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佛坪自然保护区属陕西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多年来的调查,该区共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占陕西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数的53.49%。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0种,三类保护植物13种。除银杏为半野生外,其余均为野生种。佛坪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情况见下表。从表可以看出,这些植物垂直分布在海拔2000m 以下的落叶阔叶和针阔叶混交林内的有19种,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数的82.6%;太白红杉、独叶草,星叶草和桃儿七等4种分布于针叶林带。上述植物以  相似文献   

2.
许耀辉  甘新军  曾振军 《热带林业》2006,34(3):34-35,30
根据有关资料和调查统计,广东省从化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2科12属12种(占广东省野生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16%),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10科10属1O种;渐危7种、稀有5种;观花类8种,观果(种)类11种,观叶类4种,观姿类8种。文章在分析这些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基础上,还对其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湖北林业科技》2017,(3):24-28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4属,单种科、孑遗种占比较大。(2)经优先保护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属于Ⅰ级保护的植物有6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16%;属于Ⅱ级保护的植物有18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47%;属于Ⅲ级保护的植物有11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29%;属于Ⅳ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8%。(3)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在共同研究的23种植物中,保护级别无变化和保护级别降低的植物各有10种,剩余3种植物保护级别上升。(4)此研究结果对了解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检验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成效有重大意义,便于保护区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广东省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388种)的19.3%,其中的66种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用途,包括用材树种46种、药用植物22种、观赏植物20种、油料植物7种、芳香植物6种。文章概述了广东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科477属1 118种维管植物进行观赏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观赏植物94科208属342种,其中木本植物191种,草本植物151种。野生观赏植物中优势科包括杜鹃花科、蔷薇科,龙胆科、兰科和毛茛科。观花、观叶、观果和观姿态这几类植物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59.36%、22.22%、10.53%和7.89%。在园林应用上包括盆景类、花灌木类、花坛花镜和花丛类,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20.47%、16.96%、14.62%和12.87%。珍稀野生观赏植物5科7属9种,分别占区内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55.56%、63.64%和64.29%。文中对保护区在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前景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维管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繇  徐克学 《林业科学》2007,43(2):52-63
经过7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长白山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3科、629属、1 800种、190变种、47变型,分别占中国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47.67%,18.46%,5.80%.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5种,占植物总数的1.39%;多年生草本1 251种,占植物总数的69.5%;药用类、观赏和饲用类最多,分别占植物总数的51.56%、44.78%和33.67%.87.2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450~1 000 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广东省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19 3%。在分析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之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湖北省22个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点)现已就地保护了55种国家第一批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占全省总数62种的88.7%;在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就地保护和其它保护手段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粤东地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东地区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3种,约占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8.5%。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7种;濒危2种,渐危18种,稀有13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经济用途广等特点。文章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的资助下,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广东新会和海南通什开展了“旨在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热带地区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在干扰破坏较严重的次生林中引入具有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优良物种,使林分物种增加,林区居民能从经营中取得非木质产品的经济收益,达到保护和促进次生林的生长发育的目的,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在广东新会热带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区活动中,选择101个引入物种进行试验研究,其中区域缺失和退化的乡土树种68种,占67.3%;外来树种13种,占12.9%;非木质产品物种20种,占19.8%。总结了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中物种选择的原则、方法和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3.
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台湾相思(A. confusa)、 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杨梅(Myrica rubra)等5 个树种,在粤东4 个区县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进行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后4 年,各树种平均保存率排序为:大头茶(90.1%)> 大叶相思(85.5%)> 台湾相思(84.5%)> 杨梅(76.7%)= 小叶榕(76.7%)。大叶相思生长最快,平均树高为1.84 m,平均地 径为4.03 cm,平均冠幅为1.35 m;大头茶、杨梅和台湾相思生长较快。这4 个树种是适宜粤东岩质海岸 困难立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小叶榕保存率低、生长慢、长势差,不适合作为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 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4.
拟建广东南岭国家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汇集文献、历史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植物名录显示南岭国家公园有高等植物324科1 522属5 105种,其科、属、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7.6%、39.4%和14.3%,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南岭国家公园有38种国家保护植物,其中I级保护5种(包括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台东苏铁Cycas taitung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Ⅱ级保护33种。有12种广东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占全省全部20种的60.0%。特有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发表的20多个新种多为该公园特有。因气候和地理因素,南岭国家公园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植物多样性,体现出重要的生态价值,保护好这个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继承和保存大量基因资源,维护粤北乃至岭南地区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东湿地植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仲坚  朱纯  冯毅敏 《广东园林》2006,28(Z1):20-23
经对广东省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全省约有湿地植物54科141属228种(含变种),湿地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对各种湿地植物类型分别简单阐述,并对广东湿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统计,广东省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52科84属107种,多为乔木,计79种(占总数的73.83%);草本和灌木次之,分别是16种(14.95%)和10种(9.35%);藤本仅2种(1.87%)。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榕属Ficus古树数量大、种类多,占广东古树总数的29.1%,包括榕树F. microcarpa、雅榕F. concinna等21种。通过分析榕属古树的组成和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其保存和保护的历史文化成因。结果表明,在榕属古树中,三级古树占90.2%,粤北地区一级古树数量较多;榕树数量最多,占81.8%。榕属古树在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粤西两翼分布密度较大,粤北地区分布密度较小,总体呈现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村落和寺庙宗祠是集中分布点。榕属古树的分布除了受本属生物学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约束,更受到乡村民俗文化、儒释道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既是区域生态文化的体现,也是古树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所在。传承区域生态文化是保护古树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爬山虎属植物可利用资源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爬山虎属植物在我省分布有5种以上,占全国种类数的50%以上,其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的始兴县、仁化县、乳源县、佛冈县、连州市,粤东地区的平远县、梅县等地。目前,爬山虎的应用在我省主要集中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大多用于垂直绿化和护坡护路。对爬山虎属植物资源的研安、开发与应用存在严重不足。在特殊地段植被恢复研究与应用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方面还末见有正式报导。建议我省加大对野生爬山虎属植物资源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