DM)/gK钾收获指数变幅为0.177-0.330。 相似文献
2.
不同作物的吸钾能力及其与根系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和苕子在不同土壤(黑淤土、高砂土、白土)上的吸钾特性与钾肥肥效,作物根系参数变化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小麦吸钾能力大于苕子,主要是前者利用土壤非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这两者根系的总活跃吸收表面积间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并且作物吸钾量,生物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土壤上同种作物的根系生物产量、根系活力与作物吸钾量间也呈正相关,单位根重的阳离子交换量,苕子>小麦,它受土壤供 相似文献
3.
4.
5.
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吸收钾差异的根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4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苗期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采用植株钾含量、钾积累量和植株钾利用率等指标,把烤烟品种分成钾高效积累型和钾高效利用型,并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方面分析了两种类型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烤烟不同类型间根系还原力、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差异显著,钾高效积累型烤烟品种的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根系还原力显著大于钾高效利用型品种,而类型内各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间根系鲜重、根体积、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烤烟基因型的根系特性及其对根际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无外源钾(NK)和正常供钾(UK)2个处理,测定了4个不同烤烟基因型农大202、NC628、云烟87和NC89的根系形态指标、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钾素活化状况。结果表明:烤烟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上有机酸种类最多,但具有基因型差异;UK处理下农大202根际有机酸含量最高,是NC89的1.36倍,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的转化最多,并且烟叶钾含量最高。UK处理下农大202具有庞大的根系和旺盛的根系生理活动,其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是NC89的1.49~1.90倍;NK处理下,农大202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较UK处理均下降30%以上。UK处理下,中部叶钾含量与根际有机酸、根系活力、根系总长、根总表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都达到0.837~0.942,根际有机酸含量、根系活力、ATP酶活性与根总长、总表面积均有0.6以上的相关性。因此,根系总长较长、总表面积较大的基因型很可能是根系分泌有机酸量大、根系活力高、叶高钾含量的基因型,可作为高钾烤烟基因型评价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钾水平下3个基因型斑茅根系形态和钾营养特性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甘蔗品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钾钝感斑茅材料云南82-85和钾敏感斑茅材料海南92-109、广西87-3为供试材料,采用高钾(3mmol·L-1,HK)和低钾(0.1 mmol·L-1,LK)2个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钾素对不同基因型斑茅生长、根系形态、钾素累积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低钾处理下,云南82-85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均低于高钾处理;海南92-109和广西87-3则不同,地上部干质量均低于高钾处理,分别为高钾处理的69.20%和76.76%,而根系干质量则高于高钾处理,分别为高钾处理的1.22和1.06倍.云南82-85在低钾和高钾处理下根系形态参数和根冠比均无显著差异,而海南92-109和广西87-3在低钾处理下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冠比均显著高于高钾处理.表明低钾胁迫促进了钾敏感材料海南92-109和广西87-3根系生长,增大了吸收面积.此外,广西87-3和海南92-109在低钾和高钾处理下,其根系钾含量均低于云南82-85,而地上部钾含量在高钾处理下显著高于云南82-85,分别高出1.2和1.3倍,达显著水平;在高钾和低钾处理下,这两个材料地上部和植株钾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云南82-85.与钾敏感斑茅材料海南92-109和广西87-3相比,钾钝感斑茅材料云南82-85的钾素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均较低.[结论]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钾敏感斑茅材料以较为发达的根系和更高效的钾素转运能力适应低钾胁迫. 相似文献
8.
通过苗期不同浓度钾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K326、NC89、云烟85、豫烟杂1号、长脖黄、庆胜2号、潘园黄和9806-407烤烟基因型在不同供钾水平下对钾素吸收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吸钾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苗期供钾水平的提高,烟叶的钾含量相应增加。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在高钾水平下最小;在不同钾营养液水平和田间情况下,潘园黄和豫烟杂1号钾含量最高。并与其它基因型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9806-407和长脖黄,表现出较强的吸钾能力,K326和庆胜2号的吸钾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10.
磷胁迫不同基因型大豆根系生长和吸磷动力学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控磷水培条件下,研究了3个基因型大豆(长农4号,长农5号和吉林27号)其根生长特点和吸收H2PO4^-动力学参数的变化。随供磷水平降低,各基因型大豆冠/根比减小,根吸H2PO4^-动力学参数Km、Cmin降低,Imax提高。 相似文献
11.
