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寄生于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在不同恒温和恒湿条件下从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育成率和所需时间作了观察,温度有40、37.5、35、30、25、20、15、10、7.5和5℃等10个段,相对湿度有100、90、85、80、75%等5个相。结果捻转血矛线虫仅在10~35℃温度和80%以上相对湿度条件下能完成发育,100%相对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粗纹食道口线虫和环纹奥斯特线虫在7.5~37.5℃和相对湿度80%以上能完成发育,也是在100%湿度和20℃条件下育成率最高。试验结果可供研究这些寄生虫的地理分布和制定其防治措施时作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初步了解山西榆次区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采用蠕虫学剖检术对榆次区北郊农村的4只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榆次区北郊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00%(4/4),共检出7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51条;环纹奥斯特线虫为100%,39条;羊仰口线虫为50%,5条;长刺似细颈线虫为100%,29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为50%,4条;绵羊毛尾线虫为100%,12条;绵羊夏伯特线虫为100%,81条。经t检验,真胃中捻转血矛线虫与环纹奥斯特线虫两虫种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小肠中羊仰口线虫与长刺似细颈线虫和大肠中绵羊毛尾线虫与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虫种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同时,对长刺似细颈线虫进行了形态再描述。  相似文献   

3.
用Rintal颗粒剂对绵羊进行了消化道线虫驱虫试验。结果表明当前剂量为5.0mg/kg体重时,Rintal颗粒剂对绵羊食道口线虫、细颈属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奥斯特线虫以及肺丝虫等虫卵减少率,虫卵转阴率、虫卵孵化第3期幼虫减少率和第3期幼虫转阴率均为100%,而且安全,使用方便,易于保管运输。  相似文献   

4.
用Rintal片进行了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试验。结果表明当5mg/kg体重剂量时对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线虫、羊仰口线虫、细预属线虫和奥斯特线虫等绵羊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虫卵转阴率、虫卵孵化第三期幼虫减少率和第三期幼虫转阴率均可达到100%,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永寿县某羊场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永寿县某羊场共有羊471只,其中布尔山羊92只,无角道赛特118只,莎能奶山羊96只,同羊40只,小尾寒羊50只,道赛特羔羊75只.通过对羊群进行粪便检查、剖检等方法,共发现寄生虫13种.其中,内寄生虫有12种,包括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ndriticum)卵及成虫,毛首线虫(Trichuris)卵,细颈线虫(Nematodirus)卵,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卵及成虫,奥斯特线虫(Osteragia)卵,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卵,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卵,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卵,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ovina)卵,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成虫及一期幼虫,艾美耳球虫(Eimeria)卵囊,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外寄生虫1种为血蜱(Heamaphysalis).其中线虫、球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湖南南山牧场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定期粪检观察了虫卵的季节消长动态。经查明,绵羊消化道线虫总的感染率为96.0%,平均EPG为27.3个(1~381个);线虫共8种(类),感染率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60.0%、食道口线虫64.0%、仰口线虫68.0%、夏伯特线虫74.0%、毛圆线虫58.0%、类圆线虫44.0%、奥斯特线虫42.0%、细颈线虫12.0%,以前5种(类)为优势种(类);阳性羊中,多为2种(类)以上线虫合并感染,其中又以4~5种(类)线虫合并感染居多。定期粪检表明,绵羊粪中虫卵总数有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全年中出现两个高峰期,即2月呈一小的高峰,6~8月出现大的高峰(夏季高峰),但有些种(类)线虫的消长与总的消长规律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的方法,对榆林市榆阳区不同品种(陕北绒山羊、小尾寒羊、当地土山羊、当地土绵羊)的羊各40只进行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不同,其中陕北绒山羊感染率为62.5%、小尾寒羊感染率为52.5%、当地土山羊感染率为57.5%、当地土绵羊感染率为40.0%,共检出寄生蠕虫8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球鞘毛尾线虫(Trichuris globulosa)、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a)、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和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muicouis)。其中,捻转血矛线虫、球鞘毛尾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9.
捻转血矛线虫纯净3期幼虫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自然感染羊体内获得捻转血矛线虫雌虫后,收集其子宫中的虫卵进行培养,再将纯净的第3期幼虫感染保种山羊,于虫卵排出高峰期大量收集粪便,进行幼虫培养,可获得大量纯净的捻转血矛线虫第3期幼虫。  相似文献   

