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绿色木霉菌H06菌株产孢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绿色木霉H06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00 r/min,装液量74.70 mL/250mL,接种量5.83%,pH 7.5,温度29.50℃,培养时间72 h,菌龄48 h.H06菌株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7.64×109个/mL.经3次平行试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133%.  相似文献   

2.
陈莉  杨双全  徐茹  王修俊  谢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29-13131
[目的]优化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研究,分别考察发酵时间、氮源、接种量和pH值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绿色木霉产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FPA酶活在发酵2d后达到最高值,Cx酶活在发酵3d后达到最高值。发酵培养基以蛋白胨为唯一氮源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发酵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初始pH值为4.5。[结论]不同培养条件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活力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3.
生防哈茨木霉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影响4种生防哈茨木霉菌株NF9、P1、CT22,TC3产生木聚糖酶活性的培养条件的研究,优化哈茨木霉菌株产生未聚糖酶的pH、温度、表面活性剂Tween 80浓度和培养时间等参数.结果表明.在丰固体培养基和振荡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哈茨木霉菌株中最适木聚糖酶产生的条件不同.哈茨木霉菌株NF9产生最大木聚糖酶活性的条件是PH 5.0、30℃、0.7%(表面活性剂Tween 80浓度)和72h;在P1中是pH 4.0、27℃、1.2%和84 h;在CT22中是pH 5.0、27℃,0.7%和84 h;在TC3中是pH4.0、30℃、0.7%和96 h.  相似文献   

4.
绿色木霉 X-13株固态发酵产酶优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绿色木霉X-13株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优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评分的决策方法分析表明,X-13株的产酶优化条件是:稻草粉与麸皮的比例1.5∶1,料水比1∶1.5,氮源是2.0%~2.5%硫酸铵,培养基起始pH值6.0~6.5,250 mL三角瓶中装培养基15~20 g,培养时间60 h;以0.01 mol/L,pH 7.4 PBS于室温下浸提发酵培养基2 h,所得粗酶液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在耕地保护日益严峻、城镇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越发显得重要而紧迫。采用问卷调查和归纳分析方法,以国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长垣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流转情况、总结宅基地管理中存在问题,探索了经济新常态下适合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宅基地入市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规划引导、立法支撑、科学管控、规划监管是农村宅基地入市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AM)对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Tr16液体发酵产孢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PB)方法,先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产孢量的3个主要因素:MgSO4、H8MoN2O4和酵母提取物,再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和RSAM,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5 g/L、KH2PO48 g/L、MgSO41.29 g/L、丙三醇10 mL/L、蔗糖10 g/L、H8MoN2O40.99 mL/L、酵母提取物4.83 g/L、可溶性淀粉5 g/L。经过3次平行测试,Tr16的平均孢子产量为6.19×108 CFU/mL,与预测最大孢子产量接近,比未优化的培养基孢子产量提高了70.8%。  相似文献   

7.
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形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  曹冬煦  曹松屹  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8-2329,2403
研究了绿色木霉F264(Trichoderma viride pers)的原生质体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菌丝菌龄为18~20h,用溶菌酶:蜗牛酶=3∶3(mg/ml)的混合酶,以0.6 mol/LNaCl渗透压稳定剂的磷酸缓冲系统最好,在32℃酶解3h,原生质体产量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固体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菌株产酶能力的测定,确定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HW07作为生产纤维素酶的最佳菌株。同时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和培养过程对产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固体培养生产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研究了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曲料的绝干酶活力达2605.1U/g,产品收率79.0%。  相似文献   

