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添加缓冲剂所需要的条件1.1高比例玉米青贮饲粮玉米青贮料含有较高的水分(60%~70%)、易发酵碳水化合物(>30%)和较低的pH值(3.9~4.2)。对于达到奶牛最大采食量来说,青贮饲料的最适pH值应为5.6。玉米青贮料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切得尽可能短以便压实,短的青贮颗粒由于本身的湿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状况良好、产奶量相似、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8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对照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组分别使用15%、30%和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为试验饲料,试验共计130?d(其中预饲期10?d,正试期12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使用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可显著降低奶牛5.5%的干物质采食量(P <0.05);使用45%的红薯秧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5.6%的饲料转化率(P <0.05);此外,使用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 0.05)。使用30%和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P <0.05);此外,使用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固形物含量和乳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使用15%~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 <0.05);使用30%~45%的红薯秧替代玉米青贮可显著提高奶牛的酸性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后,全株青贮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49%(P0.05);在试验14~28、28~42、0~42 d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3.30%、5.06%、4.32%(P0.05);试验结束时奶牛牛乳中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4.11%(P0.05);试验期饲喂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的奶牛总经济效益高达2494.80元。但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采食量、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在全株青贮玉米中加入青贮复合菌剂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及牛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分别利用纤维素酶、乳酸杆菌微生物制剂、‘贮宝1号’纤维素降解菌液作为青贮添加剂进行青贮生产利用研究,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青贮原料中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2: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处理3: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降解菌液;处理4:青贮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剂。经30d青贮发酵。结果表明:各种青贮添加剂均能降低青贮饲料的pH和NH3-N含量,显著提高乳酸含量;在营养品质方面,处理2~4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6.73%、9.20%和1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2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17.72%和12.19%。试验结果显示,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效果,提升青贮饲料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谌爱国  曹瑛  戴勇 《中国饲料》2021,1(20):107-11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青贮无花果叶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经济价值的影响。试验将60头平均体重为6.51 kg的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与处理组山羊在整个10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分别饲喂青贮无花果叶水平为0、15%和30%的浓缩料,自由采食小麦秸秆。结果:随着浓缩料中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的升高,山羊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0%青贮无花果叶组山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0.97%和2.88%(P<0.05)。15%和30%青贮无花果叶组山羊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30.39%和27.68%(P<0.05)。对照组山羊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及浓度较15%和30%青贮无花果叶组分别显著提高30.89%、32.92%和22.49%、20.41%(P<0.05)。随着日粮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葡萄糖浓度较30%青贮无花果叶显著提高50%(P<0.05)。结论:浓缩料补充15%~30%青贮无花果叶对山羊健康状况及养分消化无负面影响,但可提高饲料效率。考虑经济成本,青贮无花果叶添加水平为30%为宜。 [关键词]无花果叶|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庆权 《中国饲料》2003,(12):28-29
青贮是保证畜牧业青绿饲料常年均衡供应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存方法。青贮玉米是国内外几十年来一直延用至今的家畜主要青贮饲料。玉米青贮的方法一般有塔式青贮、窖式青贮、壕式青贮、堆式青贮、袋式青贮和裹包式青贮等。各种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 ,塔、窖、壕式土建设施投资较大 ,青贮生产时劳动强度大 ,堆式设施建设投资小 ,方法简便易行 ;但这几种方法往往由于取料面过大 ,暴露于空气中而造成二次发酵 ,使青贮饲料表层变黑、发霉甚至腐败 ,损失达 1 0 %~ 30 % ,严重的达 5 0 %。袋式青贮和裹包式青贮虽然方法简单 ,贮存地点灵活以及饲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砂仁精油(Amomum villosum Lour. essential oil,AVEO)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在紫花苜蓿中添加了0.5% AVEO和1% AVEO进行青贮,以添加等量蒸馏水的紫花苜蓿为对照组(CK),在15 d和30 d开袋取样,并对青贮的发酵参数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VEO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青贮的pH值(P<0.01),提高了干物质含量、干物质回收率和真蛋白含量(P<0.01)。此外,在青贮第15 d,1% AVEO显著减少了紫花苜蓿青贮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在青贮第30 d,1% AVEO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的乳酸的含量(P<0.05)。