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大麦割青与收获籽粒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割大麦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籽粒的价值,就粗蛋白含量而言,lhm2的青割大麦相当于4~5hm2收获籽粒的营养价值。不同品种其绿色营养体产量有显著差异,但其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别。发展青割大麦生产,能大大提高大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4个不同类型的大小麦割青与未割青的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割青后作物籽粒产量减少,农艺性状有所改变,其中有效穗数和单穗粒数下降是造成割青后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割青的籽粒产量与未割青的籽粒产量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均达极显著。割青对作物的影响程度:福小麦1号﹥10凡1﹥11凡2﹥福大麦1号。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了青饲大麦的特点、大麦籽粒和麦苗的营养价值 ,阐明了在苏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一些青饲大麦的依据 ,发展青饲大麦可解决苏南地区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问题 ,特别是可解决苏南地区冬季缺乏青饲料的矛盾 ,并介绍了青饲大麦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五、秸秆及谷壳大麦秸秆是收获大麦籽实后的副产品,其营养价值虽低于大麦干草,但仍高于一般谷作物的秸秆,适口性也好,仍不失为草食家畜的良好饲料。据资料介绍,世界各地对大麦利用非常注意。在英国80%的大麦秸秆用作家畜饲料或畜圈垫草,在中东一些国家对麦秸作料比籽粒更重要,因此这些地区育种家以改进大麦秸秆的营养价值作为鉴定育种工作的一项标准。  相似文献   

5.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广大农区草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根据我国饲料大麦传统利用方式,并结合近年来对大麦青饲利用技术研究的成果,提出"农—草—畜"耦合中的大麦饲草料5种生产技术模式,分别为"大麦放牧(刈割)—青草-干草""大麦放牧(刈割)—青草-青贮""大麦放牧(刈割)—青草-籽粒秸秆""大麦籽粒秸秆"及"大麦青贮饲料",以期为农技人员开展种养结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功能大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选用3个优质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割苗对再生大麦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及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割苗提高了干麦苗产量,但显著影响了再生麦的农艺和产量性状。除旗叶宽和茎粗外,割苗降低了再生麦的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穗长,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再生麦的秸秆与籽粒产量以1叶1心和3叶1心两个阶段割苗最高,5叶1心期割苗最低,但5叶1心期割苗的干麦苗产量最高。在3叶1心前割苗,再生麦的籽粒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Thacke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研究了大麦和小麦的收获期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大麦、小麦等谷类作物在籽粒含水量很高时收获,并不影响产量。如Cajeme 71小麦在籽粒含水量为44%时累和的干物质最高,此时收获可比一般收获期提前16天;大麦Arivat宜在籽粒含水量为47%时收割,收获期可提前12天。  相似文献   

9.
为限制大麦籽粒中贮藏蛋白的积累,降低其蛋白质含量,以大麦幼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大麦B组醇溶蛋白基因gp4/antisense gp4片段与Ubi启动子相连导入大麦,经PCR检测证实,含有gp4反向重复基因片段的RNAi抑制表达框架已成功转入大麦。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中B-Hordein mRNA积累受到明显抑制。收获T1代籽粒,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表明,2个转基因大麦株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4%、11.7%)较对照(12.3%)降低。因此,利用RNA干涉技术降低大麦蛋白质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用200ml/hm2"三高灵"对水200kg在大麦苗期叶面喷施,能促进大麦麦苗生长,冬前总苗数、成穗数、成穗率等均有所提高;用750ml/hm2"三高灵"对水1 500kg在大麦孕穗期叶面喷施,可促进大麦籽粒灌浆充实,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增加0.3~2.1粒,千粒重增加0.3~1.5g."三高灵"分别在苗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效果最好,大麦单产4 326.2kg/hm2,比喷施"活力素"的常规对照增产455.8kg/hm2,纯收益增加438.5元/hm2,产投比高1.07.  相似文献   

11.
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保持油菜不减产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油菜/紫云英间作技术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与不同密度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对二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密度为20~40万株/hm2油菜按2:1带型间作(即1m宽带内播种两行油菜,1行紫云英),间作油菜各处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和碳的养分累积量均有高于或接近于油菜单作(MR)的趋势,间作油菜株高、根长、根颈粗、单株鲜重和产量接近于或显著高于密度为30万株/hm2的单作油菜。在保持油菜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同时,间作模式可以收获3 592~5 724kg/hm2的紫云英绿肥。紫云英与不同密度油菜间作均表现土地资源利用优势(LER>1)。  相似文献   

12.
种植方式、密度、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种植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60 000株/hm2的产量高于45 000株/hm2;施肥增产作用明显,但施肥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方式和密度影响肥料效益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不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25kg/hm^2是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的最佳施氮肥水平,产量达到2396.5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以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较大,每角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小。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增加,每角粒数变化较小,千粒重 单株有效角果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油菜生产的提质增效,探究含钾有机水溶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旺城油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喷施时期(苗期、花期、苗期+花期)和5个含钾有机水溶肥施用量(0、375、750、1125、1500 g/hm2)处理,调查油菜产量性状。结果发现,在苗期或初花期喷施750 g/hm2的含钾有机水溶肥,油菜的株高、根颈粗、生物量等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两个时期均喷施的处理其促进效果更优。在苗期和初花期均喷施750 g/hm2水溶肥,增加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显著提高油菜产量,较对照增加39.07%,产油量增加44.22%。认为可通过在油菜苗期和初花期每公顷各喷施750 g的含钾有机水溶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菜籽产量,增加产油量,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原种繁育中培土、密度及追肥对原种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追肥是影响原种产量的主效因子,培土1次、每公顷种植微型薯75000穴、每公顷追施尿素300 kg为最佳繁育技术方案,可实现每公顷产鲜薯35805 kg,效益54697.5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18.
2006—2008年,对桂糖94/119等4个甘蔗品种进行了50℃、2h热水处理甘蔗种苗的一新一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提高了桂糖96/211、桂糖94/119、新台糖22的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新宿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4.3%、16.2%、16.6%,新宿平均公顷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5.9%、17.5%、16.2%,增幅较大,效应明显,但对新台糖16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麦油两熟制一体化高产栽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宽幅麦套种花生套期和密度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 ,套期效应大于密度穴数 ,高产麦套花生必须适期套种。麦套花生最适套期为麦收前 5 3天 ( 2 8/ 4) ,适期过后 ,套期每推迟 1天 ,花生约减产 14.6kg/hm2 ;适期套种时 ,麦套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7995 0 ,夏直播花生适宜的公顷穴数为 8715 0。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浙双72油菜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及采薹长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浙双72早播可以提高菜薹、菜籽产量,播期以9月1日为宜,移栽密度10.5×104株/hm2为佳。采薹对株高、一次分枝有较大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采薹长度以10cm为好。浙双72作为菜用和油用栽培,单位面积产值明显增加,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