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肥皂荚皂苷的水浸提工艺,分析了皂苷的表面活性性能,并对皂苷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肥皂荚皂苷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 g肥皂荚果皮粉末,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11 h 15 min,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皂苷得率达26.49%。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得到60%乙醇洗脱皂苷和90%乙醇洗脱皂苷,其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47.43和35.83 mN/m,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35和0.75 g/L,皂苷中总糖分别为58.46%和51.16%。2种皂苷中单糖均为葡萄糖、木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等,但单糖含量略有差异。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种肥皂荚皂苷样品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均为470 nm左右,且均具有皂苷的基本红外特征峰。  相似文献   

2.
探求不同生长时期对白头翁皂苷含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2个月野生白头翁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白头翁皂苷在8月份含量最高。为白头翁药材采收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1 mg/L,10 mg/L,100 mg/L,1 000 mg/L 4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喷施皂荚主干刺芽,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皂荚枝刺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1 mg/L时对皂荚主干枝刺长和单株枝刺重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对促进皂荚主干枝刺基部粗生长效果不明显。其余浓度处理对皂荚主干枝刺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6个树种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培方式对6个树种盐胁迫后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不同树种苗高净生长量和生物量、根、茎、叶干质量抑制明显,各树种根冠比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浓度梯度上差异显著,并随Na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中低盐度胁迫下增加趋势不明显,在高盐度胁迫下迅速上升;各指标在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树种对盐胁迫的响应浓度和时间有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苗高增长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片盐害指数、生物量、相对电导率6个指标作为树种耐盐性评价的指标,采用生长、生理指标与对照的比值,用坐标综合评定法评定的树种耐盐性依次为:旱柳、弗栎>美国皂荚、洋白蜡、蜡杨梅>美国悬铃木.  相似文献   

5.
用浓硫酸处理皂荚种子,分析其对种子膨胀率和发芽率的影响。以同种源、长势一致的2年生皂荚实生砧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硫酸浸泡时间的延长,膨胀率增加,浸泡45 min的皂荚种子发芽率最高;皂荚的成活率在不同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带木质部芽接的皂荚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北京引种无刺美国皂荚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从美国引进的无刺美国皂荚种子培育实生苗.并对无刺美国皂荚的实生苗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无剌美国皂荚种子利用初始温度为100℃的水浸种,能够很好的破坏种子本身坚硬的种皮,促进种子萌发。(2)无刺美国皂荚的实生苗能够适应北京的气候.正常度过寒冬及干旱多风的春季.表现了较好的抗寒性及耐旱性。(3)对无剌美国皂荚在七月的光合特性测定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一天中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孔的调节。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也为“单峰”曲线.中午12时达到最大值,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及大气水汽压差相关性极显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天中的变化趋势为上午6时最高,后降低.在16时逐渐升高。通过观察研究,无刺美国皂荚表现了较好的生长和适应能力。但作为刚引进3年的一个树种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如不易直立生长,所以无刺美国皂荚现在仍不宜大面积造林栽培.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野皂荚嫁接皂荚的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皮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均达到82%以上,嫁接当年新梢停止生长后高长量达到2 m以上。但劈接法比较费时、费工,最佳的嫁接方法为插皮接。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大,但砧木越粗接穗的生长量越大。因此,在野皂荚改嫁皂荚定株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径较粗的野皂荚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25和35℃下模拟皂荚种子发芽过程,对比研究不同发芽时间下皂荚胚芽子叶和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及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含量和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45~5.78 U/g上下波动(发芽第2~8天)后迅速增加至86.12 U/g(发芽第14天),3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31~9.24 U/g之间上下波动。皂荚胚芽子叶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大多高于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种子发芽前期,较高发芽温度(35℃)更有利于半乳甘露聚糖的降解。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表观黏度逐渐降低,25℃下溶液在第12天从假塑性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皂荚半乳甘露聚糖中甘露糖和半乳糖的含量逐渐降低,甘露糖与半乳糖质量比值(M/G值)逐渐增加,35℃发芽第14天M/G值达到最大值为3.31,有望成为价格昂贵的刺槐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绒毛皂荚嫁接时应选择同属北美皂荚、山皂荚(日本皂荚)3种植物作砧木:北美皂荚作砧木时,其成活与生长稍好于皂荚,但生产上大量繁殖时可选择乡土树种的树种的皂荚作砧木;芽接较枝接效果稍好,圃接较掘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皂荚种子催芽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荚种子育苗,一直存在发芽困难,发芽率低,出苗不整齐等现象,通过利用不同温度、时间水浴和不同浓度、时间硫酸处理皂荚种子进行的催芽试验,可以看出水浴处理发芽率均在40%以下,效果不好;98%浓硫酸处理40 min,发芽率最高达81.33%,且出苗整齐,在育苗生产实践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西洋参不同部位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的含量。西洋参地上和地下部位皂苷组成不同,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含量较高,西洋参根中人参皂苷Rc主要集中于参皮。明确了西洋参不同部位皂苷组成差异,为西洋参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叶皂荚树姿雄伟,叶片在生长季富于变化,作为行道树、园景点缀具有较高栽培观赏价值。文章详述了以皂荚为砧木高位嫁接金叶皂荚的方法,对培育园林绿化苗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皂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其经济价值显著高于野皂荚。笔者通过分析3种野皂荚灌木林割灌整地模式对皂荚嫁接苗的苗高、基部粗度的影响,计算3种模式的投入成本,确定最优割灌整地模式和最佳割灌时间。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整地为野皂荚灌木林地改造最优模式,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清明前为最佳割灌时间。  相似文献   

14.
皂荚是生态经济型多用途树种,应用广泛。笔者从种子采收、储藏、催芽、育苗地选择、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及播种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皂荚播种育苗技术,对皂荚幼苗抚育和大苗培育等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皂荚的播种育苗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肥皂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肥皂荚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出发,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及在青阳县种植和生长的情况,将有力推动肥皂荚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27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皂荚良种选育及野皂荚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历经7年时间,在对山西省皂荚和野皂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果、刺两用为目标,进行了皂荚良种选育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对野皂荚灌木林开展了嫁接改造、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该项目选育出果刺两用型皂荚优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辽西野皂荚生长气候特点及立地条件,对流域内野皂荚林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调查,针对灌木群组的生态特性,探讨了野皂荚在辽西地区的生态利用,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野皂荚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在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及黄土丘陵区等立地条件差的荒山荒地广泛分布,且生长良好。通过切接法嫁接硕刺皂荚,成活率高,可以发挥硕刺皂荚,产刺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取得很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改善河南省山区及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野皂荚嫁接硕刺皂荚方法及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蛹虫草发酵西洋参中人参皂苷转化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发酵时间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g1,Rb2,Rb3,Rc ,Rd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产生的酶系可使人参皂苷Rg1转化为Rd ,且专一性较好;此方法为人参皂苷Rd生物转化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桂北地区种植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采摘时间和采摘树龄下,叶片中可溶性糖、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差异,寻找较为适合的采摘树龄和采摘时间。利用对比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从3个不同的采摘时间和3个不同的采摘树龄中分别选择出各组分产量较高的组合。试验证明当采摘树龄为4年时,可提取到的可溶性多糖较高,当树龄为两年并且采摘时间在每年11月左右时,可提取到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较高;该实验探究所选取的本地无性系家系在特定时期可产出较高的可溶性糖、黄酮、皂苷。依据不同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树龄可提高青钱柳叶片的利用率,该实验所选取的青钱柳无性家系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选育,为今后青钱柳叶片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优良家系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