药剂诱导苎麻孤雌生殖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于1994~199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进行,采用不同种类、浓度和配方的化学药剂诱导湘苎系列1~5号等13个三麻品种弧雌生殖结实。对不同品种的平均诱导效果,以激动素最佳,二甲亚砜(DMSO)+秋水仙素(Col)混合液次之。从各个不同品种的反应来看,1%DMSO对资源11号、100μg/L激动素对湘苎4号、2%DMSO+0.1%Col对湘苎1号和5号、0.2%DMSO+0.2%Col对湘苎3号分别具有较好诱导单性结实作用。化学药剂的种类、浓度、配方均影响诱导效果。诱导产生的弧雌生殖体多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对苎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11种基因型苎麻(Boehmeria nivea L.)的愈伤组织诱导效应及其分化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壳早和湘苎2号、华苎3号、巴西麻6号基因型较易脱分化,华苎1号较难脱分化,多数基因型在6-BA 0.5~2.5 mg/L NAA 0.5 mg/L 和6-BA 0.5~2.5 mg/L 2,4-D 0.5 mg/L 的组合中有较高的出愈率,此两种组合适合于苎麻叶愈伤组织诱导.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苎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细胞分裂素和4种生长素类生长调节物质进行苎麻(Boehmeria nivea)单因素、双因素诱导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苎麻的脱分化容易。在培养基中仅加2,4-D和6-BA均能较快地启动苎麻下胚轴、子叶、叶、茎外植体的脱分化。6-BA与2,4-D、IBA、IAA、NAA组合使用诱导愈伤效果均较好,生长势强;ZT和IBA、2,4-D组合、KT与2,4-D和NAA组合均有好的诱导效果。细胞分裂素类用量范围2.0~2.5mg/L,生长素类用量范围0.2~1.0mg/L,对诱导苎麻愈伤发生及增殖有较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苎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赤霉素、烯效唑和抑芽敏对苎麻茎秆抗倒伏性及其抗倒指数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Y=87.10-9.03X1+8.30X2 -9.41X12-12.25X32。经模拟选优得出,当赤霉素取14.29 mg·kg-1,烯效唑取20.00 mg·kg-1,抑芽敏取357.00 mg·kg-1时,抗倒指数达最大值103.23 g·mm-1,这个方程可作为反馈试验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最终单株总干物分配(%),麻骨40.2、叶片19.4、花器16.4、原麻14.0、麻壳8.1、叶柄1.8;各器官干物量对单株总干物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花器>麻壳>麻骨>叶柄>原麻>叶片。在生育后期,叶片、叶柄和花器含K率降低,麻骨中则升高,高产品种原麻含K率也升高;各器官最终含K率,麻壳>叶柄>麻骨>花器>原麻>叶片;麻壳、麻骨和原麻含K率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K回报系数生育后期降低。高生物量、高产量、高耗K品种(如细叶青)在K肥充足条件下具有生产优势;中、低生物量和原麻产量、低耗K类型(如黄壳铜、竹子麻等)品种可作为耐低K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6.
苎麻胶质的基因型差异与成因及育种中利用的研究Ⅲ.苎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苎麻胶质中各种成分的代谢机理,研究了25份苎麻品种胶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植株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关系。根据电泳图谱中POD酶带的数目、迁移率和酶活性,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仅第二酶带(Rf=0.54)活性强的为第Ⅰ类型,仅第三酶带(Rf=0.59)活性强的为第Ⅱ类型,第Ⅲ类型的上述两条酶带活性均较强,第Ⅳ类型则此二酶带活性均较弱,苎麻胶质及胶质各组分的含量均以第Ⅱ类型品种最高,第Ⅰ类型品种最低,第Ⅲ,Ⅳ类型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PO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275-0.018x(r=0.801**)。 相似文献
17.
