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分析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探究其主导影响因素,对研究区4个乡镇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态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 10.0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各类合作社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分布主导因素进行探究。清漳河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为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种养业和服务业5种类型。合作社规模方面,以林业类核桃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分布广泛。影响因素方面,林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林地面积,决定力q值0.316;种植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耕地面积,q值0.222;养殖业、服务业类主导因素为农村居民区域面积,q值分别为0.268、0.273;种养业类主导因素为乡村路网,q值为0.258。研究认为,贫困山区小流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呈现小型化、初级化;在空间分布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存在地域分异现象,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规划广西种植业结构,提升广西木薯产业的竞争力,笔者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0、2011、2012、2013年广西88个县区的木薯种植空间分布状态、集聚态势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广西木薯种植有向南部转移的趋势,南北分异显现,2013年广西木薯种植形成了"龙州—富川"分异线,形成了"三足鼎立"态势;广西木薯均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且地理集聚现象呈现由减弱到逐步增强态势;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显示,HH类型和LL类型的区域较多,且HH集聚区内研究单元的个体差异较大;LISA集聚图表明,广西木薯种植在局部范围内存在扩散效应,并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集聚分布格局;自然资源、本地木薯加工厂的能力、比较效益、外出务工劳动人数、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得出了广西木薯种植的空间相关性,为木薯种植业空间优化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浙北山区典型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山区小流域与平原河网小流域在地形地貌上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它们在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上必然也不尽相同。笔者以西山村为例,就太湖地区浙北山区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规律进行调查,提出治理相关对策。调查结果表明:西山村总氮、总磷污染排放总量分别高达3604.99 t/a和609.17 t/a。该流域的4大污染源对TN的贡献率依次为:雷竹林-茶园种植业(47.59%)>养殖业(24.41%)>生活污水(19.94%)>水稻种植业(8.06%);对TP的贡献率分别为:雷竹林-茶园种植业(49.59%)>养殖业(24.13%)>水稻种植业(20.90%)>生活污水(5.38%)。该流域面源污染控制重心应放在雷竹林-茶园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上,特别是雷竹林-茶园种植业这类高效益种植业上。笔者认为,进行河道修复,结合人工湿地净化,并充分利用当地稻田种植区以及生态沟渠对氮、磷污染物进行消纳,将其进行技术整合在山区小流域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对新沂市耕地产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空间自相关性等方法,对新沂市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耕地保护分区方法。结果表明:(1)从气候、自然因素及技术水平出发的耕地产能体系对于耕地综合产出及效果评定具有适用性;(2)新沂市耕地产能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具有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且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负相关类型(LH型和HL型)则分布零散;(3)空间分异特征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大尺度下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异程度较小,但不同尺度下的空间自相关性的分布格局具有趋同性;(4)结合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提出耕地保护分区,以期为研究区域的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云方  卢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56-458
为了探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为今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存在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个因素。研究发现,乡土文化、政府介入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建设美丽中国云南篇章,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通过以云南省为研究空间载体,拟克服突破生态环境偏重单要素的传统评价方法,筛选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讨云南省生态环境及空间分异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思路对策。结果表明:云南省环境容量中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生态环境重要性较高、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明显,可分为综合平衡区、效率主导区、环境主导区3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测棉纤维综合品质。对棉纤维综合品质地域分异进行科学评价,以ESRI公司的MapObiects(MO)为开发平台,VisualBasic6.0为开发语言,基于棉纤维综合品质模型,研制了棉纤维综合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棉纤维综合品质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并可对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224个棉花主栽县(市)站的气象因子数据库的维护与查询;实现了计算和预测各站点当年和下一年主栽棉花品种的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棉纤维综合品质,并自动生成专题图。以山东省为例,对棉纤维综合品质地域分异进行了评价。运行结果表明:(1)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2)准确、直观地实现预测结果的空间表达;(3)实现对任意站点的评价,系统通用性与灵活性较强。此系统为国内首次开发,实现了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棉纤维综合品质的预测和地域分异分析,为保障棉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碳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农业碳排放,怎样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种植业的碳排放更需重视。基于2009—2020年山东省面板数据,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格局,为完善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山东省种植业总体碳排量呈现下降态势,山东各地市农业碳排放总量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至西北部呈现“高—低—高”的走势;山东省碳排放强度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种植业碳排放强度与种植业碳排放量在分布格局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上述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得出结论:农业发展水平、农村人均收入、农业结构对种植业碳排放结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则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省省农业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农业竞争力为研究目的,选取1980-2011年湖南省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及变形的动态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参照全国农业发展水平及湖南省周边五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整体发展呈良好态势,农业发展对全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全国水平来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相对于周边区域来说,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各有不同,其中种植业和林业具有明显的空间竞争优势,但牧业和渔业却呈现空间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10.