10.
高寒牧区牛羊胃肠道线虫病调查与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调查甘南高原牧区春乏期间,牛、羊不明原因死亡严重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方法全州分为三大区域,93 330头(只)牛、羊分为3组,随机抽样,通过流行历史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粪便检查和剖检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粪便漂浮法检查出大量虫卵,带虫现象极为普遍,经诊断后,确诊为胃肠道线虫病。其中,寄生在牛胃肠道内的线虫有仰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古柏线虫等;寄生在羊胃肠道内的线虫有奥斯特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血矛线虫、马歇尔线虫、类圆线虫等,一般为混合感染。结论高寒牧区牛、羊胃肠道线虫病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坝上高原地区完全放牧条件下的绵羊消化道线虫优势虫种(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和食道口线虫)季节动态:幼虫的感染强度在温暖的4~9月最低,而寒冷的10~3月较高;成虫的感染强度在6~9(或8)月最低。血矛线虫4~6月和9月~次年1月感染强度较高,羊仰口线虫除6~8月外其余各月份感染强度较高。食道口线虫4~6月为感染强度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种羊场担负着波尔山羊纯繁、努比羊扩群和云岭黑山羊选育的重任,年均存栏1 500多只,向全省乃至省外提供种羊.羊的主要寄生虫种属有:血矛属、毛园属、奥斯特属、细颈属、类园属、仰口属、食道口属、夏伯特属和毛首属等多种胃肠道线虫以及肝片吸虫、绦虫、网尾线虫等,常以混合感染侵害羊群,其中以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流行和危害最重,特别是秋季常呈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及其组织期幼虫季节动态观察宗泽君汪作民石剑华(内蒙古赤峰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024031)斯钦昭日格(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兽医站,赤峰025157)昭日格图(内蒙古巴林右旗巴彦他拉苏木兽医站,赤峰025156...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凉州区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完全蠕虫解剖法随机对200只绵羊进行解剖,调查发现凉州区绵羊蠕虫感染率为10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9.0%,吸虫感染率为62.5%,绦虫感染率49.5%。调查中共检出19种蠕虫幼虫,其中线虫10种,有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sp.)、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捻转血矛线虫(Hemonchus contortus)、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羊毛尾线虫(Trichocephala ovis)、奥斯特线虫(Ostertagra sp.);绦虫5种,有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盖氏曲子宫绦虫(Helzctrometa giarda)、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ina centripunctata)、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吸虫有4种,有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绵羊扁体吸虫(Ratynosomum ovis)。检出的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和羊仰口线虫。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双城市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剖绵羊69只,在54只绵羊体检获寄生虫24种,其中吸虫6种,绦虫(包括绦虫蚴)6种,线虫8种,羊狂蝇1种,以及硬蜱、疥螨和球虫。当地的优势种是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羊狂蝇幼虫。腔阔盘吸虫、棘球蚴、丝状网尾线虫、硬蜱和疥螨为双城市首见虫种。丝状网尾线虫是黑龙江省绵羊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邯郸地区的368只羊进行了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有192只羊感染蠕虫,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感染率为52.2%(192/368)。调查共发现11种蠕虫,即肝片形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乳突类圆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4.1%、3.5%、10.3%、47.5%、36.4%、26.9%、18.2%、14.4%、18.2%、15.8%和6.5%,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和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18.
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神木县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2011年7月~8月,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抽样检查30只羊。共发现寄生虫11种,其中线虫8种: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尾线虫(Trichuris sp.)、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cephalum)、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尖尾线虫(Oxyuris sp.);吸虫1种: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绦虫2种:莫尼茨绦虫(Monieziasp.)、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其中线虫、绦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80%,粗纹食道口线虫感染率45%,细颈囊尾蚴感染率45%,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对亚热带草地模式区──湖北长阳火烧坪草畜示范场绵羊寄生线虫的优势种捻转血矛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进行了成虫寄生量、羊粪中虫卵排出量和寄生虫体外发育育成率的逐月观察,结合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和雨量的观察记录,得出了这些优势种各发育阶段在绵羊体内及牧地上的季节动态以及与气温、湿度变化的关系。3种线虫在牧地上的体外育成率和在羊体内的寄生量都有2个峰,育成率于4月出现第1个峰,随之在5月成虫出现第1个峰,育成率于6或7月分别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成虫也于7~9月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说明成虫峰随体外发育育成峰而来,粪中虫卵的峰值则往往跟随成虫峰而出现。体外育成率的高低又明显受气温及温度影响,平均湿度低于12℃时无峰出现,低于5℃时育成率为零,湿度在79%以下时育成率很低。本文还讨论了防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