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陕西秦巴山区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1属、80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和种的100%和97.6%.水平分布主要集中在汉中、安康、宝鸡、商洛4市,每个市又集中分布在各市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800~3 000 m范围内,属和种分别占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属和种的82.9%和73.8%.秦巴山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还处于较原始的状态,人为的滥采乱挖给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籍此,提出重视就地保护工作;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迁地保护;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观赏、药用兰科植物的人工栽培研究等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153个野外实测分布点,利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以海拔、坡度、坡向、植被、植被覆盖度、年均地表温度为环境变量,对西双版纳野生大花万代兰的适宜生境及潜在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AUC=0.897);海拔、植被是影响大花万代兰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模型贡献率分别达40.7%和21.9%;适宜生境区面积3 25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2%,但83%适宜生境位于现有自然保护区之外,遭受破坏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佛坪自然保护区属陕西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多年来的调查,该区共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占陕西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数的53.49%。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0种,三类保护植物13种。除银杏为半野生外,其余均为野生种。佛坪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情况见下表。从表可以看出,这些植物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m 以下的落叶阔叶和针阔叶混交林内的有19种,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数的82.6%;太白红杉、独叶草,星叶草和桃儿七等4种分布于针叶林带。上述植物以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区系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种子植物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秃顶子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04个科,其中世界性分布的有53个科,热带分布科19个,温带分布科14个,间断分布科18个;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具有中山植被分布带,海拔在950 m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在950~1 050 m为枫桦和云杉、冷杉等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带;海拔在1 050~1 180 m主要为云杉、冷杉针叶林带;海拔在1 180~1 250 m为岳桦林带;海拔在1 250~1 290 m为中山灌丛带;海拔在1 290 m以上为中山草地。  相似文献   

5.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余姚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生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生活型较单一,只有地生兰和附生兰2个类型。其中又以地生兰为主,计12属20种,但只有春兰、蕙兰、大花无柱兰3种的资源分布较广,且资源储量较大。各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等生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海拔在500 m以上的南部山区是余姚野生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中坡、下坡和谷地,红壤、黄壤和粗骨土,针叶林、阔叶林和粗放经营的毛竹林为本区野生兰科植物的主要生境;兰花分布与乔木层优势树种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与灌木树种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余姚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已表现出了急剧萎缩的态势,急需开展就地与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园林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岷江上游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历时2a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仅在此次调查中就涉及到54科174属546种,分别占该区已知雏管束植物总科、属、种数的34.8%、29.1%和27.8%,其观赏特性与园林用途多种多样,区系分布表现出极高的种群多样性。资源分布总体趋势为低海拔地区多于高海拔地区,但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资源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某些观赏植物种群分布范围狭窄或处于濒危状态;一些植物拥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在不同海拔地区针对植物资源建立一定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并深入开展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探索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合理模式,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为发展园林产业和其他生物产业提供可持续的供给源泉。  相似文献   

7.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木论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迄今已发现48属122种,属种数分别占广西野生兰科植物107属347种的44.8%和35.2%,为广西兰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具有种类多样,生境多样,生活型全面、丰富,区系来源多样等特征.基于木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资源状况、分布特征及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及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兴安益母草(Leomurus tataricus Linn.),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生于山坡林下,海拔750-850m。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干燥地上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多为野生。同属植物大花益母草,亦可药用。其种子亦作药用,名为茺蔚子,别名益母草子、坤草子、小胡麻。近年来京津、河北等地有小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线调查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连城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兰科植物19属36种,其中褐花杓兰、剑唇兜蕊兰为甘肃第二个新增分布纪录地点;在生活型方面,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共计31种(86.1%),腐生兰共5种(13.9%);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2 900m的...  相似文献   

