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蒸汽压力对热处理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樟子松和柞木分别在常压和一定蒸汽压力下进行热处理,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木材与常规对照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处理使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出现明显下降,然而,就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而言,除樟子松的MOE指标外,经过热处理的试材的性能指标都高于对照材。和常压热处理相比,压力蒸汽热处理进一步降低了试材的力学强度,但这一差异并不显著。木材化学组分分析表明,热处理材力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木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7.
8.
在不同pH值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合得到二氧化硅;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几种热处理木材提取物/二氧化硅微胶囊,并采用真空-加压浸渍改性杨木。通过流失试验和耐腐试验,研究微胶囊对改性杨木耐腐性的影响;通过酶活性试验探究了微胶囊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木材提取物/二氧化硅微胶囊木材防腐剂可以提高木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微胶囊抑菌成分主要通过影响白腐菌中木质素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纤维素酶(外切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阻碍白腐菌生长的目的;微胶囊仅对褐腐菌中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要成分为氯化锌、磷酸二氢铵及复合铜盐(硝酸铜+醋酸铜)的三种药剂对马尾松和桉树木材做浸渍处理后再进行短周期加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热处理木材失重率和耐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木材的失重率和耐腐性能均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氯化锌药剂热处理木材在较高温度下对木材的失重率影响最大,具有明显加速热处理反应的作用;但是在同样的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浸渍氯化锌和复合铜盐的热处理木材耐腐性明显优于未加药剂的热处理木材。三种药剂中,由复合铜盐浸渍处理的木材经190℃热处理后能达到强耐腐等级。 相似文献
10.
以丛生竹类的慈竹竹篾为原料,运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并压制慈竹重组材,对热处理前后慈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慈竹重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190℃上升至210℃后,慈竹化学组分和慈竹重组材力学性质出现急剧的变化,保证力学强度的前提下,考虑户外用材的尺寸稳定性及生物耐久性的要求,可选用热处理温度190℃,热处理时间2 h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用4种热处理方法处理腺瘤豆心材,可有效去除异味,替代珍贵绿柄桑木材使用.处理后的木材经白腐菌侵染 12星期,平均质量损失率与未经处理的试材相比变化不大,天然耐久性等级保持不变,而且其中2种处理方法还能够明显提高木材的耐腐性能,木材的天然耐久性等级因此也由Ⅱ类提高到Ⅰ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加速老化试验对经不同装饰后的脲醛胶中纤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装饰的中纤板经加速老化处理后力学强度降低较快,吸水厚度膨胀率明显增大.选用的4种装饰中纤板中,三聚氰胺板的力学性能降低最大,油漆板耐久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主要研究了四种割胶制度和两种凝固工艺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酸凝固工艺,低刺激强度、高割胶频率对应的生胶具有较高的门尼粘度、良好的硫化特性和静态力学性能;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低刺激强度、低割胶频率对应的生胶具有较好的硫化特性,低割胶频率和低刺激强度对应的生胶分别表现出较高的门尼粘度和较好的静态力学性能。采用相同的割制,微生物凝固对应的生胶具有较高的门尼粘度和较好的静态力学性能,但正硫化时间有所缩短,贮存模量(E’)有所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7.
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枫香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略优于人工林 ,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均匀性略差于人工林 ;经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 :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除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和抗劈力差异显著外 ,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七种人工林针叶树材抽出物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7种人工林针叶树材抽出物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7种木材的热水抽出物含量在9.39%-2.24%之间,其中日本落叶松的抽出物含量最高为9.39%,马尾松含量最低为2.24%,2)1%NaOH抽出物含量在18.00%-11.80%之间,其中长白落叶松的含量最高为18.00%。杉木含量最低为11.80%;3)苯-醇抽出物含量在2.90%-1.67%之间,其中杉木的含量最高为2.90%,云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