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明化学诱变剂DES诱变处理效应,开展了高粱不同基因型、不同DES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的比较试验。通过同一品种、相同时间、不同DES浓度比较试验,明确了DES的半致死浓度为0.3%~0.35%,0.5%为致死浓度;通过同一品种、相同DES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试验,明确了DES最佳处理时间为10~14 h;通过相同DES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不同品种试验,明确了不同品种对DES的敏感程度不同,它们的半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都有一定差异。虽然不同基因型对DES的敏感程度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材料适宜的DES处理浓度范围为0.3%~0.35%。 相似文献
2.
4.
利用不同浓度的EMS对高粱晋粱5号和V4B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处理,分析EMS处理对高粱出苗及株高、叶片、穗型、育性和成熟期的影响,确定高粱EMS处理的最适条件,为高粱种质创新以及品种培育和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晋粱5号和V4B的出苗率、相对成苗率变化总趋势为随EMS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增长而升高,但是与对照相比,部分EMS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株高变异率、育性变异率及成熟期变异率变化总趋势为随EMS浓度升高而升高,而EMS处理对两个种质的叶形变异率和穗型变异率的影响趋势不同。不同浓度EMS应用于高粱诱变育种时,0.20% EMS浸种12h可作为EMS诱变晋粱5号和V4B构建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0.20% EMS和0.25% EMS浸种12h可分别作为EMS诱变晋粱5号和V4B筛选矮秆突变体的适宜条件;0.25% EMS浸种12h可作为EMS诱变晋粱5号和V4B筛选穗型突变体的适宜条件,以及晋粱5号筛选叶片突变体的适宜条件;0.35% EMS浸种12h可作为EMS诱变晋粱5号和V4B筛选成熟期突变体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5.
6.
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和6 h, 0.3%和0.9%)及三时间两浓度(6 h、8 h、10 h, 0.4%、0.8%)的EMS处理时间和浓度的组合,研究各处理对愈伤分化系数和后期植株成活率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表型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为0.25 mg/L NAA+0.5 mg/L 6-BA+0.5 mg/L 2,4-D,此时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率为94.9%。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的适宜浓度为0.3%,处理时间为6 h,分化系数和植株相对成活率分别为46.31%和47.78%,接近半致死范围,且生根数、根长和平均株高等指标与高浓度EMS处理相比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8%,处理时间10 h,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分别为53.61%、51.06%和53.28%,均接近半致死量,同时发现多株幼苗叶片... 相似文献
7.
高粱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利用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对高粱唐恢28恢复系种子进行搭载处理后,对其变异后代进行了田间鉴定和同工酶及RAPD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SP1代获得一个特大穗型突变体(MTR28),其后代性状分离广泛,变异类型丰富,从中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且具有不同特点的高产、抗病优良变异选系;(2)优良变异选系组配的杂交种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可应用于生产上组配高产、抗病杂交种;(3)空间诱变后代性状稳定时间比常规杂交后代稳定快2—4个世代,可缩短育种进程;(4)变异选系在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带种类及酶活性上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5)RAPD分析结果显示,空间诱变选系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9.
10.
EMS诱变对蒙古国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2018,(10)
以蒙古国黄花苜蓿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EMS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分析EMS对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EMS诱变黄花苜蓿种子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随着EMS诱变浓度的增加,EMS对黄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萌发时间延迟、发芽率降低、幼苗变短;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黄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呈降低趋势。综合分析认为:EMS处理黄花苜蓿种子的适宜浓度为1.4%,处理时间为18h。本研究为后续构建黄花苜蓿EMS诱变群体,丰富黄花苜蓿育种材料及加快黄花苜蓿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谷子十里香的EMS诱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农学报》2017,(Z1)
探讨谷子成熟种子用不同浓度的EMS诱变处理下的最佳诱变条件,以期为筛选十里香感锈突变体进行基础研究奠定材料基础。以优异抗锈谷子品种十里香为材料,用不同浓度EMS(0,0.8%,1.0%,1.2%,1.5%)处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的谷子十里香成熟种子16 h,于处理后第3,7天分别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长度。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EMS浓度为1.2%和1.5%时,种子发芽率不受提前浸种与否的影响。除此之外,同一EMS浓度处理下,提前浸种比未浸种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发芽势在EMS浓度1.2%时差异最显著(9.66%),1.0%时次之;发芽率在EMS浓度1.0%时差异最显著(8.66%),1.2%和1.5%时无显著差异。EMS浓度越大,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降幅度越快,EMS浓度由1.2%增加到1.5%时,发芽势与发芽率降幅最大,分别是36.34%~40.33%和44.00%~48.00%;EMS浓度为1.5%时,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均达到最低值。随着EMS浓度的增加,十里香种子的发芽长度随之变短,以EMS浓度1.5%时芽长的变化最显著。EMS能够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以十里香种子发芽率50.00%为标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条件下,1.2%为EMS诱变最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诱变剂EMS对春小麦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们从1980年起开展了化学诱变剂(EMS)处理春小麦种子、合子和配子的试验研究,比较不同处理的诱变效果,以期找出其中合适而有效的处理方法,同时对处理后代的变异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和品系为“新曙光1号”、77—1017”、“鉴7”,均为遗传性稳定的原种材料。化学诱变剂 EMS 的浓度为0.3%,用磷 相似文献
14.
高粱种子的发芽试验比较难做,特别是新收获时,很难掌握其发芽率。为此,我们对发芽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粱种子难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粱种最忌湿度过大。湿度过大,种子呼吸速度减慢,造成种子顶芽初生感染引起腐烂,最终坏死。针……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索EMS对离体培养的甘蔗茎尖进行化学诱变的合适浓度和时间组合,以‘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甘蔗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4、48、72μmol/L)、不同时间(2、4 h)诱变处理对茎尖分生组织的成活率、鲜重增重量、分化率及分化成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后2个基因型的甘蔗茎尖分生组织成活率、每克鲜重增重量、分化率以及成苗的数量和质量都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个基因型甘蔗茎尖经诱变处理后半分化EMS浓度均小于半致死浓度。综合成活和分化情况,适合‘新台糖22’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48μmol/L处理2 h或24μmol/L处理4 h;适合‘粤糖93-159’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72μmol/L处理2 h或48μmol/L处理4 h。 相似文献
17.
19.
20.
EMS诱变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化学诱变剂,它的诱变效率高、诱变效果好。EMS诱变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植物育种方式,获得的突变群体对培育植物新品种和丰富植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EMS诱变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从植物诱变部位的选择、不同突变性状的分析、突变体的鉴定以及变异功能基因研究等多方面对EMS诱变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EMS诱变育种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不同植物的诱变育种提供研究参考,为植物产量、品质及抗性研究提供新思路,这对于丰富植物诱变育种材料及加快植物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