10.
对诏安县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32属51种。调查新发现属种有绒兰属白锦绒兰、钟兰属钟兰等。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乌山山腰部400~800 m海拔较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是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丰富度较高的主要因素;乌山野生兰科植物热带成分的属占比最大,热带性质明显;与毗邻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对比,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徐佩玲 《热带林业》2011,39(1):25-26
对矮万代兰种子的无菌播种及其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芽培养基以Ms+CM15%+BA1.0mg/L+NAA0.5mg/L较好;CM15%+BA2.0mg/L+NAA0.5mg/L的激素配比对原球茎的增殖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以MS+1-BA1.0mg/L+香蕉泥10%较佳.  相似文献   

12.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的蒙古栎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蒙古栎林的结构、林木蓄积、死地被物贮量及其最大持水量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的植物种数为22种;林木蓄积量为47.955 m3/hm2,死地被物贮量为25.3 t/hm2;最大持水量为72.2t/hm2。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瓜螨Oligonychus ununguis(Jacobi),观察其在板栗、麻栎、栓皮栎、槲树上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种群的针叶小爪螨相互改变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到成螨,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种到槲树叶片上单头饲养,与其他3种寄主植物相比,幼、若螨死亡率较高,均在47%以上;幼螨发育为成螨比率较低,均在53%以下。在群体饲养中,板栗和槲树寄主种群相互改变寄主植物后,生长发育历期均有显著的延长,而栓皮栎寄主种群在板栗上的生长发育历期也有极显著的延长。在槲树上生长发育的雌成螨单雌日均产卵量较低,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15.
Water stress responses of seedlings of four Mediterranean oak spec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phenology, growth, stomatal activity and water status were assessed from April to November 1996 in 2-year-old seedlings of Quercus frainetto Ten. (Quercus conferta Kit.), Quercus pubescens Willd., Quercus macrolepis Kotschy (Quercus aegilops auct.) and Quercus ilex L. growing in containers in northern Greece. All four species developed more than 50% of their total leaf area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June--an adaptation to arid climates. Well-irrigated plants tended to develop greater individual leaf area, number of leaves per plant, total plant leaf area, height and root:shoot ratios than water-stressed plants,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any parameter in any species. Quercus macrolepis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drought-tolerant of the four species. It maintain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leaves of the smallest size and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fine roots during drought. In all species, drought caus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redawn and midday water potentials from mid-July until the end of August, when the lowest soil water content and highest mean daily air temperatures and midday leaf temperatures occurred; however, the responses were species-specific. Among the four species, Quercus macrolepis sustained the highest stomatal conductance despite very low water potentials, thus overcoming drought by means of desiccation tolerance. Quercus ilex decreased stomatal conductance even before severe water stress occurred, thereby avoiding desication during drought. Quercus pubescens had the highest water potential despite a high stomatal conductance, indicating that its leaf water status was independent of stomatal activity. Quercus frainetto was the least drought-resistant of the four species. During drought it developed very low water potentials despite markedly reduced stomatal aperture.  相似文献   

16.
柞树是辽东山区的主要阔叶用材树种,在天然次生林的分布中,柞树占据的面积较大,并以蒙古栎和辽东栎为多。为了充分利用该树种的经济价值,对其成熟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柞树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期,均在50年左右;工艺成熟,小径原木和车辕材55年时进入工艺成熟期,一般原木80年后才到来;柞树55年时开始心腐,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加重.初步认为萌生柞树的主伐龄为50年。  相似文献   

17.
从橡木的资源状况,橡木林的经营现状,橡木林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以及橡木低值萌生矮林改造的技术要领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省橡木林的高价值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B 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和1个存疑种植物,以及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综述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系统演化、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等,讨论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扩展途径,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和解释这类植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栓皮栎分布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栓皮栎作为广泛分布的树种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成为研究树木生长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树种。文中分析了我国栓皮栎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栓皮栎在不同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包括栓皮栎纯林、松栎混交林、栎类混交林等类型;综述了我国对栓皮栎生态学、群落结构、更新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结论;提出今后开展栓皮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栓皮栎生理生态学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3种菌根菌对栓皮栎接种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根技术对于优质苗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3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栓皮栎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其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菌剂处理对栓皮栎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的含量;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栓皮栎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绵毛丝膜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