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目前规模猪场猪舍建筑基本都采用密闭舍设计,为了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保证一个至少每小时循环3~4次的最小通风换气量,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寒冷区域,即使在采用最小通风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猪舍温度下降,低于猪体适应的温度范围,低温环境会导致猪只饲料消耗高,生长速度慢,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冬季猪舍内有害气体、颗粒物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规律,为猪场制定有效的环境调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某封闭式哺乳母猪舍进行,舍内设立5个监测点(前、中、后、南、北),高度设为距离地面1.0 m处,每30 min自动记录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于每天6:00、10:00、14:00和18:00测定舍内风速、气体(NH3,H2S和CO2)、不同粒径颗粒物(PM10、PM2.5、PM1和PM0.3)和微生物气溶胶(细菌、真菌和大肠杆菌气溶胶)浓度,每天监测4次,连续监测7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舍内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3.2℃和71.8%。舍内平均风速为0.36 m/s,显著低于舍外(1.79 m/s)。舍内NH3、H2S和CO2平均浓度为5.50、0.27和2 214 mg/m3,舍内后部的NH3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东北地区封闭式保育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分布规律及对仔猪健康的影响。选取辽宁省某一猪场内保育猪舍进行研究,该猪舍饲养着3 000头21日龄5.6 kg的断奶仔猪,饲养密度为0.35m3/头,研究于2021年3月—2021年4月对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氨气(NH3)、硫化氢(H2S)和一氧化碳(CO)浓度进行为期5周的监测研究,并统计分析了舍内前部和后部栏位猪只的健康指标。结果表明:现代化封闭式保育舍内NH3、H2S和CO气体浓度均符合《规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规定,日内呈现周期性变化,NH3、CO白天浓度均低于夜间;舍内前部水平位置NH3浓度低于中、后部区域(P<0.05);垂直高度各气体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周次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H3和H2S浓度随周次的增加而增加,CO浓度则反之;在温湿度与各气体的相关分析中,湿度与NH3和C...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猪场为了猪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使得新鲜空气进入量减少,导致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加;另外,密闭猪舍还会导致舍内湿度增高,这些极易诱发猪群患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猪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严重地影响到了猪场的生产效益。那么,冬季有哪些有效措施既能保证猪舍空气流通又能保暖,您的猪场有哪些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冬季,通常采取密闭猪舍门窗和舍内加温来满足猪只对温度的要求,而密闭后舍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将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猪的生产性能,这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气体超过一定浓度,就会产生较大危害。(一)猪舍有害气体猪舍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或对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有不良影响的气体统称为有害气体,通常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粪臭素、灰尘等,主要是由猪只呼吸,  相似文献   

6.
猪场通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舍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有害气体含量,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巨大,这些有害气体会损害猪只健康,降低猪群抵抗力,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猪只生产性能下降。经常地通风换气,可增加空气流通,降低猪舍中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猪群健康状况,提高猪只的生产成绩。本文就猪场通风管理的重要性、通风换气方式、通风换气量、猪舍的空气卫生质量要求、猪舍通风的影响因素、通风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各种物质会在畜舍内积聚,这些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就会产生较大危害。特别是寒冷季节,通常采取密闭猪舍门窗和舍内加温来满足猪只对温度的要求,而密闭后舍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很大,在夏季养猪生产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应从猪舍隔热、降温设施、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1通风降温设备的利用为了排除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舍内的温度和局部调节温度,一定要进行通风换气,换气量应根据舍内的CO2或H2O含量来计算。是否采用机械通风,可依据猪场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猪舍面积小,跨度不大,门窗较多的猪场,为节约能源,可利用自然通风。如果猪舍空间大,跨度大,猪的密度高,特别是采用水冲粪或水泡粪的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两种通风模式下杭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通风模式。【方法】选取杭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早、中、晚3个不同时间点,进风口、舍中央和排风口3个不同位置的热环境参数、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持续监测1周。分析不同时间点和舍内不同位置对热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有害气体(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并对两种模式下的热环境参数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气沉淀法收集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并对细菌进行培养及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育肥舍中细菌数量差异。【结果】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相对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位置和各时间点对相对湿度影响不大,其中纵向通风舍内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横向通风模式(P<0.05)。两种通风模式舍内平均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舍内中午温度显著高于早、晚(P<0.05),位置对纵向通风舍内温度影响较大。纵向通风舍内平均风速为(1.09±0.42)m/s,符合国家标准且极显著高于横向...  相似文献   

10.