因此,添加AVEO对紫花苜蓿进行青贮有利于改善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甲酸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株玉米秸青贮时分别加入0%、0.05%、0.1%的甲酸,添紧压实,密封保存于罐内一定时间,然后测定玉米青贮原料、青贮饲料DM损失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青贮饲料有效降解率,分析相关营养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有提高青贮料中NDF、ADF及Ash含量的趋势,且随着甲酸量的提高而提高。玉米秸经青贮后,无论有无甲酸,都可显著提高CP含量,CP含量提高22.53%-28.68%;降低NDF、ADF含量,分别比青贮原料降低9.22%-16.37%、15.84-23.66%;灰分含量比青贮原料提高7.98%-22.5%。甲酸有提高青贮玉米秸DM、OM、NDF有效降解率的作用趋势,其中0.1%甲酸组与QⅢ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添加甲酸会提高青贮饲料DM损失率。0.05%甲酸组、0.10%甲酸组与对照组相比,DM损失率分别增加38.7%、120.14%,差异显著,表明玉米秸青贮时添加甲酸不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持。玉米秸经青贮(QⅠ、QⅡ、QⅢ)后,不管有无甲酸,DM、OM、NDF有效降解率与青贮前玉米秸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秸经青贮后可提高DM有效降解率17.79%~24.30%;OM有效降解率13.62%~20.51%;NDF有效降解率10.43%~23.7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辣蓼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以及抑菌能力的影响。以大庆本地全株新鲜辣蓼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各原料切为1~2 cm小段,制成每袋300 g的原料,设置3组,以无添加辣蓼记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5%、10%辣蓼为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全株玉米青贮30 d后添加1×105 CFU/mL的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分别在8、24、48和72 h检测3种有害菌数量,室温下在青贮3、7、14和30 d时开封检测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青贮30 d,添加有害菌青贮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组有害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2)青贮30 d,添加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组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辣蓼组在青贮14、30 d后有氧暴露,与对照组相比,pH显著降低(P<0.05),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综上所述,辣蓼的添加抑制了青贮中有害菌的增长,改善了青贮玉米的品质,提高了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养牛一般以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及其杂交种、苏丹草、墨西哥玉米等禾本科牧草为主,其比例可以达到日粮的70%~80%,豆科牧草可占日粮的20%~30%。饲养方式夏秋季节以鲜草为主,冬季枯草期以干草、青贮、草颗粒和草块为主。  相似文献   

11.
蒋慧  方雷  蒋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2014,(12):3765-3771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2种牧草混合后,与单一苜蓿相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或P<0.01);青贮90 d后,混贮料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青贮(P<0.05),单一骆驼刺青贮中未检测出丙酸含量;混贮料的氨态氮/总氮、p H、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甲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其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因此,混贮达到了既能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又能软化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的目的,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时,可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杂交构树青贮品质以及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不同比例花生藤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杂交构树青贮试验设置2组,对照组为新鲜的构树枝叶经机械粉碎后添加玉米粉10%、糖蜜2%~4%、尿素0.5%,含水量约为6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109 CFU/g布氏乳杆菌,每组3个重复,发酵10~15 d。体外发酵试验设置4组,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花生藤比例分为0 (G0组)、30%(GS30组)、60%(GS60组)、100%(GS100组),每组设10个重复。结果显示,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具有较强的酸味和芳香味,呈黄绿色,质地松散,感官品质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的总能、pH值、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和GS100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G0组和GS30组(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日粮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5头,分别饲喂玉米(Zea mays)秸秆(100%)、玉米秸秆(70%)+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30%)、羊草(Leymus chinensis)(70%)+苜蓿干草(30%)、全株玉米青贮(70%)+苜蓿干草(30%)和全株玉米青贮(50%)+羊草(30%)+苜蓿干草(20%),精粗比50∶50。结果表明:与粗饲料单纯饲喂玉米秸秆相比,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26.52%,提高乳脂率6.03%,增收3.87元·头-1·d-1;其次为全株玉米青贮+羊草+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21.20%,提高乳脂率4.6%,增收2.83元·头-1·d-1;再次为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10.05%,提高乳脂率2.59%,增收2.46元·头-1·d-1;羊草+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11.85%,提高乳脂率2.01%,增收不明显。表明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混播草地牧草为材料,按照90%苜蓿+10%鸭茅、70%苜蓿+30%鸭茅、50%苜蓿+50%鸭茅的比例进行青贮,通过分析对比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感官青贮效果等,以期优化最佳混合青贮的豆∶禾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和鸭茅混合青贮后,气味、质地、色泽感官评定均为优良,且pH呈下降趋势,青贮效果优于苜蓿和鸭茅的单独青贮。混合青贮降低了苜蓿青贮中氨态氮含量的36.4%,鸭茅青贮中乙酸、丙酸的含量明显下降;提高了苜蓿青贮中乳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丁酸的产生,苜蓿+鸭茅饲草混贮比例为7∶3和5∶5处理结果未检测出丁酸。3个混合青贮组合的粗蛋白含量高出鸭茅单贮31.9%,酸性洗涤纤维低于鸭茅青贮12.6%。在青贮发酵过程中,苜蓿+鸭茅以7∶3比例混合青贮,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5.
