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分类博卡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由细小病毒亚科和浓核病毒亚科组成,包括一些重要的人和动物疾病的病原体。前者感染脊椎动物,后者感染节肢动物。细小病毒亚科分为5个属:细小病毒属、红病毒属、依赖病毒属、Amdovirus和博卡病毒属,最近又提出了Hokovirus和Cnvirus这两个新的属,还有与细小病毒亚科的任何成员都不产生聚簇的牛分离株(BPV2和BPV3)和猪分离株(PPV4)。博卡病毒属包括牛细小病毒(BPV1)、犬细小病毒(CPV)、大猩猩博卡病毒(GBoV1)、人类博卡病毒(HBoV1-4)和猪博卡病毒。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83-187
细小病毒(parvovirus)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细小病毒属(protoparvovirus),是单链线状DNA病毒,病毒颗粒无囊膜。细小病毒自然感染宿主范围广,包括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人类。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细小病毒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严重威胁着人与动物的健康。现阶段实验室应用广泛的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探针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DNA芯片技术等方法。本综述分别对不同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牛犬细小病毒属成员.19世纪初首次发现FPIV,但感染对象只限于猫和小鼠,且病毒对感染动物的致死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细小病毒大多为单股DNA 病毒[1],分类地位主要集中在细小病毒科,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编写的分类报告,根据各种细小病毒侵染的宿主不同,可将细小病毒科分为两个亚科,分别是侵染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和侵染昆虫等节肢动物的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2]。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随着本地工作犬和宠物犬饲养量的大幅增加,到兽医诊疗机构求诊的病犬越来越多。据调查,在就诊病犬中尤以犬细小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已成为危害犬类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1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为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据资料报道,随着病毒抗原漂移,病毒已经可以感染猫、熊、貉等动物。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各种年龄犬均可感  相似文献   

6.
细小病毒是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包括2个亚科,即浓核病毒亚科和细小病毒亚科。浓核病毒亚科病毒感染非脊椎动物;细小病毒亚科病毒感染脊椎动物,其主要包括细小病毒属、红病毒属和依赖病毒属。依赖病毒属病毒依赖于一种辅助病毒(腺病毒或疱疹病毒)为其应答反应提供基础。它们能有  相似文献   

7.
在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患病猪肺泡灌洗液中鉴定出一株新型的猪细小病毒,命名为PPV4,该病毒与牛细小病毒2型同源性较小,与编码ORF3的Bocavir-us属(如牛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和人bocavirus等)同源性较高。PPV4的ORF3编码一个含20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bocaviruses的ORF3编码蛋白质的大小类似;而bocaviruses的ORF3编码蛋白质相互间相似性较高,PPV4的ORF3编码蛋白质与GenBank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中的蛋白质无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犬的具有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每年各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带病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PPV)可引起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的猪繁殖失能,通常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发现有本病存在。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能凝集人(0型)、猴、豚鼠、猫、鸡、大鼠和小鼠等动物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肉食动物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猫、犬、貂、貉、兰狐和豹等多种肉食动物中分离到许多类似的细小病毒,并以其宿主分别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MEV)、貉细小病毒(RPV)、兰狐细小病毒(BFPV)和豹细小病毒(LPV),这些细小病毒均具有细小病毒科及细小病毒属的典型特点,在形态、理化特性上极为相似,本文仅就上述几种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做一简述,供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海关检疫等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病原猪细小病毒(PPV)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 h、70℃2 h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2):112-114
水禽细小病毒包括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GPV可感染鹅和番鸭而MDPV仅能感染番鸭,给世界各地的水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曾被认为进化率较低,其适应性进化主要是通过点突变累积的方式来进行的。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重组在水禽细小病毒的进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水禽细小病毒。本文综述了在水禽细小病毒基因重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对水禽细小病毒的认识及防控带来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鹅细小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病,在我国又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1月龄以内雏鹅,雏番鸭。GP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无囊膜的单链DNA病毒。  相似文献   

14.
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或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经典MDPV和GPV毒株引起的病鸭主要症状为腹泻、脚软、渗出性肠炎,三周龄内雏鸭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等地的雏半番鸭和樱桃谷鸭陆续出现一种新型细小病毒病,该病发病率10%~30%,病死率低于3%,临床症状主要为软脚、短嘴和生长障碍。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原与鹅细小病毒亲缘性很近。本文通过比较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经典的MDPV和GPV在基因组、感染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区别,为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全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MDPVF/R和GPVF/R,对细小病毒属成员GPV、MDPV、犬细小病毒(CPV)及鸭常见病毒病病原如鸭瘟病毒(D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鸭呼肠病毒(DRV)、流感病毒(AIV)的核酸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引物特异性良好,引物MDPVF/R只能特异性扩增出MDPV的714 bp基因片段,引物GPVF/R只能特异性扩增出GPV的570 bp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DPV DNA最低检出量为17.5 pg,GPV DNA最低检出量为13.7 pg.该方法的建立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20,(2):242-247
猪细小病毒7型(porcine parvovirus 7,PPV-7)是2016年首次从美国猪群发现和鉴定的新的猪细小病毒。为进一步了解PPV-7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对来自我国不同省份的10份PPV-7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并利用DNAStar、MEGA等软件对这10株PPV-7流行毒株进行分子遗传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10株PPV-7流行毒株与PPV-7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2%~95.9%,与其他同属的田鼠细小病毒2(KX272741)等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46.1%~50.8%,与细小病毒亚科其他属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29.4%~33.1%;因此作者建议重新将PPV-7归于一个新的病毒属。用RADP软件进一步分析PPV-7流行毒株重组时发现,不同流行毒株的重组位点和父系病毒的来源均不相同,表明这些流行毒株仍在不断发生变异和重组,且这种变异具有不确定性。这无疑增加了PPV-7致病性增强的风险,提示我们应持续重视和关注PPV-7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7.
周小容 《兽医导刊》2012,(Z1):78-79
一、病原(一)病毒形态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DNA型病毒,电镜下发现病毒粒子直径为20μm,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43g/cm3。(二)病毒特性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在PH3~9和56℃的条件下,至少能稳定1h,对乙醚和氯仿等脂容性溶剂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份,某养殖户所饲养的2只宠物犬发生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传染病,其中一只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1病原及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核糖核酸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0.5%福  相似文献   

19.
博卡病毒(BocaVlrus)隶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的博卡病毒属,目前已分离的猪博卡病毒暂时分为五个基因型,在瑞典、美国、爱尔兰、乌干达、中国等国相继发现。猪博卡病毒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多采用PCR扩增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猪博卡病毒NP1融合蛋白的分子表达量为46kDa,目前对于猪博卡病毒的研究还很有限,需要了解的问题还很多。本文综述了猪博卡病毒的发现、全基因组结构特征;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已建立的猪博卡病毒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博卡病毒致病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病原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5℃~-20℃下能存活4年,56℃3h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