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其哲学意蕴体现在:其一,邓小平同志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了有关农业的许多问题;其二,邓小平运用辩证的科学方法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农业问题,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其三。在邓小平的农业思想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基础,理论体系结构及内容和思维方式二个方面来探讨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性。文章指出,实事求是”哲学理论是邓小平德育思想科学性的基础、邓小平德育思想具有全面完整的科学体系和辩证严谨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 ,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 ;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 ;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及如何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政权及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向“乡政村治”的体制转变,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这些变化势必给中国农村的法制建设带来影响,促使中国农村法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下的“人治”型法制向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下的法理型法制的历史性变革与转型。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经济、文化落后,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为了解定西市农村法制建设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农村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现以农民为核心,结合农村基层政权和村民委员会在农村法制建设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情况,将定西市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全局和未来,从战略高度论述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战略观。本文概括为: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规的认识论基础;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方针与目标;强调各级党政领导要以战略眼光抓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战略观的组织保证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考察,提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思维方法有三个突出特征。这三个特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思维方法的求实性是基础,思维方法的辩证性是前提,思维方法的创新性是核心。它们浑然一体,构成邓小平独具的鲜明的思想特色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法治被看作是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基本变相,从国家“依法治国”提出开始。中国就在不断探索法制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中国传纯观念中的人治思想以及“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使得法治之路犹为艰难。如何进行中国的法制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应打破长期“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注重程序,以程序正义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晓雯女士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一书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中国三农现代化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视野中,勾画了从马克思经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三农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与法治,是当代中国的两大主题,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依汉治国的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在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的关系上,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与原则,必须通过法制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简要评述了农民问题研究存在的两条路径。指出邓小平在中国国情的背景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小农经济理论,获得了对当代中国农民的最新认识。最后探讨了邓小平研究农民问题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 ,为他的后继者继续探索这一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邓小平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使这一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时代发展、现实国情和党建的高度,提出了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指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发展、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忱一理论和实践基础,是从本质和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观,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位置,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了最新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党建活动、党建工作进网络、党务队伍建设、入党标准和程序、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是对我国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它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新时期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农村工作,大力发展农业,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领导,解决邓小平理论‘进教师头脑”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三个结合,改革考试方法是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是指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指南。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制和机制:(1)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2)转变发展方式,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保障体系;(3)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4)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维,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把握,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的系统性,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提高领导干部的预见能力,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增强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敢于突破和调整领导干部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观念、体制和领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三农”思想是构建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同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因而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