据测定,干鸡粪中含粗蛋白19.95%,粗脂肪5.67%,无氮浸出物36.8%,粗纤维7.71%,粗灰分17.26%,水分12.61%,且各种氨基酸的组成较好,还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营养成分高于大麦、玉米,与配合饲料相近。鸡粪加工成再生饲料,既可喂鸡、猪,还可喂牛、羊、鱼、鸭。实践证明,牛羊饲料中可掺入30~40%的青贮或干鸡粪饲料;猪饲料中可掺入20~30%的干鸡粪或30~50%的青贮鸡粪饲料;蛋鸡饲料中可掺入15~20%的干鸡粪饲料;肉鸡饲料中可掺入5~10%的干鸡粪饲料。可  相似文献   

16.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6,38(11):23-24
选用5~8月龄,体重35~40 kg,健康无病的小尾寒羊30只(公羊15只,母羊15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根据青贮处理方法不同,试验分3组,添加尿素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1组;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2组;自然玉米秸秆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尿素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比一般青贮秸秆提高了33.33%,比自然玉米秸秆提高了101.03%;日获利则分别提高了0.32元和0.60元。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P<0.01)。秸秆青贮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添加尿素提高了饲料中非蛋白氮的含量。两种青贮均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但以尿素青贮处理秸秆后饲料报酬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来源荷斯坦育成公牛日粮配方,以达到羊草纤维来源日粮配方相近生产效果,选取体重(375±10.5)kg荷斯坦育成公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来源的饲粮纤维日粮,即试验SL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羊草35%/DM),试验SS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玉米秸秆5%/DM),试验SSS组(全株玉米青贮25%/DM,玉米秸秆25%/DM,大豆皮10%/DM),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SS组各阶段(1~30、31~60、1~60 d)的粗脂肪采食量(EEI)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其中1~30 d,SS组EE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5.00%和15.39%;SS组有机物采食量(OM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降低了2.42%和4.40%(P <0.05);31~60 d,SSS组干物质采食量(DMI)较SS组显著提高了6.32%(P <0.05),而SS组EEI较SL组和SSS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1.43%和18.61%(P <0.05)。1~60 d,SSS组DMI较SL组和SS...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灌溉次数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青贮玉米产量极显著提高(P <0.01),灌溉3次产量可以增加6倍。灌溉处理青贮玉米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碳水化合物(WSC)和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P <0.05),灌溉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MILK 2006奶吨指数8%~11%(P <0.05),与对照相比奶亩指数差异极显著(P <0.01),奶亩指数提高了2.4~5.8倍。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异不显著。青贮玉米栽培管理中,适当予以灌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探究青贮大米草与玉米(0%,15%,30%)和豆粕(0%,15%,30%)组合的模拟瘤胃发酵参数及其组合效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比例的提高,总挥发酸、乙酸、丙酸、丁酸、微生物蛋白的浓度均有提高(P<0.05)。当青贮大米草∶玉米∶豆粕比例为40∶30∶30时,体系pH、乙丙酸比均显著下降(P<0.05),48 h产气量、潜在产气量、产气速率、氨态氮(NH_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和有机物消化率(OMD)均显著提高(P<0.05)。以48 h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有机物消化率的组合效应值以及综合组合效应值(AEs)为衡量指标,青贮大米草∶玉米∶豆粕的比例为55∶15∶30时的组合效应最大(P<0.05)。综上所述,青贮大米草∶玉米∶豆粕比例为55∶15∶30时的瘤胃发酵效率最高、最有益于提高青贮大米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坚  王亚琴  闻爱友  邵涛 《草业学报》2014,23(3):248-254
本试验目的是评价糖蜜添加对西兰花茎叶稻秸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即糖蜜添加为0(对照组),2.5%,5.0%,添加比例以鲜重为基础。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组pH值在青贮发酵最初14 d缓慢下降,青贮第30天,对照组的pH值显著上升到4.96(P<0.05),糖蜜添加组pH值从第3天开始随青贮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30 d后,pH值均低于4.0。在青贮的第14天,所有处理组乳酸含量均达到其最大值,分别为50.82,84.84,86.64 g/kg DM。所有处理组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随着青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青贮发酵过程中所有处理组丙酸和丁酸均未检出或少量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糖蜜添加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乙酸、乳酸含量,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但2.5%和5.0%糖蜜添加青贮在pH值、乳酸/乙酸、乳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上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添加2.5%糖蜜即可提高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