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剂和除草剂对生防菌盾壳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4种除草剂、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1种农用抗菌素对盾壳霉菌丝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剂中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和敌敌畏对盾壳霉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但除敌敌畏外,其他杀虫剂EC50值均高于相应的田间最大推荐使用浓度(MRAR);辛硫磷和氧乐果对盾壳霉的抑制作用次之;而吡虫啉和灭多威则对其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4种除草剂的EC50值均明显低于相应的MRAR值,对盾壳霉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在正常使用浓度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赤霉素、云大120对盾壳霉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链霉素对其生长有一定影响,但EC50明显高于MRAR值。因此,在使用盾壳霉防治菌核病的田中,可以合理使用较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吡虫啉和灭多威等杀虫剂,而应尽量减少和避免使用吡氟乙草灵、草甘膦、百草枯等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油菜壳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油菜壳还田3年定位监测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在旋耕土壤前,撤施还田1875—3750kg/hm^2油菜壳,能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养分积累,水稻平均增产牢为5.5%一6.8%,油菜为3.6%一5.4%。培肥地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油菜壳还田 3年定位监测试验及大面积示范 ,结果表明 ,在旋耕土壤前 ,撒施还田1 875~ 3 75 0kg/hm2 油菜壳 ,能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土壤养分积累 ,水稻平均增产率为5 .5 %~ 6.8% ,油菜为 3 .6%~ 5 .4%。培肥地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处理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果实产量、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组(CK)、壳寡糖处理组(0.5 g·L-1COS)、油菜素甾醇处理组(0.5 g·L-1BR)、复合处理组(0.5 g·L-1COS+0.5 g·L-1BR),对开花结果期的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促进果实着色和软化;协同促进番茄中番茄红素、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积累,相比CK分别提高88.3%、76.3%和28.6%。此外,二者复合处理可有效提高番茄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降低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水平,从而提高番茄糖酸比。本研究结果为设施栽培下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用除草剂对土壤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液性能是土壤保水剂在进行农业抗旱应用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其淋溶进入土壤中会影响保水剂的吸液性能,原因在于除草剂分子导致保水剂膜结构破裂,改变了保水剂水凝胶表面的微形貌特征,从而导致其吸液性能的下降。该文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和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农用除草剂(阿特拉津、甲草胺、苯磺隆)对保水剂水凝胶表面微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其对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0.5、1、2mg/L质量浓度的除草剂甲草胺和苯磺隆溶液降低了保水剂的吸液能力和水凝胶表面微形貌的单分形维数,但其对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然而,除草剂阿特拉津对保水剂水凝胶表面微形貌特征的影响比较明显,阿特拉津质量浓度越大,保水剂的吸液质量越小,当质量浓度为2mg/L时,保水剂水凝胶表面的膜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保水剂吸液性能也显著降低,相对降低幅度达到9.64%,保水剂水凝胶表面孔隙分布的单分形维数值和多重分形谱奇异性指数跨度均随着阿特拉津浓度的加大而减小,表明其孔隙分布更为均匀,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对照、尿素、尿素+草甘膦和尿素+丁草胺4个处理,尿素氮用量为200mg·kg-1干土,除草剂用量为10mg有效成分·kg-1干土。在实验室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除草剂对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田土壤中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N2O、CO2和CH4的排放。尿素氮肥中添加草甘膦显著抑制N2O、CO2的排放,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48.4%和20.2%;添加丁草胺显著抑制N2O排放,比尿素处理降低23.2%,对CO2排放略有减少但不显著;草甘膦和丁草胺对CH4排放都无明显影响。这说明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除草剂品种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时应考虑除草剂的施用对温室气体减排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紫花苜蓿田杂草,选用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乙氧氟草醚4种除草剂,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和浓度对苜蓿产量和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咪唑乙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均能提高苜蓿产量,咪唑乙烟酸2 000 m 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700 m L·hm-2增产效果最好,喷施乙氧氟草醚明显抑制苜蓿生长;咪唑乙烟酸、精喹禾灵、乙氧氟草醚能明显降低杂草种类。从物种重要值来看,马唐、马齿苋、稗草等属于较难防除杂草;喷施除草剂对杂草群落产生了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随药剂浓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从试验结果综合判断,除草剂最佳选择为咪唑乙烟酸2 000 m L·hm-2,其次为高效氟吡甲禾灵700 m L·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攀枝花烟区烤烟移栽伸根期干旱、烟苗发育迟缓等问题,研究菌丝营养钵对烤烟根区微生态水肥环境和烟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玉米秸秆切碎后隧道式微波灭菌,利用灰管层孔菌(Fomes lignosus)的速生、菌丝扭结力强、快速腐解纤维素等特点,通过菌丝缠绕玉米秸秆制作成自然降解的圆锥型杯状烟苗移栽营养钵.将菌丝营养...  相似文献   

9.
