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郑县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双低"油菜种植。该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高产优质"双低"油菜进行种植,经过10余年的示范推广,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平均亩产140 kg,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双低"油菜的推广种植,促进了油料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2.
"史力丰"是由多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优质油菜经复合杂交而成的甘蓝型多系"双低"油菜新品种.我县2000年秋引进,在大冈、北龙港等镇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品质较优,产量较高,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及耐肥性较强,适宜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双低”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本市推广种植的10个"双低"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和生育特性比较,筛选出最适合本市种植的油菜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并推动本市油菜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豫南地区是我国双低杂交油菜主产区之一,也是我省油料"倍增计划"项目重点实施区域.为了更好地挖掘优质油菜增产潜力、提高种植优质油菜的效益和油菜籽的品质,在目前油菜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实行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密度合理化、施肥配方化、管理科学化等关键技术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我们总结完善了一套"两高双低"优质油菜保优栽培技术和"两高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既实现了优质品种向优质商品的转变,又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适合于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7.
我省是我国重点油菜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 40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优质(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年种植面积已达500多万亩,在全省涌现出如霍邱、肥东、无为、望江、舒城、寿县、巢湖等一大批发展优质油菜生产的重点县市,成为全省优质油菜产业化的典型,其种植优质油菜的规模一般都已占县市油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一批如霍邱荣兴、芜湖金田、寿县安丰、无为江坝等油脂生产企业已涉足优质菜油的加工和产业化开发,近百万亩优质油菜被龙头企业确定为生产基地,其中"金田花”牌双低优质菜油畅销省内外,荣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8.
正高油分、高抗逆、高产量"三高"优质油菜新品种育成了湘杂油631、湘杂油763和湘杂油199三个高油分、高抗逆、高产量优质油菜新品种,菜籽含油量分别达45.8%(湖南省最高)、45.7%和43%,比湖南同期种植的油菜品种的含油量高出3~6个百分点。同等产量水平下种植以上品种每667平方米可多产油6~15公斤,在湖南及周边省共推广  相似文献   

9.
油菜作为西藏的三大农业产业之一,实施油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行油菜的标准化种植,加大推广种植优质油菜品种,可提高我区油菜产量,本文就油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湟中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为了解决油菜传统、落后、粗放的种植方式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小劳动强度,我县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油菜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油菜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之路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苏中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以姜堰市为例,其种植面积占夏熟面积的35%左右.近年来审定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较多,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通过试验掌握有关特征特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们搜集了省内外推广的几个主要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适合红塔区种植的杂交油菜组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003~2004年红塔区农技站承担云南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秦优10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0号试验、试种和推广种植,秦优10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寒等特点,群众认可度较高,目前是我县油菜的主体品种。在多年种植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应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牟定县实施了省农业厅下达的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通过扩大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品种上引进"双低"优质油菜花油系列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技术上采用直播少(免)耕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群众油菜种植管理水平和单位面积效益,促进了牟定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油菜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将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标准化的推进,突出科技兴农,重点抓好4项推广技术。 1.优质水稻及其保优栽培技术。为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稻米品质,上海市将实施《优质稻米三年发展计划》,按照计划,从2001年起以每年翻番的推进速度,到2003年基本实现本市稻米生产优质化。围绕计划的实施,农技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水稻引种筛选力度,加快优质杂交粳稻推广,研究与优质品种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建立健全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栽培技术体系。同时,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及有机稻米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2."双低"油菜及其农艺、农技配套技术。按照《2001~2003年上海市优质油菜三年发展计划》的目标要求,以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为途径,加快"沪油15"等优质"双低"油菜推广,争取到2003年实现本市油菜生产"双低"化。同时,积极开展油菜直播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农艺、农技配套技术研究,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 3.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上海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为推进上海郊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配合市农艺、种子标准化委员会,进一步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种子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标准的制订实施。2001年重点突出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作物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即优质杂交粳稻制种技术,优质水稻抛秧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水稻直播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4.节本增效技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重点开发应用水稻、油菜简化农艺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如双低油菜直播配套机械收获技术等);粮油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直接还田适用技术;种子包衣剂、新型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浙双72"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双72"系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宁油七号"与"马努"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已通过品种审定.平湖市1995年冬种引进,经4年品比、3年大田对比试验,于1998年冬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获得种植户一致好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示范面积2.29万亩,2000年扩大到9.1万亩,2001年全市达11.5万亩,已成为我市油菜主栽品种,也是目前生产上唯一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7.
浠水县是全国优质油菜种植历史最早的地方之一 ,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九五"期间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油菜改良项目以来,该县"双低"油菜的种植规模与效益逐年递增,已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近 1 000亩,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现代化种子生产经营体系. 2002年 , 浠水县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示范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是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苏油1号"系我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高产新品种,于1999年8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同年秋已在本省淮南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同时被沪、皖、浙等地引种进入生产种植.为配合各地对该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在生产中实行因种栽培技术,以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与增产潜力,我们于1998~1999年选用本地区油菜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因子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湘杂油1号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利用油菜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我县于1999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试种后表现良好,2000年在全县推广种植2000多hm2,在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