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市)为研究单元,应用两阶段聚类法,对广西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揭示各研究单元与指标变量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西76个县(市)可分为4种发展类型:高度协调发展类型Ⅰ,中等协调发展类型Ⅱ,初级协调发展类型Ⅲ和整体发展滞后类型Ⅳ。各类型的发展水平差异有明显地域联系和分异特征,总格局为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空间结构呈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帅  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96-101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以上海市为例,依据1992—2012年上海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产值和农村流动人口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改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对农村流动人口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关系以及农村流动人口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与4 个子行业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贡献值为正,对林业和渔业贡献值为负。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向种植业和畜牧业流动将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功能发挥及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合作社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倒逼、相对匮乏的物质生活资料、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导向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农民合作社从横向合作向纵向合作深化,其功能也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拓展,对于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利益分化明显、乡村社会信任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实现国家与乡村社会发展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13.
石灰岩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山区因土地利用存在可用面积少和可利用方式有限等诸多问题,容易导致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研究石灰岩贫困山区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探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缓解石灰岩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选择Logit模型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权属和土地利用方式三个方面着手,系统分析现阶段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土地承包政策依然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因素;而农户自身的家庭类型、个人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因素则分别通过农户不同方面的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当地政府应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为基本原则,根据石灰岩山区的特殊背景,从差异化修正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合理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陇南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决好山区乡村问题对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以陇南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GeoDa空间分析工具,从数量、规模、形态、邻近度出发,探索了山区乡村聚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陇南市独院和小型聚落数量庞大,占乡村聚落总数的79.25%,大、中型聚落数量相对较小,但面积占乡村聚落总面积的79.66%;(2)西和县的中西部和徽县的中部是单位土地面积上乡村聚落数量和面积高值出现的热点区;(3)陇南市乡村聚落规模在东西方向上呈现“中部较东西两侧大,东部略大于西部”的特点,在南北方向上呈现“自南向北缓慢增加”的特点;(4)陇南山区最西端有一个狭小的聚落形态规整带,其余地方乡村聚落的形态普遍不规整;(5)陇南山区乡村聚落形状指数存在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的特点;(6)陇南市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较高,聚落显著聚集的村有1937 个,占全市行政村个数的61.16%,并且显著聚集的村在空间上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差异,为乡村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四川丘陵区的平乐镇和高山峡谷区的梭坡乡为研究区,收集乡村旅游相关文献和资料,使用遥感影像和外业调查绘制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和变化强度,比较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呈耕地和林地减少、交通道路用地和住宅用地增加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农林地相互转化现象,旅游业、农林产业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2)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丘陵区平乐镇的变化强度大于山地区梭坡乡。四川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宜根据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等制定农林业、旅游业综合规划,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孔有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20-426
内容摘要: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取代了已存续五十多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文以江苏省陈巷村股份合作社为例,对这种新型的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产权结构分析。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较明晰,股东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股东权益不因迁移而被剥夺,集体资产不因社区合并而被简单合并或平调。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比具有诸多制度绩效;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利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干旱区村域种植业生产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旱地区生态脆弱的奇台县西北湾乡三屯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问卷调研与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种植业成本构成及关键成本、成本与土地种植面积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作物种植类型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打井成本和作物种植成本是影响农户种植业生产总成本的重要因素;种植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地租、作物种植成本和打井费用是影响种植业收益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属于粗放的土地资源依赖型,承包土地面积扩张是影响农民种植业收益的主要方式;小麦种植是农户的种植业的主要收益来源。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应用调查问卷法对京津冀农村各生活能源消费比例及人均消费量进行了调查,对京津冀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Tobit模型对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电能、煤炭、秸秆和油的消耗量具有显著影响;人口数量对煤炭、液化气和油的消耗量具有显著影响;种植面积对煤炭、秸秆、薪柴和液化气的消耗量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优化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和解决雾霾天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以西部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受信贷排斥的状况进行识别,分析影响农户受信贷排斥的因素。研究表明:相当大比例农户处于信贷排斥状态,农户受到的信贷排斥类型主要是价格排斥、自我排斥、条件排斥;在影响农户受金融排斥状况的变量中,户主年龄对农户信贷排斥状况有显著正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是否具有特殊技能、是否种植大户或养殖大户、家庭年收入、生产性和生活性固定资产价值、住房情况变量对农户信贷排斥状况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汪辉  史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199-204
盘活农村闲置农宅流转经营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宅合作社的定义与内涵,分析了农宅合作社的价值与意义,归纳了农宅合作社的“村集体 农户”、“企业+村集体+农户”两种经营类型,提炼出三种开发模式: “自然风光型”、“文化产业型”、“历史教育型”,指出目前农宅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特色表现力不够、低端同质化等问题,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农民意识、规范利益共享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