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甜橙类,冬季低温低于-5℃就出现严重冻害,宽皮柑桔类的温州蜜柑虽耐寒性较强,但在-9℃的低温下也导致严重冻害。因此,低温是柑桔分布的限制因子。我国柑桔生产的北缘地区主要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汉江上、中游,陇南山地和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偏南地区以及中亚热带偏北部分地区。本区包括甘肃的武都地区,  相似文献   

2.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位于长江三峡中段。生态气候条件独特,种植柑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已种植面积2333hm^2,全县规划到2010年发展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5333hm^2。如何从果园选址、建园定植、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实行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保证柑桔产品质量与安全,冲破国际果品贸易上的绿色壁垒,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为土壤肥力提升、固碳减排和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1988至2019年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田监测数据(1298个点位),分析水田、旱地和水旱轮作下SOC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方程拟合和提升回归树模型探究气候、施肥和土壤属性对SOC密度变化的影响。  【结果】  1988―2019年全国农田表层(0―20 cm) SOC密度平均为35.13 t/hm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现为水田>水旱轮作>旱地,水田和水旱轮作较旱地分别高53.2%和24.9%。SOC密度随监测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水田、旱地和水旱轮作分别在2000、1998和2004年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呈上升趋势。不同利用方式水田SOC密度随监测时间的变化趋势在东北地区逐渐增加,华南地区逐渐降低,西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则先降低后增加,转折点分别在1995和2002年;旱地SOC密度的变化趋势在西北、华北和华南地区逐渐增加,东北、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先降低后增加,转折点分别在2008、2004和2004年;水旱轮作下SOC密度的变化趋势在长江中游、下游地区先降低后增加,转折点分别在2001和2013年,在西南地区呈先上升后微弱下降趋势,转折点在2012年。提升回归树结果显示,水田SOC密度后期上升阶段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在西南、东北和华南区是年均温,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分别是钾肥用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旱地SOC密度后期上升阶段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在东北为年均温,华北和华南为年均降雨,长江中游、下游区为氮肥,西北为有效磷;水旱轮作SOC密度后期上升阶段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在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为年均降雨、有效磷、氮肥。  【结论】  1988―2019年全国农田表层SOC密度除华南水田外,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水田、旱地和水旱轮作土壤的转折点分别在2000、1998和2004年,旱地SOC密度的提升快于水田和水旱轮作。影响表土SOC密度提升的主要因素,东北和西南地区水田和旱地为年均温,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为钾肥投入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旱地为氮肥投入;华南地区水田为年均温,旱地为年降雨量;华北和西北地区旱地为年均降雨和土壤有效磷含量;西南和长江中游水旱轮作区为土壤有效磷含量,而长江下游为土壤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究长江经济带2005—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为统筹谋划整个区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区域,建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耦合测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快于生态环境指数。(2)从空间格局上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一致的地势阶梯特征,即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而从省域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格局,具体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结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今后应注意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从树种运用上来看,"杨柳榆槐椿,楸构梓两桐"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四旁"植树、护路护岸护滩的当家树种;从草种选择运用上来看,除饲草用途外,边坡绿化、湿地保护中草本植物的利用率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好。多年来,黄河下游地区在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边探索边治理,逐渐积累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做法。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作出的指示精神,在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范围内河道两侧开展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可充分发挥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改善作用,推动黄河下游两岸人民奔小康步伐,促进这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库容”分析1998洪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特大洪水,其汛情仅次于1954年,比如武汉最高水位达2943m,仅比1954年的2973m的历史最高记录低030m。然而,对长江中、下游来说,其抗洪难度却大大超过了1954年。究其原因,强大的暴雨是主要直接原因外,长江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柑桔种植北缘地区在冬季柑桔除常遇低温袭击外,还屡受大风危害,为区别于其它季节的大风,把冬季大风称之为“寒风”。有的地区某些地段柑桔的寒风危害频率远比低温危害频率大得多。如上海市宝山县长兴岛,-7℃低温频率为8.6%(近十年一遇),-8℃低温频率仅为4.3℃(二十多年一遇),但这里冬季大风却非常频繁,对柑桔产生一定危害,因此研究和防御寒风对柑拮危害是北缘地区柑桔生产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柑桔越冬低温的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冬季的低温冻害,是我国柑桔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由于柑桔对低温的反应极其敏感,所以评价一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栽种柑桔,主要应分析该地区冬季低温的寒冷程度如何。当冬季出现了柑桔所不能忍受的低温时,即使历时很短,也会使柑桔遭受冻害。因此,用一地区的年极端最低气温来衡量柑桔的越冬条件是可行的。其中,分析一地区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历史资料,对评定该地区柑桔的越冬条件尤为重要。当冻害指标确定后,经常看到人们用“低温指标T平均x年一遇”作为分析的依据。x值大,则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所测的塔里木河下游4个典型监测断面上16个土壤剖面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过去的勘测数据及文献资料,依据"时空互代"原理研究了下游荒漠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探讨生态恢复对有机碳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化对塔里木河下游土壤有机碳影响均较大;自塔里木河下游上段至下段,上层(0~5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下降趋势;阿克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比英苏、考干的多3~4倍,英苏地区的比考干地区的约多1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会显著增加,但是,在塔里木河下游土壤有机碳的增加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区,选择有利的小气候环境栽培柑桔,这是防御柑桔寒(冻)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广布,河湖水库众多,这些山体和水域不但其本身的气候与平原和远离水域的地区不同,而且对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震后灾区可能发生的各类主要污染物通过面源迁移扩散方式进入岷江(涪江)-长江干流水体,并形成污染,不仅对震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也对成都及下游地区的水环境安全甚至长江干流和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就震后灾区各类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污染物进入岷江(涪江)-长江水环境的途径和特点、关键水文站点的监测方案和水污染风险评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科学测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非协调耦合度,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协调耦合、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了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非协调耦合关系。[结果] ①随着时间的演变,城市之间生态保护水平差距减小,但高质量发展差距增大,两个系统的非协调性耦合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②空间分布上,非协调耦合度值小于等于0.5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下游,且逐渐向中上游扩散。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非协调耦合度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结论] 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非协调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群以及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是破解地区非协调耦合发展程度较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 柑桔(指宽皮桔,下同)是深受人们欢迎的水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柑桔销售量也诼渐增长。如上海全市柑桔销售总量1963年为3630吨、1973年为6300吨、1983年为16740吨。为了缓和上海市场柑桔供需矛盾,有关部门从1958年起曾在上海郊区试种柑桔,由于冻害影响,大部分地区收获不佳。从1971年起,上海市农科院、上海市前  相似文献   