11种除草剂对秋播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除草剂已成为农田控制杂草的重要技术措施,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豌豆田杂草的高效、安全除草剂。为此,本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主栽品种‘西豌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苗前除草剂(48%氟乐灵乳油、50%乙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5种苗后除草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12.5%烯禾啶乳油、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2%烯草酮乳油)处理,设清水喷施(CK1)和人工除草(CK2)为对照,调查秋豌豆田杂草种类,研究不同除草剂的防除效果,探讨各除草剂对秋豌豆生育进程、形态特征、经济效益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秋豌豆田杂草共7科13种,以阔叶类杂草为主,其中阔叶杂草9种。除草剂对杂草株数和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效作用,苗前除草剂以33%二甲戊灵综合防效最佳,苗后除草剂以12%烯草酮综合防效最佳。2)自越冬期至开花期,各除草剂均对秋豌豆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但从始荚期开始,影响不再显著。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秋豌豆根、茎、叶器官各时期干物质的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处理的秋豌豆茎、叶器官干物质的移动率及转运率均高于人工除草,叶器官干物质的移动率及转运率均高于茎器官。3)除草剂对百粒重、荚长等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显著,除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导致产量略微下降之外,其他除草剂均表现出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33%二甲戊灵、12%烯草酮可使秋豌豆增产25%以上。所有除草剂处理的净收入均有所增加,以33%二甲戊灵、12%烯草酮处理的净收入为同时期除草剂中最高。由此可见,除草剂的使用有助于种植者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各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安全性、经济效益,苗前除草剂33%二甲戊灵和苗后除草剂12%烯草酮在秋豌豆田的综合效应分别为同时期除草剂中最佳。本试验条件下,针对秋豌豆田,苗前除草剂推荐使用33%二甲戊灵,苗后除草剂推荐使用12%烯草酮。  相似文献   

10.
类黄酮对AM真菌孢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杨  赵斌 《土壤学报》2008,45(4):710-717
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Quercetin、Naringin、Rutin、Umbelliferon、Biochanin A、Zeatin Riboside、Fla-vanon、Apigenin、Genistein、Formononetin等10种类黄酮化合物对Gigaspora margarita和Glomus geosporum孢子萌发及菌丝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Quercetin、Rutin促进Gi.margarita早期发育,在0.5~8.0μmol L-1浓度范围,Quercetin对菌丝生长、菌丝分枝及辅助细胞形成促进作用明显,菌丝长度、菌丝分枝数及辅助细胞群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到2~3倍,其他类黄酮对Gi.margarita孢子早期生长无明显影响。在一定浓度条件下,Formononetin、Genistein和Naringin促进Gl.geosporum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分枝,Apigenin、Flavanon和Naringin刺激次生孢子的形成,而Biochanin A仅促进其孢子萌发。类黄酮对AM真菌孢子发育种属差异性影响取决于类黄酮种类及其使用浓度,不同的类黄酮分别在AM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菌丝分化等不同发育事件中参与作用。研究类黄酮对AM真菌早期发育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理解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培养特性及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15~35℃)下培养过程中生长特性(OD值、pH值、菌丝干重、孢子量、基质消耗)的变化趋势及对线虫的致死率,系统研究温度对淡紫拟青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菌体的生长,且影响次生代谢物的毒力。在15~30℃范围内,菌体生长、孢子生成及基质消耗(C、N)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5℃为菌体生长的最合适温度,培养第5d进入快速增长期,第9d菌丝干重达到1.08g,第10d菌液孢子量达到401.2万个/mL;30℃时总体毒力最高,第7d培养液对茎线虫的致死率达到64.60%,其次是25℃和20℃,最高致死率分别达到56.17%和37.21%;15℃最高致死率仅为24.71%。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上升有利于毒力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两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常用除草剂及其浓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除草剂对水田土壤生态效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了华星草克和丁草胺两种除草剂及其高、中、低3种浓度进行试验。[结果](1)中、低浓度丁草胺和华星草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即使在短期内会产生细微的抑制作用,但恢复较快;(2)高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为明显,但随除草剂施入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在21d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3)两种除草剂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随着药效的降解,抑制作用逐渐消失,酶活性恢复至对照水平;(4)两种除草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与其他两种酶不同,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结论]两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因不同的施药浓度以及施药后作用时间的推移而异,不高于中等浓度处理对其影响较小,且短期内易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适量的除草剂对水田土壤生态系统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化学除草为作物田间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药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苗后除草剂对作物造成的药害频繁发生。