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水稻旱育秧病苗上分离到67个菌株 ,经鉴定分属于镰刀菌58个、腐霉菌7个、丝核菌2个。经回接测定其致病性 ,结果表明致病的镰刀菌主要是串珠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腐霉菌中主要是盐腐霉 (Pythium salinum)、间生腐霉 (P .interedium)和顶生腐霉 (P .acrogenum) ;丝核菌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接种试验表明串珠镰刀菌在6~8d龄幼苗的根中部侵染发病率最高 ,腐霉菌和丝核菌在一叶一心期茎基部侵染发病率最高。药剂试验表明以浸种灵(二硫氰基甲烷)、土菌消(hymexazol)、甲霜灵(metalaxyl)等种子处理加土壤处理 ,防效优于单独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茄茎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0年连续 3年在甘肃省主要茄子栽培区大量采集茄子茎腐病病株和病土 ,经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表明引起当地茄茎腐病的主要病原为镰刀菌和疫霉菌。根据病原形态特征、培养性状以及致病性测定 ,确定其为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黄色镰孢菌 (Fusarium culmorum)和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 nicotianae)。两种镰刀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均为20~30℃ ,最适pH为7.0;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3.
采用PDA平板法检测了来自新疆自治区的2个品种的食葵种子带菌情况,并测定了9种不同杀菌剂对食葵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和对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食葵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种子内部寄藏真菌主要有链格孢属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还有根霉属(Rhizopus)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等;2个食葵品种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咪鲜胺具有良好的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种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驹 《植物保护》2001,27(3):17-19
1993~1995年在青海海东地区采集1005个麦类赤霉病标样 ,鉴定结果表明其分别属于镰刀菌属的 7个种 ,其中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出现频率为54.3% ,接骨木镰刀菌 (F .sambucinum)出现频率为19.3% ,锐顶镰刀菌(F .acuminatum)、燕麦镰刀菌(F .avenaceum)和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出现频率均为6.5%,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和茄病镰刀菌(F .solani)为3.2%。对小麦穗部致病力测定结果 ,禾谷镰刀菌为“强” ,接骨木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为“中-强” ,三线镰刀菌为“弱-中” ,黄色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为“弱”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从3块病田的37株罹病小麦上分离得到56个真菌菌株,分别被鉴定为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Fr.)Ces.]、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Corda et Fr.)Sacc.]、麦斑点附球霉[Epicoccum triticiP.Henn.]、小壳色单隔孢菌[Diplodiellasp.]、交链孢菌[Alternariaspp.]、芽枝霉[Cladosporiumsp.]、黑孢霉[Nigrosporasp.]。其中,雪腐镰刀菌致病性最强,燕麦镰刀菌致病性中强,麦斑点附球霉致病性弱,其余菌不致病。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普遍,尤其是二年生的五味子茎基腐病发生严重。五味子茎基腐病在5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初为发生盛期。本文对五味子茎基腐病进行了症状描述,并对不同地点采集的病样分别进行木质部和韧皮部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害可由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茄腐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4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起。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苹果黑点病症状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在甘肃省天水、陇南苹果产区发现苹果果实黑点病 ,经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表明 ,其主要致病菌为苹果柱盘孢霉 (Cylindrosporium pomi Brooks) ,其次为苹果茎点菌 (Phomapomi Pass)。该病在苹果不同品种果实上造成的症状不同 ,将其归纳为 5种症状类型。该病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
国内首次发现,碱茅和甜茅可作为条锈菌的寄主。小麦条锈流行小种条中25和22号在北京近郊自然条件下分别侵染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湖北神农架一种甜茅(Glyceria sp.)上的条锈分离菌在小麦条锈鉴别寄主上的毒力范围比条中25号更广:对水源11有毒力,在洛夫林13和牛朱特上能产生具有正常萌发与再侵染功能的夏孢子。推测野生禾草在锈菌新致病类型的发生和维持方面可能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棉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菌丝体中提取的蛋白质为抗原,制备出3个生理小种、6个菌系的抗血清。琼脂双扩散试验效价1/16—1/32。这些抗血清与串珠(F.moniliforme)、半裸(F.semitectum)、木贼(F.equiseti)和茄病(F.solani)等4种镰刀菌的双扩试验,无肉眼可见或仅有微弱的沉淀线出现,其血清学关系较远;与尖孢种内的黄瓜(F.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菜豆(F.oxysporum f. sp. phaseoli)和啤酒花(F. oxysporum f.spp.)等3个专化型的双扩试验,具有明显的沉淀线,其形状、条数及清晰度有差异并出现交叉,血清学关系较为密切;与棉枯萎镰刀菌3个小种14个菌系的双扩试验,具有多条沉淀线,融合多,分枝少,同源反应比异源反应清楚,其血清学关系更为密切。 综合分析镰刀菌的形态,致病性和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镰刀菌血清学关系与镰刀菌形态学、致病性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血清学方法可作为棉枯萎镰刀菌分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程的时间(y)的关系模型为y=21 900e-0.303 5x2=1.65<χ20.05,7=14.07)。同时,根据高温区病害的严重度(y)与温度(x)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为:y=-3.00x+76.60(r2=0.922 1**),由此计算获得了连续10 d(一个病程时间)温度为25.53℃即可终止此病害的病程。该试验结果将为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