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毕节市赫章县某个饲养考力代绵羊的规模化羊场的细菌污染和耐药现状,试验采用细菌总数测定、优势菌落鉴定对规模化羊场内的空气和粪便样本进行了病原菌调查,同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羊舍环境的空气和粪便样本细菌总数分别为0.8×10~3~99.1×10~3cfu/m~3和4.4×10~5~84.1×10~5cfu/g;样本中主要分离出4种优势病原菌,分别是链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葡萄球菌;4种优势病原菌均存在广泛的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尤为突出。说明该羊场应该做好卫生消毒和疾病控制工作,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豫北地区规模化鸡场病原菌及耐药性趋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规模化鸡场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于2006年至2007年间从豫北地区2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1128份病料,通过分离培养、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分离的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测定。结果分离到674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真菌、嗜血杆菌、志贺氏菌等。药敏试验显示主要病原菌对20种抗菌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3.
对呼市地区某奶牛场的5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及牛场环境进行采样,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50份,环境样65份。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5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中分离出7种细菌共76株,从65份环境样分离出7种细菌共42株。对主要致病菌进行2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和环境中分离的致病菌都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和氨曲南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将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与相应环境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从兰州地区3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的47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4种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了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病原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引起兰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化脓隐秘杆菌(37.1%)、大肠杆菌(24.2%)、屎肠球菌(22.6%)和无乳链球菌(16.1%)。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表明,4种主要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奥复星和杆菌肽耐药性最为严重,其耐药率为60%~100%。对4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先锋霉素V和氟苯尼考,其敏感度达100%。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陕西省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性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依据。对陕西铜川、杨凌和宝鸡等地奶牛场患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48头奶牛进行奶样采集,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根据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及生化试验鉴定结果,将分离得到的54株病原菌分为9种,分别为链球菌(15/54)、大肠埃希菌(12/54)、金黄色葡萄球菌(10/54)、绿脓杆菌(8/54)和志贺氏菌(5/5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54株病原菌对13种常用抗菌素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规模养鸭场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概况,采用琼脂扩散法对3种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鸭疫里默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等10种抗生素耐药率高达100%,而对庆大霉素、新霉素、阿奇霉素、多黏菌素B耐药率小于50%;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林可霉素敏感率高达100%;除先锋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以外,鸭疫里默杆菌对于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高于50%。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3种主要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最为严重,葡萄球菌相对较轻,而鸭疫里默杆菌则集中在8~14耐。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获得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上海郊区4个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126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萄葡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分离菌株的69.16%;无乳链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的25.23%;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48.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独感染率达39.02%;病原菌混合感染率占51.22%,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4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47.72%、18.18%、13.64%、10.23%,其他菌种仅占10.23%。对其中检出率较高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种病原菌对头孢拉啶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和磺胺异噁唑有较强的耐药性;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有较强的耐药性;乳房链球菌对四环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头孢拉啶和恩诺沙星可以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腺炎是危害奶牛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困扰养殖业的一大难题。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耐药现象较严重。本文从镇江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随机抽取60头奶牛、150个乳区取样,对疑似隐性乳腺炎的样本分离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耐药谱。结果发现本地区引起奶牛隐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未发现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红霉素、先锋霉素VI、四环素等常用抗生素已有广泛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对太谷县周边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鸡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一步进行血清型鉴定、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引起鸡场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主要血清型为O157。该菌株有较强的致病性,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硫酸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对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中敏,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耐药。  相似文献   

12.
将从黑龙江西部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22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占分离菌株的57.14%;大肠杆菌15株,占分离菌株的26.79%;无乳链球菌3株,占分离菌株的5.36%,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噻呋、达诺沙星、新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已经产生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春季某牛场奶牛乳房炎与环境中主要致病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47份乳样、35份环境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分离出13种细菌共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具有耐药性。对乳样中分离得到细菌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更全面地掌握犬源细菌的流行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本试验对2012-2015年采集自某规模化养殖场的60余份病死犬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参考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了部分分离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3年共计分离鉴定出28株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混合感染为犬细菌感染的主要形式;分离菌普遍呈多重耐药,以大肠杆菌耐药性最为严重。犬的细菌感染应在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治疗应合理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5.
四川攀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与敏感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攀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采用常规方法对3个奶牛场92个牛奶样品中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到17种菌,共计86株,分离到的病原菌数量最多的依次是大肠杆菌23株、绿脓杆菌17株、葡萄球菌15株、链球菌7株、沙雷菌属4株、弗劳氏枸橼酸杆菌3株、沙门氏菌3株、阴沟肠杆菌复合菌3株、粪肠球菌2株、猪丹毒丝菌2株以及坐皮肤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各1株。采样量为12头、16头、18头奶牛的3个场,分别分离出14种、13种、16种乳房炎病原菌。同时,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方法对分离病原菌株数量最多的8种主要病原菌即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雷菌、弗劳氏枸橼酸杆菌、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进行了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他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春夏季临床型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对兰州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试验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11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用16S rDNA手段进行鉴定,对鉴定出的主要病原菌通过K-B纸片药敏试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35.5%)、金黄色葡萄球菌(16.1%)、无乳链球菌(14.0%)、停乳链球菌(7.5%)、乳房链球菌(3.2%)。耐药检测结果表明,5种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表现出高度耐药,对链霉素、红霉素表现为中度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表现为轻度耐药,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表现为敏感。本试验旨在为该牛场控制和治疗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四川省资阳市某规模化羊场暴发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无菌采集患病羊乳样45份,然后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5株大肠埃希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5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及四环素类等多种药物有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场山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乳样47份、环境样品35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共分离出13种细菌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一定耐药性。对乳样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南宁周边地区大型养殖场现阶段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组成及药敏情况,试验对南宁地区3个大型奶牛场多次采集到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得到7种共73株细菌,其中包含无乳链球菌12株(16.43%)、停乳链球菌7株(9.58%)、乳房链球菌3株(4.11%)、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9.17%)、大肠杆菌34株(46.57%)、变形杆菌2株(2.74%)、黏质沙雷杆菌1株(1.37%);分离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说明南宁地区现阶段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的变化不大,但病原菌组成呈现非典型化,且病原菌对常用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性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清楚锦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锦州地区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奶牛55头,采取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共分离出菌种52株,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且大多数牛为单一感染.[结论]主要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