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上升之势,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看出要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需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许多社会公益组织已经开始关注并且参与其中。以江西省留守儿童现状为调查依据,通过跟踪探访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应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入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去,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路鸿 《甘肃农业》2006,(10):83-84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HIK课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包括监护状况令人堪忧、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安全隐患无处不在、道德发展出现危机、心理健康揪人心痛等。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紧迫任务。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应该是一个由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献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87-5188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凸现,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所关注的难题。在分析了和谐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是近年来农村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拓宽留守儿童进城入学的渠道,需要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需要为留守儿童选择合适的委托监护人,还需要依靠法律的健全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组织的关爱和公益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8-2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其子女大多被留在原来的乡村继续生活求学,被留在乡村的孩子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2亿人左右,留守儿童有61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40%左右。随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成为城市化建设引发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195-197
留守儿童这一庞大、特殊的弱势群体,作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备军,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机会成本的研究视角出发,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且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对进一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加干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07-208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出发,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提出了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针对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在价值定位、人文氛围、教育监护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携手通力,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侯凯  李金多 《现代农业》2008,(11):54-55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其受教育的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从留守儿童存在的基本状况和带来的社会问题入手,分析了该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关爱留守儿童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目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习成绩较差;情感缺乏;道德教育出现真空;儿童安全无保障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66-26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特殊的生活情境下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在成长过程中成为问题儿童。农民工常年外出打工为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但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他们的后顾之忧。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是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多元主体要合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关注"三留守"问题的背景下,由于儿童处于心智发育关键时期、易敏感、可塑性强的特点,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三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入手,初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差异的感性原因,结合儿童教育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层次原因,并寻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90-19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向城市转移,导致了一个新兴的群体产生——"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有6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这些离开父母的儿童多数有亲人照看,还有小部分的儿童独自生活。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笔者从多方面研究,提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但其是否会通过代际交换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溢出效应呢?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留守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在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通过增加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照料时间,进而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老年人对留守孙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新农保对其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相比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新农保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大。由此可以看出,新农保不仅直接提高了参保老年人的自身福利水平,而且还带来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有效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2):6-7
<正>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农村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往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