14.
冻害是柑桔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省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带,冬季常因寒潮侵袭而出现明显的降温或连续低温阴雪(雨)天气致使柑桔遭受冻害。特别是金衢(金华、衢州)盆地和浙北地区,冬季降温尤为强烈,以致在历次出现的冻害中都以衢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大部分地区是《我国柑桔生态适宜性区划》中的最适宜、适宜栽植区之一。本文试就我省的气候与柑桔,浅谈己见。  相似文献   

16.
湖北巴东北部地区生态农业基地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巴东北部地区东氵囊口、沿渡河与溪丘湾三镇的名优柑桔、柚子与茶叶生态农业试验基地的实地考察和土壤样中 18项地球化学指标的特征分析 ,着重研究了该名特优果茶试验基地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与柑桔、柚子、花生和茶叶等农作物长势之间的关系 ,认为该区柑桔与柚子基地的土壤环境总体良好 ,少数劣质柑桔、柚子地区土壤过高的 pH值以及相对缺乏的营养元素和矿质组分 ;而茶叶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As污染 ,但总体土壤环境适合种植茶叶。文章最后提出了控制劣质保持优质柑桔、柚子和茶叶生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双环法对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的37个县(市)进行原位测试,对其典型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利用蒋定生公式和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拟合的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和Kostiakov经验公式;土壤稳渗速率与容重呈负相关,与孔隙度、〉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粉/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土壤特性不同.而使土壤稳渗速率随土类发生有规律变化.黄壤系列土类最大.然后是石灰土、紫色土.红壤系列土类稳渗速率最小;土壤稳渗速率住长江中上游地区呈现规律性的地域分异。四川盆地以及毕节地区是稳渗速率极高值区,陕南和陇南地区、三峡库区以及丹江口库区是稳渗速率高值区。金沙江下游地区以及湘东赣南红壤丘陵区是稳渗速率一般区.土壤稳渗速率的空间分异与长江流域目前的重点产沙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我省柑桔存在冻害。生产上提出柑桔的防冻主要部位在哪里?柑桔枳砧高度是多少为最合理?(既有利于防寒抗冻,又有利于树势和有较大的结果体积)。为解答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英国《今日世界》第5期P.M.弗恩赛德的文章说,14个国际环境组织出于环境的考虑,认为三峡水坝是“构思愚蠢的大工程”:使30万人搬迁;危及长江特有的中华鲜和白鳍豚的生存;导致下游湖泊水源枯竭,从而危及鹤群的生存,导致下游农田土壤贫膺,鱼类缺乏饵料,导致长江三角洲土地盐碱化,切断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堤坝,导致海水侵蚀640公里的海岸线。  相似文献   

20.
接种弱毒性病毒是防治柑桔病毒症、促进柑桔增产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该技术在柑桔生产上应用的意见、试验效果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