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花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  相似文献   

2.
从中心产区到各地栽培的情况看,冬枣园坐果不太理想,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7,(10):24-2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它的生物学、植物学特征,全年栽培管理技术性较强.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收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冬枣膨大期即从7月上旬~8月上旬,这段时期是提高冬枣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此期主要技术措施有: 1人工疏果 为节约养分和提高冬枣的精品率,  相似文献   

5.
冬枣栽培从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其中,冬枣树萌芽、展叶期是冬枣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树萌芽、展叶期(华北地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生产管理主要有虫害防治、夏剪及调整树体结构,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冬枣的幼果期过后,就要经历一个慢长的缓慢生长期(中期),最后逐渐发育成熟(后期)。这一时期较长(华北地区大约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主要做好以下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冬枣栽培在种植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摘前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冬枣就进入白熟期后成熟,这一阶段的技术管理措施主要有刬锄松土,适时保墒,科学防治采前病害,防止风雨危害,确保冬枣的丰产丰收等。1.刬锄松土,适时保墒冬枣白熟期为快速增长期。从此时起到成熟、采收,枣果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来完成它的后期膨大和糖分  相似文献   

9.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因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园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关于灌溉 过去很多技术人员讲,冬枣有4个需水关键水期,即萌芽期、开花期前、幼果膨大期(第一速长期)、及封冻前。  相似文献   

12.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冬枣树在全国范围内总栽培面积约12万公项.总产20亿吨左右。由于是一种新兴果树,果农对它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了解较少,不少地区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以华北地区管理技术为基础,介绍冬枣树的现蕾期(花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冬枣果期是指从冬枣座果到采收,一般从6月下旬至10月中旬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是冬枣果实膨大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冬枣果期的管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1 采摘后的树体管理 冬枣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初成熟,成熟期较晚,随着冬枣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提前采摘、提前入库贮藏进行反季节销售,成为枣农看好的一条致富道路.于是冬枣采收期一般提前到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即果实的白熟期采摘.但采摘后枣农在思想上放松了对枣树的管理,而从采摘后到落叶前这段时期的管理仍很关键,树体营养生长虽日趋停止,但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不断进行,光合产物不断输送到根、枝干等器官贮存,为树体当年积累营养,增强抗寒能力及来年树体的萌芽、生长、开花及结果等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汤阴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冬枣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该文介绍了冬枣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配置与栽植密度、栽植技术、幼年树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点,以期提高冬枣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冬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12-112,167
冬枣是我国鲁北地区的优质晚熟鲜食品种,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种植冬枣的农户日益增多,加强冬枣的栽培管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选择适宜的土地建园、培育优质苗木、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简述了无公害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机尾号为7265的用户问:冬枣树如何管理?专家解答:冬枣树的管理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土肥水管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做底肥,追肥每年3次,发芽前、谢花前、采收前。追施氮肥或复合肥。叶面肥以尿素,磷钾肥、硼砂为主,20天1次。浇水4次,发芽前、开花前、幼果期、封冻期。②整形修剪。在冬剪和夏剪时应及时疏除徒长枝,短截延长枝,疏截过密枝和细弱枝,以维持树势平衡,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回缩冗长的结果枝。使局部枝条更新复壮。③适时适度环剥。6月上旬,对健壮树进行环剥,全树开花30%时,  相似文献   

19.
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其周年栽培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离开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就无法实现高产优质。为此,现将冬枣生长关键时期的病虫防治技术阐述如下。1发芽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冬枣树的树皮裂缝、树洞、病虫枝和摘心残  相似文献   

20.
冬枣抽枝展叶期病虫害种类多,管理难度大。为此对冬枣抽枝展叶期管理技术进行探索。各种病虫发生时间不相同,病虫发生轻重也有差异。在防治中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主要以病虫害为重点,防治要彻底。在管理技术上首先要从健康栽培入手,加强肥水管理,培壮树势,提高其抗病虫性,这对预防花期病虫害十分重要,能够促进坐果,具有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