为此,本文以我国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2,4-D丁酯和烟嘧磺隆2种苗后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设置0倍(人工除草,CK)、1倍(最适浓度,T1)和2倍最适浓度(T2)共3个喷施浓度处理,于玉米幼苗4展叶期喷施。研究苗后除草剂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呈延长趋势,‘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生育期延长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4-D丁酯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幅度大于烟嘧磺隆。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呈降低趋势,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低幅度加大;品种间的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郑单958’和‘先玉335’降低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喷施苗后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片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品种、除草剂和剂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玉米品种的SOD和CAT活性呈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随喷施浓度增加影响加剧;不同品种间,随喷施浓度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的SOD和CAT活性降幅高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不同除草剂间,2,4-D丁酯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烟嘧磺隆。3)苗后除草剂对参试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显著,均呈降低趋势;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不同品种间,‘郑单958’和‘先玉335’的降幅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由此可见,2种苗后除草剂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表现在延长了生育期,抑制了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并且加重了叶片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显著,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影响进一步加大。不同品种间,‘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对苗后除草剂的耐受性好于‘郑单958’和‘先玉335’。  相似文献   

14.
几种除草剂对小麦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评价除草剂的负效应,研究了大田条件下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和绿麦隆5种除草剂春季施用对强筋小麦烟农19和弱筋小麦扬麦13的籽粒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处理后对小麦株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高剂量抑制作用强,低剂量抑制作用较弱,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异丙隆2倍量处理,其抑制率达对照的9.6...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麦田常用的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绿麦隆5种除草剂对弱筋小麦扬麦13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5d,5种除草剂处理均导致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不同程度下降。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光合速率,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受到抑制,异丙隆倍量处理抑制率最大,达27%。小麦体内SOD活性明显受到除草剂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POD活性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处理药后30d低于对照;CAT活性对除草剂比较敏感,用药后5d即显著升高,其后影响逐步减小,直至药后30d恢复到对照水平;除草剂对MDA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多数处理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叶面喷施壳寡糖(COS)后番茄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以改善番茄幼苗叶片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从而增强番茄的抗旱能力,为番茄抗旱提供参考。以番茄幼苗为供试材料,在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进行盆栽试验。以壳寡糖和干旱处理番茄幼苗,共设6个处理(1.非干旱+清水,对照;2.非干旱+COS 50 mg/L;3.非干旱+COS 100 mg/L;4.干旱+清水;5.干旱+COS 50 mg/L;6.干旱+COS 100 mg/L),喷施COS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干旱胁迫条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0%)后,测定番茄幼苗株高、茎粗、SPAD值,在喷施COS后土壤含水量达到设定干旱水平后的第0、2、4、6 d测定叶片保护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显示,COS能够显著缓解由于干旱造成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SPAD值的下降;增加番茄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物质的含量,同时COS可缓解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且高浓度(100 mg/L)COS效果最好。综上,100 mg/...  相似文献   

17.