Different ploidy ramie materials were studied via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n stem sections andmacerated fiber cells. Morphologic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ploidy plants were analyzed. Average barkarea percentages in ramie stem transection of hapioids, tetraploids, diploids and triploids were 28.91, 27. 05,26.97 and 24.77 % respectively. Average percentages of fiber layer area of diploids, haploids, tetraploids andtriploids were 16.80, 16.58, 15.52 and 13.78% respectively. Average fiber cell diameter and cell wall thick-ness were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oidy of the plants. Average fiber length of diploids, trip-loids and haploids were 8.49, 7. 96 and 6.93 em respectively. Average L/B (length/breadth) of diploids,triploids and haploids were 2 470.7, 2 390.6 and 1 616.3 respectively. Average breadths of fiber of haploids,diploids and triploids were 29.30, 33. 87 and 49. 20 μm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were relatively largevariations i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ramie materials of the same ploidy levels. Field performanceof different ploidy plants was also investigated. As the chromosome ploidy increasing, there was a tendency ofdeclining in shoot number per plant and increasing in stem diameter. Average shoots per plant of haploids,diploids, triploids and tetrapioids were 5.83, 5.30, 3.77 and 3.65 whereas their average stem diameters were0.66, 0.67, 0. 74 and 0. 76 cm respectively. Triploids were the tallest, while haploids were the shortest.Triploids had strong growth vigour, diploids and tetraploids had moderate growth vigour, while haploids ap-peared to be lack of growth vigour. Cold stress tolerance of tetraploids were the strongest, diploid had themoderate tolerance, while haploids and triploids were the least tolerant to cold stress. Both haploids and trip-loids were steri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苎麻(Boehmeria nivea L.Guad)韧皮纤维的超微结构。[方法]对苎麻茎韧皮纤维进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苎麻单纤维进行组织离解,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茎韧皮纤维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细胞壁横切面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3个层次和细胞腔;次生壁大多为1层,即次生壁外层(S1),并且具有许多同心层次;少数纤维具有2~3层,即次生壁外层、中层(S2)和内层(S3);茎基部纤维次生壁多为2~3层,中部纤维次生壁多为1层,苎麻纤维次生壁层次存在位置差异;苎麻纤维是由若干个纤维细胞相互连接而成,纤维细胞之间部分纤维细胞端壁溶解,部分具细胞膜和初生壁,部分具次生壁。苎麻单纤维光学显微镜结果表明:苎麻单纤维细丝状,纤维细胞壁(次生壁)由Z型微纤丝和S型微纤丝组成,具节和节间,少数纤维具有明显的节状加厚现象;中央略大,两端尖削,或钝圆形、二叉状、火炬状等各种形状。[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高品质的苎麻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倍性苎麻形态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倍性苎麻的茎进行切片和组织离解显微观察结果表明 ,麻茎切面中麻皮所占百分率以单倍体最大 ,四倍体和二倍体次之 ,三倍体最小 ,分别为 2 8.91%、2 7.0 5 %、2 6 .97%和 2 4 .77% ;纤维层占截面面积百分率以二倍体最大 ,其次为单倍体 ,四倍体和三倍体最小 ,它们分别为 16 .80 %、16 .5 8%、15 .5 2 %和 13.78% ;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随倍性的增加而增大 ;单纤维长度平均以二倍体最大 ,三倍体次之 ,单倍体最小 ,平均分别为 8.4 9、7.96和6 .93cm。L/B(长 /宽 )比率以二倍体最大 ,其次为单倍体 ,三倍体最小 ,平均值分别为 2 4 70 .7、2 390 .6和 16 16 .3,而单纤维宽度以单倍体最小 ,二倍体次之 ,三倍体最大 ,分别为 2 9.30、33.87和 4 9.2 0 μm ;同一倍性材料变化较大 ,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大田不同倍性苎麻材料生物学特性观察 ,结果表明 ,随着染色体倍性的增加平均分株数 /蔸有减少的趋势 ,而茎的平均粗度有增大的趋势 ,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每蔸分株数为 5 .83、5 .30、3.77和 3.6 5 ,平均茎粗分别为 0 .6 6、0 .6 7、0 .74和 0 .76cm ;平均高度以三倍体最高 ,其次为二倍体和四倍体 ,单倍体最矮 ;生长势以三倍体最强 ,二倍体和四倍体次之 ,单倍体最弱 ;抗寒性以四倍体最强 ,其次为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