9.
Trichodermaspp.existedinsoilandsomeofthemwereantagonistforpathogenofmanyplantdiseases.ThevalueofTrichodermaspp.forretratining...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里氏木霉的固体发酵产孢条件。[方法]以产生孢子的数量作为响应值,应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m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里氏木霉固体发酵产生孢子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里氏木霉最适合碳源为稻草粉和麦麸,其含量比值为3∶2,最合适量为15g;最合适无机氮源为(NH4)2SO4,最合适量为2g;利用Plackett-Burmam确定了含水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是影响里氏木霉孢子产量的显著性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了最大孢子产量区域,并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大产胞量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稻草杆粉6g、麦麸9g、(NH4)2SO42g、含水量65%、培养温度29℃、发酵周期72h、起始pH5.5,此时孢子数量为2×1010个/g,是优化前产量的1.4倍。[结论]该试验利用低廉的稻草杆粉和麦麸为碳源优化了里氏木霉固体发酵产生孢子的生产条件,有助于降低里氏木霉的生产成本,提高里氏木霉的孢子产量,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玉米成熟期茎秆石蜡切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纤维化程度高,材料硬度大等结构特点的石蜡制片方法。[方法]以成熟期玉米基部茎秆节间的部分组织为材料,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结构特点,对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石蜡制片方法。[结果]玉米茎秆石蜡制片方法较传统方法整体上缩短了制片周期,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水分含量低减少脱水时间、采用蜡屑逐级透入弥补了传统透蜡不能使皮层致密的厚壁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透蜡完全的缺点,并根据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程度高的结构特点缩短染色周期,获得了厚度为10μm且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玉米成熟期茎秆横切切片。[结论]该方法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玉米的生长机制和品种鉴定提供基础,同时为成熟期单子叶禾本科植物茎秆的石蜡切片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碱浸泡法和氨水浸泡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方法以及温度、酶用量、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得出最佳酶解条件,并利用最佳条件下的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结果]碱法预处理玉米秸秆能有效地提高酶的水解效率。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的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为:pH值4.5~5.0,温度50℃,底物浓度3.33%,酶用量950U/g秸秆。利用秸秆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后,溶剂(丁醇、丙酮、乙醇)的产率比值为10.O:1.5:1.0,与传统发酵(6:3:1)相比,提高了丁醇所占的比值。[结论]该研究为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验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寻求农业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秸秆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农业秸秆产生还原糖、生产乙醇、生成腐殖酸、制氢等方面对玉米秸秆资源化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玉米秸秆制备饲用乳酸菌培养基。[方法]以玉米秸秆、玉米芯、豆粕和大豆糖蜜为原料,制备乳酸菌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乳酸菌培养基的配方。[结果]饲用乳酸菌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1.0%玉米芯、2.0%玉米秸秆、0.3%豆粕、0.3%大豆糖蜜,自然pH。[结论]该研究拓宽了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从利用烟秆制备活性炭、提取化学原料、造板、造纸、生产生物质燃料、生产肥料与基质共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烟秆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烟秆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被稀硫酸预处理后,经纤维素酶转化,并利用混合茵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唐山丰润当年产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用1.0%的稀硫酸预处理,用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在纤维素酶、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共同作用下采用同步糖化共发酵法生产乙醇。[结果]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生产的最适条件为:玉米秸秆由稀硫酸处理后,滤渣中添加适量营养,接入1.8×10^7~1.9×10^7个/g底物Tr/choderma reesei TJK-108孢子悬浮液,于30℃固态培养7d。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1℃,发酵周期72h,转速120r/min,纤维素酶用量35IU/g(对底物),热带假丝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2:1,酵母菌接种量为10%。在最适发酵条件下,乙醇产率为0.150g/g(乙醇/玉米秸秆),比其他试验组产率都高。[结论]玉米秸秆是价廉易得和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被纤维素酶转化后可以生产乙醇部分替代石油,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而且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亮  伍小兵  翟井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65-3366
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可生成燃料乙醇.综述了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几个关键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聚糖,为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秸秆烘干、磨碎、过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50℃时,木聚糖降解率最大。木聚糖酶添加量为65×104U/g,酶解时间为20 h及pH值为4.0时,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27.80%、27.00%、26.37%。[结论]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65×104U/g、pH值4.0、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为26.61%。  相似文献   

19.
稀碱法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  张婷  龚乃超  李红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65-9166
[目的]为获得产气效果较好的秸秆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稀碱法预处理的单因素分析,研究了稀碱法预处理中NaOH浓度、水浴加热时间和温度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当NaOH浓度为6%时,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最佳,产气量比未处理的对照组提高了110%。水浴加热时间以3 h为最佳,产气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07.9%。水浴加热温度以100℃为最佳,产气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15.8%。[结论]稀碱法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酶解糖化生产乙醇等生物转化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玉米秸秆本身具备的紧凑木质纤维素结构使其对酶水解具有较强的抗性,导致其生物转化和可利用价值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生物利用价值,必须要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其原有结构.在各种预处理方法中,碱性试剂预处理方法因其工艺相对简单,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