1原因分析 目前常见的猪咳嗽是由于冬季气温低,养猪户为了提高舍内温度,长时间将猪舍密闭,不通风换气,导致猪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引起猪气管发炎,对此应该在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再辅以药物治疗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冬季密闭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试验对安装在育雏舍的热回收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及热回收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组采用热回收通风系统,对照组采用负压通风系统。通过测定舍内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NH3和CO2浓度、热回收系统性能,分析这两种通风模式下舍内环境状况,探究热回收通风系统的性能及冬季在育雏舍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舍内日平均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在短时间内温度和湿度均波动较大,不利于雏鸡生长。在鸡舍垂直方向上,两组均呈现上层温度显著高于下层、上层湿度显著低于下层的规律(P<0.05),但试验组上下层温度差和湿度差小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幅度较小,而对照组的变化幅度较大;两组温度西侧显著高于东侧(P<0.05),湿度西侧显著低于东侧(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NH3浓度显著降低0.4 mg/m3(P<0.05),平均CO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垂直通风系统猪舍内热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为改善猪舍内环境提供参考,以垂直通风育肥猪舍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影响猪舍热环境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猪舍内气流轨迹、猪只和饲养员呼吸高度处的气流速度与温度、气流速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猪舍内局部区域存在的涡流改变了气流轨迹,进而影响了猪舍内的温度分布;猪只和饲养员呼吸高度平面内气流速度相对较大,南北墙两侧局部区域气流速度(0.1 m/s)相对较低,不利于猪只呼吸到充足的新鲜空气,但温度分布相对均匀,分别保持在22~24℃与18~20℃,能满足猪只和饲养员对温度的要求;舍内气流速度与温度之间呈现因果耦合关系,即当气流轨迹未出现涡流时气流速度较高的区域温度相对较低;将模拟值与测量值进行对比,模拟数据与测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吻合,气流速度、温度模拟数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和4%,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分别为0.030和0.002。说明本模拟是可靠有效的,可为猪舍通风优化和舍内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京地区发酵床猪舍夏季热应激严重以及冬季通风不足的问题,试验在发酵床猪舍改造安装湿帘-风机负压通风降温系统,研究其对冬夏季节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在舍外日平均温度33.7℃时,与对照舍相比,妊娠试验舍和育肥试验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低3.0℃和2.8℃(P0.05),有效环境温度(EET)分别低10.0℃和9.8℃(P0.01),猪只处于舒适区域而对照舍猪只处于热应激水平;在高温时刻14:00,妊娠试验舍内发酵床表面温度、母猪的呼吸频率和皮肤温度比妊娠对照舍分别低2.9℃、17.2次/min和1.6℃(P0.05)。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开启小风量风机短时间通风期间,试验舍内温度降低0.4~1.3℃,NH_3和CO_2浓度及细菌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8.1%~71.2%、49.6%~53.5%和21.9%~36.0%;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后舍内PM_(2.5)和PM_(10)降低幅度分别为12.3%~20.0%和11.3%~24.9%,当舍内相对湿度75%时机械通风会增加舍内的粉尘浓度。因此,发酵床猪舍使用湿帘-风机系统既能满足夏季降温通风的需要,还能在冬季潮湿环境中改善空气质量,但冬季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应控制较小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冬季寒冷气候下家禽舍内部环境质量和保温问题,试验设计了一套蛋鸡舍内循环式环境调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内循环调控装置、排风管、进风管、通风孔组成;通过改变进风管通风孔的直径、数量和进风管入口风速,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仿真软件对蛋鸡舍内部的气流进行模拟,分析经管道流出的气流在蛋鸡舍中的分布情况;将CFD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CFD模拟值与实测值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42%,平均绝对误差为0.07 m/s;通风孔直径为47 mm、数量为32个时进行环境调控最适宜,且入口风速为4 m/s时,舒适区(0.1 m/s<舍内风速<0.8 m/s)面积占比为82.21%,平均风速为0.52 m/s。