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3日,南通市公益创业园召开了“2021年度入驻组织签约会”,旨在促进2021年新一轮签约的15家社会组织间的沟通与了解,确定共同培育目标。其中,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作为其中一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央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合作与交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在各地迅速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起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进行描述,阐述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促进旅游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空间组织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担当者机构为个案,分析在社会公益机构中关系信任与制度信任的共存和转化问题。采用个案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关系信任在社会机构的建立和运转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组织制度的建设需要突出公益的价值理念和信息公开的原则。"公正、平等、互助"等价值理念是维系公益组织信任的基础。在项目的运转中,需要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化的流程,显示出"制度"比"关系"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公益组织需要建立开放、扁平、网络状的组织结构,这是制度信任的保障。最后通过组织内信任的纵向沉淀和组织外信任孕育了社会普遍信任。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许多社会公益组织已经开始关注并且参与其中。以江西省留守儿童现状为调查依据,通过跟踪探访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入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去,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在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中理应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现实困境。为了推动社会组织发挥更大力量促进乡村振兴,以吕艺公益项目为例,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齐鲁样板吕艺公益项目的实践经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等内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面临政策支持不足、筹资能力偏弱、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困境;以此提出“产业帮扶-生态治理-人才支撑-文化弘扬”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慈善公益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信力是慈善公益组织存在的基石。当前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失信”严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包括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低、慈善专业人才匮乏、监管机制缺位等。强化公信力建设是推进慈善公益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是:明晰治理结构的权力制衡;优化慈善信息公开“软实力”建设;完善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慈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244-246
学院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社协")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慢慢成形的公益类高校社团,凭借其自身专业的优势,它已经成为专业学生的实践平台。本文以社协为研究基点,探讨社协的发展状况,并通过与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比较分析,借鉴非营利性组织运作模式、项目承接服务等各方面,提出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促进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试图找到C学院社工协会转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所具备的优势,提出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而探索其转化为社会组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57-258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移,社会建设的目标不断被提上议程,受到公民与政府的极大关注。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在和睦共融的环境中是人人所向往与追求的。在这样的目标下,社会组织的存在便具有重要意义,其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颇具影响力,是加快社会建设的催化剂,尤其在社区建设方面,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主要功能包括其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现有的与潜在的社会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更多的社会福祉;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目标的共融与社会气氛的和谐。围绕着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展开论述,主要以促进现代社区发展为例,探讨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建设和公益创业发展相结合的意义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与政府失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公益创业初期正当性缺失,政府和企业、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力度微弱等现实问题。我国应该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社会主体自下而上的运作这三条交织在一起的路径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县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但由于延庆县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总量相对不足、形成模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和重视发展社会组织的理念建设,构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形成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立起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