董昌金  赵斌 《土壤学报》2004,41(5):750-755
在接种G intraradices和G etunicatum的玉米植株盆栽钵中 ,按大田常规用量 ,施用乙草胺、丁草胺、灵达、骠马、百草敌和使它隆 6种除草剂 ,对玉米植株的生物量、AM真菌菌丝根段侵染率、菌丝碱性磷酸酶 (ALP)和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及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均有显著影响。第 1 0周取样 ,对玉米植株生物量影响较大的除草剂为骠马 (植株生物量为 2 1 1~ 31 3g) ,影响较小的为灵达 (植株生物量为 5 9 7~ 6 5 5g) ,而对照的生物量为 84 4~ 95 7g ;对AM真菌侵染率影响较大的为丁草胺 (AM真菌侵染率为 1 3 7%~1 8 1 %) ,影响较少的为使它隆 (AM真菌侵染率为 30 4 %~ 36 6 %) ,而对照侵染率为 6 3 0 %~ 88 2 %;对AM真菌菌丝ALP和SDH酶活性影响较大的为丁草胺 (ALP为 8 1 %~ 1 0 4 %,SDH为 1 0 6 %~ 1 4 6 %) ,影响较小的为使它隆 (ALP为 1 7 0 %~ 2 0 6 %,SDH为 2 3 1 %~ 2 8 2 %) ,而对照的ALP为 38 0 %~ 5 0 3%,SDH为4 9 7%~ 72 4 %;此外 ,除草剂对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董昌金  姚发兴  赵斌 《土壤学报》2006,43(3):473-477
类黄酮(hesperitin)能显著促进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i)、Acaulospora laevis(A.l)、G.i+A.l]对宿主植物(玉米、棉花)根段的侵染,提高菌丝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活性.当用15 nmol L^-1、150 nmol L^-1、1.5 μmol L^-1类黄酮处理时,第6周取样,G.i对玉米根段的侵染率分别为76.2%、84.5%、75.8%(对照为45.9%),菌丝SDH酶活性分别为68.4%、75.9%、67.4%(对照为40.7%),菌丝ALP酶活性分别为45.8%、51.4%、45.1%(对照为27.1%);G.i对棉花根段的侵染率分别为85.2%、88.9%、83.8%(对照为59.8%),菌丝SDH酶活性分别为76.8%、81.2%、75.0%(对照为53.1%),菌丝ALP酶活性分别为51.2%、53.7%、49.4%(对照为35.2%).同时,类黄酮能显著增加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对宿主植物(玉米、棉花)的生物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了连作苹果园土壤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增施木霉菌肥对连作土壤再植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方法】 以盆栽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以27年老龄苹果园土壤为对照 (CK),设置木霉菌肥处理 (T1)、高锰酸钾消毒处理 (T2) 以及高锰酸钾和木霉菌肥联用处理 (T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q-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T-RFLP) 等技术研究了各处理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理特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 【结果】 木霉菌肥处理 (T1)、高锰酸钾处理 (T2) 以及两者的联用处理 (T3) 均能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其中以两者联用处理 (T3) 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9月份取样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34.0%、30.9%、34.9%、33.7%,比T2处理提高了22.5%、23.0%、21.7%、17.3%。同时T3处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呼吸速率、SOD、POD、CAT活性、光合作用强度相比T1、T2处理也有了显著提高。此外,T3处理还更好地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环境,具体表现为T3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菌 (Fusarium proliferatum) 基因拷贝数分别较CK降低了69.7%、64.4%,明显优于T2处理的50.0%、49.7%以及T1处理的29.8%、29.3%。T-RFLP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PCA) 发现,T3处理最大程度地改变了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更有利于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结论】 高锰酸钾与木霉菌肥联用能更好地降低苹果连作土壤中致病真菌数量,改变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平邑甜茶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解磷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解磷微生物菌剂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油菜的生长,增加油菜的株高和叶面积,提高油菜的生物产量。解磷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油菜对磷的吸收能力,增加作物的磷素营养。在磷充足的条件下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