说明试验设计的家禽舍内循环式环境调控装置及管道的布置有利于改善冬季气候条件下家禽舍内环境质量和保温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北方寒冷地区有窗式羊舍环境质量状况,试验对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有窗式羊舍的舍内外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有害气体浓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NH3和CO2浓度与舍外相比均差异显著(P0. 05)。夜间舍内风速和NH3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温度过低,相对湿度和CO2含量过高;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5),NH3质量浓度和CO2质量浓度均与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5)。说明该羊舍夜间存在保温较差、通风量不足、饲养密度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育肥猪舍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浓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通风与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猪舍的温室气体浓度,该研究测定了6个不同养殖场育肥猪舍内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含量。结果表明:在采样月份,晚上不采取通风的养殖场与其他全天通风的养殖场相比,其CH4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在采样月份,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工艺的养殖场与传统养殖工艺的养殖场相比,其N2O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但其含量远小于堆同样粪便量产生的N2O的含量。说明通风以及不同养殖工艺与舍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轮换气扇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冬季密闭门窗保温造成猪舍内通风不良,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影响猪正常生长发育,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等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损失。为了解决冬季猪舍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分析了室外微风或室内外温差运转的罗轮换气扇排出猪舍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庆某猪场设计的负压纵向通风、负压小窗通风加纵向通风和负压屋顶弥散性通风3种通风模式,在外界10℃和35℃环境温度下,对于满负荷饲养25~30日龄的保育猪猪舍,监测舍内实际环境温度、屋顶进风口(小窗或弥散性小孔)风速和猪只趟卧处风速,监测结果显示:10℃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弥散性通风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P<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均非常小,差异不显著(P>0.05);35℃环境温度、目标温度设置为28℃情况下,圈舍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纵向通风优于另外两种通风模式(P<0.05),仔猪趟卧处风速差异大(P<0.05)。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保育舍炎热季节湿帘隧道通风环境效果较好,寒冷季节屋顶弥散性通风环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包纯  樊非  乔浩乐 《中国猪业》2015,10(10):71-74
根据我国寒冷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冬季气候特点,参考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等设计规范,采用翅片管为育肥猪舍供暖。根据设定好的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育肥猪所需通风总量以及育肥猪舍内猪只的平均散热量,计算得出系统总的热负荷。选取散热量为600 w/m的翅片管同程布置在育肥舍的吊顶下端,保证舍内温度维持在20℃,使育肥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规模化猪场内的三种类型猪舍(妊娠舍、哺乳舍、保育舍)进行舍内空气污染物监测,研究空气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建立其时空排放规律,为健康养殖环境的空气污染预警提供参考依据。监测结果显示:春、夏两季保育舍空气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妊娠舍和哺乳舍,而哺乳舍和妊娠舍的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差异不显著,其中保育舍的氨气浓度约为妊娠舍、哺乳舍的2倍左右。各类型猪舍的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周期性日变化,均在早上8: 00以及夜间20: 00达到最高浓度值。不同类型猪舍内空气质量因饲养管理需求的不同形成差异,但当地的温度和湿度是猪舍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会造成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通风量过大或者过小,引起的舍内污染物浓度的聚集和外排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因此,提高自动化的通风换气技术,满足猪只的不同阶段舒适需求,使室内温湿度水平更加一致,对于改善我国西南地区养猪场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